温带干旱气候是什么_温带干旱气候
1.黄土高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2.温带气候类型是什么?
3.温带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
北半球温带干旱气候与热带干旱气候相连接。年降水量一般不到200mm。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及其迤东一带,即中亚细亚、中国西北部、蒙古、北美大平原及西部山间盆地。南半球仅限于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
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冬季较冷,温度一般都降到0℃以下。夏季的极端最高气温可升至40℃以上,温度年较差可达40℃左右,日较差也较显著,形成早穿棉午穿单的生活习惯。
半干旱地区简介所谓半干旱地区,是指年平均降水量在250一500毫米的气候类型区。由于降水年内和年际分布不均匀,旱灾频仍发生,春旱常导致延迟播种,这在生长期较短的地区对作物产量影响巨大。
黄土高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温带干旱气候在世界各大陆的分布也呈现一定的规律。凡受海洋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凡受大陆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大陆性气候特点。因此,由海洋走向内陆,气候的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则逐渐增强。但实际情况还要复杂一些,这特别体现在沿岸气候差异上。大陆东岸和西岸同是濒临海洋,气候却截然不同,有的具有大陆性,有的具有海洋性,还有的是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的混合型或过渡型。这主要由大气环流所引起的海风的向、背决定的,同时沿岸洋流性质、地形因素也产生很大影响。其次,就各纬度地带来说,如前所述,在低纬和高纬地带,,东、西岸的气候差异也不大。而中纬地区,冷暖空气经常处于斗争转化状态,气温、降水等季节变化和非周期变化都十分明显,加以陆地面积特别宽广(北半球),因此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对比显著,大陆性气候尤为明显,大陆东、西岸气候有重大差异。
在大陆西岸,40°终年处在信风带,东北风从大陆吹向海洋,气候极端干燥,沙漠直抵海边。在地球上各大陆西岸的相应纬度内均有分布,并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热带干旱气候的次序更替,在高纬地带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在低纬地带与热带干湿季气候相连。但由于地形影响,它们分布范围却有很大不同。例如在美洲大陆西部,巨大的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南北纵贯,使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均成狭长的条带状分布,范围有限。亚欧大陆西部,地势平坦,海岸曲折,海风可以深入内陆,加之有地中海水体存在,所以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夏干气候分布范围很广。在北非和澳大利亚西部也无巨大地形障壁,西岸热带干旱气候与内陆热带干旱气候连为一体。
在大陆东岸,冬夏风向和洋流分布与同纬度西岸适成显明对照,因而气温、降水及其季节分配完全不同。40°N以北的B,冬季因为大陆上有高压存在,吹西北和北风,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加以沿岸又有寒流经过,因此寒冷而干燥,气候具有大陆性;夏季,大陆上温度高气压低,可摄引海洋的东南风登陆,降水较多。由此可见B与同纬度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的A有很大差异。
各大陆由于面积广狭不一,在大陆东岸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有一定差异。亚欧大陆东部地处世界上最大陆地和最大海洋之间,海陆的热力差异特别大,在季节性高压和低压控制下,冬夏风向、风力、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显著,形成特殊的季风气候。亚欧大陆东岸B,F,F的位置相应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致分布于55°N地区,冬季来自高纬内陆的西北风吹向海洋,风力强劲,既寒冷又干燥;夏季东南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温暖多雨;一年中四季分明,天气多变;落叶阔叶林广泛分布。
温带干旱气候
北美大陆面积较亚欧大陆要小得多,因此冬夏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亚欧大陆强烈,海陆间季风环流不如亚欧大陆明显。北美大陆东岸B,D,F的位置相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些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与亚欧大陆东岸季风气候类型相似,主要差异在于气温、降水等的季节变化要小,并且更湿润一些。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美大陆100°W以东、 40°—60°N地区,属于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冬季寒冷少雨,但并不太干;夏季温暖多雨,也不过于集中,水热条件较北部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优越,植被过渡为针叶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此外,欧洲东部因距海已较远,海洋性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加,具有类似气候特征,所以也归入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之类。地处信风带东岸位置的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恒定的东北风来自海洋,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
南半球大陆面积不广,南美大陆向温带纬度紧缩,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没有伸入到40°S以上,所以大陆东岸不出现季风型气候,气候类型构成不完整(只有亚热带湿润气候和热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也较局限。
在中纬远离海洋的广大内陆地区,终年为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所控制,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寒夏热,气温变化急剧,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少且变率大,以夏雨为主,常具有暴雨性质,冬季还有少量降雪。按所处纬度高低,分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和亚热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两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气温、特别是冬季气温上,后者显著高于前者,冬温一般在0℃以上。这两种气候型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中部有大面积分布,而在南半球大陆分布较局限。半干旱区年降水量约 250—500 mm,草类尚能生长,常称草原气候;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250mm,已呈现荒漠景色,常称荒漠气候。
温带气候类型是什么?
