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问题什么时候提出的_气候变化是一个什么问题
1.气候变化是怎样引起的?
2.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什么时候提出的?
3.魏格纳是不是气候变化论的提出者?
4.全球气候变化明显,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气候挑战?
5.形势与政策 两道题目求解
6.“低碳”这一名词第一次被提出是在什么时候?
工党执政后,澳大利亚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逆转,刚上任仅两天,陆克文总理就签署了 “京都议定书”。12 月 3 日在成立新时,又组建了新的气候变化部 ( Department of Climate Change) ,专门处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反映了新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突出重视。
事实上,尽管上届霍华德没有批准京都议定书,但澳大利亚举国上下,从联邦到州,从部门到产业部门,一直都在十分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一直都在进行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和后果分析,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澳大利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澳大利亚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澳大利亚的未来。
澳大利亚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有以下因素在起作用: ①澳大利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 ②澳大利亚是世界最大煤炭出口国; ③农业在澳大利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农业又明显受气候影响; ④澳大利亚的水土流失问题仍较为严重; ⑤澳大利亚的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所有这些都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
未来一段时间,澳大利亚国土管理决策将更多或综合考虑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基于以下这些因素: ①全球性气候变化已为世界所公认; ②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澳大利亚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并扮演起一个负责任国家的形象,就必须要有所作为; ③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澳大利亚的工农业生产,影响着澳大利亚经济; ④气候变化影响着澳大利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⑤气候变化也影响着澳大利亚民众的基本生活,因此,代表澳大利亚全国、协调着各州与领地利益的联邦,必须要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更多的重视和考虑,必须要未雨绸缪。
从各州的管理动向与发展趋势来看,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州和领地均积极取了行动和应对战略。
昆士兰州为应对气候变化,于 2007 年 3 月成立了昆士兰气候变化优势中心 ( QCCCE) ( Queensland Climate Change Centre of Excellence,该机构隶属于昆士兰州自然与水部) ,旨在加强州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领导作用,为昆士兰州研究、解决正不断浮现的气候变化优先性政策和科学问题提出建议。这些政策和科学方面的问题包括对未来基础设施、城市和区域规划、人类健康、危机应对与服务、旅游、地方、矿山和能源、自然利用和农业生产等诸方面的规划和决策等。
该机构有雇员 52 名,包括 36 名科学家、9 名政策人员和 7 名管理者与后勤人员。2006 ~2007 财年拨款预算为 450 万澳元,2007 ~2008 财年增加到 760 万澳元。昆士兰气候变化优势中心目前的工作焦点集中在 5 个领域:①顺应和减缓系统; ②气候变化研究; ③影响和气候变化应用; ④信息和知识系统; ⑤特别项目。其中,顺应和减缓系统涉及有关气候变化的多学科的科学与政策活动,包括系统分析、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和脆弱性评估等; 气候变化研究则涉及在缩小的区域和流域规模上,使用通用环流模型,促进和改善对气候科学的了解; 影响和气候变化应用涉及制定气候风险评估方法并提供工具,使企业和社区能够评估气候风险、包括水规划、农业和农村生产、人类居住、自然环境、危机服务和人类健康等。2006 ~ 2007财年 QCCCE 政策与科学小组的工作涉及: ①开始为昆士兰州区域和行业制定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 ②开始制定 “气候精明适应性”行动的项目; ③开始制定州气候变化规划政策以及评估、制定碳抵消政策———昆士兰州气候变化战略 2007; ④帮助制定昆士兰州远北区域,确保该考虑气候变化问题,包括鉴别区域未来可能面临的主要气候变化风险等。
昆士兰州还于 2007 年 6 月出台了 “气候精明适应 2007 ~ 2012”,一个管理气候变化影响的 5 年行动,具体阐述了昆士兰州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该明确,在对: ①水规划和服务; ②农业; ③人类居住; ④自然环境和景观; ⑤危机服务和人类健康; ⑥旅游、生意和产业;⑦金融和保险等产业和领域作出决策时,和产业应考虑到潜在的气候变化影响。
昆士兰州各部门同样在开展行动。如在 2007 年出台的昆士兰州自然与水部 “2007 ~2012 年战略”中,就明确提出 “将开展气候变化对植被、放牧和庄稼土地可能影响的评估、监测和模型化研究,以确保在未来政策、规划和分配决策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等等。
为应对气候变化,2007 年 5 月,西澳大利亚州则正式公布了 “总理气候变化行动声明” ( Premier's Climate Change Action Statement) ,该声明阐述了西澳大利亚州的行动,核心点是,到 2050 年,西澳大利亚州将在 2000 年基础上减少 60% 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新南威尔士州,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他相关问题,于 2007 年 4月 27 日成立了专门的环境与气候变化部 (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Climate Change) 。该部的首要职能就是: 处理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问题,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战略。
北方领地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于 2006 年出台了 “北方领地温室行动战略 2006”,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北方领地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战略、立场和行动。该行动战略明确表明,北方领地支持联邦批准京都议定书 ( 当时联邦还未批准) ,该行动战略同时明确,无论联邦是否批准京都议定书,北方领地温室行动战略都将帮助澳大利亚满足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即从2008 年到2012 年,达到1990 年排放量的108% 。该战略确立的目标是: ①在处理与气候变关相关的问题时,为领地民众管理风险并最大化机遇; ②制定和实施可行的与成本有效的方法,限制不断升高的、起源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而引发的全球变暖影响; ③以整体的方式,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问题,综合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因素。该战略确立的原则是: ①提升意识; ②尽早行动; ③着重可持续发展; ④综合与一体化方法; ⑤共同承担责任; ⑥灵活性。