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类型,也被称为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过渡地带,自南而北兼跨暖温带、中温带两个热量带,自东向西横贯半湿润、半干旱两个干湿区1。这种地理位置导致了其气候特点的特殊性。
暖温带半干旱气候。位于黄土高原南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年均降水量在400~600毫米之间。
寒温带半干旱气候。位于黄土高原北部,夏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年均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
暖温带半湿润气候。位于黄土高原东南部,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年均降水量在600~800毫米之间。
黄土高原处于由暖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夏季水汽较充足,降水较少,主要受到来自太平洋的气流影响。
冬季受到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影响,大风较多,导致冬季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总体来说,黄土高原的气候类型可以归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具有半干旱的特征。
黄土高原的这种气候类型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干燥的气候、不足的降水、水短缺等问题长期困扰着这一地区。
温带湿润气候。位于黄土高原东部山区,夏季温暖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年均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之间。
总的来说,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燥,降水不足,水短缺,土地易于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气温差异较大。这种气候类型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降水集中。黄土高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尤其是夏季的午后,常常有暴雨。气温日较差大。由于黄土高原的特殊地形和季风气候的影响,白天和夜晚的气温差异较大,日较差大。春季干旱。春季是农作物生长的季节,但是由于黄土高原的降水不足,常常出现春旱。
秋季易发生霜冻。秋季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但是由于昼夜温差大,夜晚常常出现霜冻,对农作物造成影响。
温带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
温带气候有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根据地区降水量的不同,可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几种类型。温带气候分布较广,类型复杂,从而为生物界创造了良好的气候环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界。
1、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主要分布在欧洲西海岸、南美洲智利南部沿海以及新西兰、北美阿拉斯加南部等地区。这些地方由于受海洋西风的影响,冬季温暖,夏无酷暑,全年湿润多雨,降水分配比较均匀。
2、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地区受大陆性气团的控制和影响,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空气干燥,降水量较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temperate continental climate)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南部。
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内陆,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南部。
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
亚洲大陆面积广大,东西向延伸很远,加上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位于大陆中心地区受不到海风的调节,终年在大陆气团的控制下,气候十分干燥。夏季,在其南部正午太阳高度角比较大,因而大陆剧烈增温形成了浅热低压,成为热带大陆气团的源地。冬季在其北部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大陆急剧冷却形成冷高压,是极地大陆气团的冬季源地。
北美由于大陆面积小,中纬度干旱气候只出现在美国西部,包括内华达州、犹他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东南部。南半球只有南美洲南端温带纬度地区出现温带干旱气候。其成因与北半球不同,也不位于大陆中心,而是处于西风的背风面,在大陆西岸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下,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加之沿岸有寒流的影响,空气稳定少雨,并且不在气旋活动的路径上,因而形成全年干燥少雨的干旱气候,虽然大陆面积狭小,又滨临海洋,仍是干旱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