以上事例充分表明,一方面,为应对气候变化,澳大利亚联邦和各州/领地已在全面和加速行动,未雨绸缪。另一方面,也表明,澳大利亚未来的矿产与土地管理会更多地或综合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
气候变化是怎样引起的?
2008年。
潘基文在2008年12月11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对环境友好型政策的统称,主要涉及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等与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重大问题。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什么时候提出的?
气候变化的原因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展示过去1765-2100年间的气候变化,及预测未来的气温变化。目前的气候变化,全球科学家的共识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责任,我们今日所作的决定和选择,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走向。
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今日,我们的地球比过去两千年都要热。如果情况持续恶化,于本世纪末,地球气温将攀升至二百万年来的高位。
我们何以制造了气候变化?
过去一百多年间,人类一直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来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燃烧这些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使得温室效应增强、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还有约1/5的温室气体是由于破坏森林、减少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而排放的。另外,一些特别的工业过程、农业畜牧业也会有少许温室气体排放。
在中国,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19年至2005年,煤炭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平均比重为72.4%。在各种能源消费量的相对变化上,虽然煤炭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但其绝对消费量却在不断上升,目前,煤炭消费占约67%,加之中国能源效率并不高,如此高度依靠煤炭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问题,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必须立即取行动。
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我们所知的事实
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严重性和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的了解仍在不断深入,但科学家已证实了以下几点:
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在大气层里形成了温室效应,阻止热力反射回太空,使地球气温持续上升 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等)会释放更多二氧化碳至大气层 二氧化碳虽不是最强的温室气体,但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大幅度提高,成为增强温室效应的元凶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六十五万年来最高 90年代可算是历史上最热的十年,而1998年是当中最炎热的一年以下数点也得到了广泛认同:
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平均温度将比工业革命之前上升摄氏1.3度看来是无可避免的。限制升幅在摄氏2度以内,是防止气候变化带来更严重灾难的唯一方法 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再不被控制,气候变化的速度将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 气候反馈机制极可能带来急剧而不能补救的连锁反应,没有人知道气候变化到了什么程度会导致“世界末日”温室气体是元凶
地球大气层是由一层层气体组成,气体把热量罩住,维持了地球上的生命。可是,燃烧化石燃料和伐森林,增强了温室效应,加上原有气体天蓬,导致了更多热量被笼罩。结果,全球气温不断上升,使世界气候失去平衡。
森林破坏
森林破坏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来生长,但枯萎、腐烂或燃烧后便会释放出来。植物腐烂也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厉害的温室气体-甲烷。所以,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树木同时减少,温室气体便会释放出来(例如森林火灾、或燃烧薪柴)。森林伐和退化可以说是双重的破坏。过去150年,三成的二氧化碳释放是来自森林伐,不过相比全球森林所储存的碳,仍是一个小数目。单是加拿大和俄罗斯的温带森林便储存了世界四成的碳存量。
科学共识
事实上,全球科学家达成了一致共识,正在发生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包括燃烧化石燃料,如果我们不及时制止,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而且,科学家也一致呼吁,我们必须取行动,制止气候剧变。
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陆续发布了4卷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严厉的警告:人类活动,尤其对化石能源的无节制使用,正是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元凶,全球升温威胁就在眼前。IPCC因为其对推动气候变化政策、提高民众意识方面的巨大贡献,荣获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浓缩了全球几千位科学家在过去六年对气候变化的原因、程度和未来变化预测、对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影响、应对措施的评估等方面的最权威共识。在其第一卷《气候变化2007:科学基础》里,道出了全球科学家的重要共识:
1. 绝大部分20世纪中期以来观测到的全球升温非常可能是源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相对于第三次评估报告的“绝大部分过去50年观测到的变暖现象可能源于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其中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
2. 按目前进展趋势,在最坏的情况下,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就可能陡升6.4摄氏度。
3. 过去50年,全球气温持续升高。过去12年中,11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
2007年6月,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发布会上,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强调,虽然在细节上还存在分歧,但关于气候变化的主流观点已经趋向一致,即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已经对环境产生严重后果,其形成与人类活动,尤其是化石燃料的使用密切相关。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IPCC中国专家组成员赵宗慈指出“全球变暖是个大趋势,中国也不能幸免。最近100年里,中国的气候变得越来越温暖,特别是近50年来,中国地区气候变暖的平均幅度比全球变暖平均水平还要高0.6度~0.9度。”中国已经从科学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认识到了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并且进行着积极的应对。
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
--------------------------------------------------------------------------------
2010-4-28 18:55:28
简要内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气候系统是构成地球系统的重要一环。科学研究认为,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
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气候系统是构成地球系统的重要一环。在地球的漫漫历史中,气候总在不断变化,究其原因可概括为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科学研究认为,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而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是造成目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土地的利用、城市化等。
19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科学家提出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地球升温的警告,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1988年,联合国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任务是评估气候变化状况及其影响。
自成立至今,IPCC一共发表了4份关于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这些报告的制订过程,代表了人类对气候变化逐渐加深认识的过程。其间,科学界和企业界曾经有一些意见认为,地球正在经历的升温是更大尺度的自然气候波动的一部分,并不是人类活动所致。但IPCC于2007年发表的第四份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温上升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可能性超过90%。
这份由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500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报告指出,自1750年以来,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由于人类活动而显著上升,现在已远远超过工业化时代之前数十万年间的水平,其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65万年以来的最高点。报告在详细计算了各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后认为,可以肯定,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净影响是气温升高。
关键字点击:气候变化
新华网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李雪梅)提起气候变化,许多人会简单地理解为刮风、下雨、天晴、天阴的天气变化。但事实上,气候变化的含义并非如此。
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而气候则是指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甚至数百年以上)天气的平均或统计状况,通常由某一时段内的平均值以及距平均值的离差值来表征,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冷、热、干、湿等基本特征,即地球上某一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气候离差值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如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极端天气等的变化。人们常说的全球变暖就是气候变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据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介绍,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等。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 “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这就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气候变化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后者尤其受到关注,它已严重影响到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诸多方面。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而且是能源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魏格纳是不是气候变化论的提出者?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需要消耗能源。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院长邵敏介绍,“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什么时候提出的?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碳达峰碳中和被提及。
全球气候变化明显,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气候挑战?
是的。
魏格纳(1880-1930)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
19世纪以前,人们尚未开始系统地研究地球整体的地质构造,对海洋与大陆是否变动,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1910年德国的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如果从地图上把这两块大陆剪下来,再拼在一起,就能拼凑成一个大致上吻合的整体。把南美洲跟非洲的轮廓比较一下,更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远远深入大西洋南部的巴西的凸出部分,正好可以嵌入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的凹进部分。
魏格纳结合他的考察经历,认为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并形成了一个大胆的设:推断在距今3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都连结在一块,构成一个庞大的原始大陆,叫做泛大陆。泛大陆被一个更加辽阔的原始大洋所包围。后来从大约距今两亿年时,泛大陆先后在多处出现裂缝。每一裂缝的两侧,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裂缝扩大,海水侵入,就产生了新的海洋。相反地,原始大洋则逐渐缩小。分裂开的陆块各自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今天人们熟悉的陆地分布状态。
魏格纳少年时便向往到北极去探险,由于父亲的阻止,他没能在高中毕业后就加入探险队,而是进入大学学习气象学。1905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气象学博士学位后,致力于高空气象学的研究。1906年,他和弟弟两人驾驶高空气球在空中连续飞行了52小时,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后来他又参加了去格陵兰岛的探险队,岛上巨大冰山的缓慢运动留给他的极其深刻的印象可能催化了后来他面对世界地图迸发的联想和兴趣。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搜集地学资料,查找海陆漂移的证据。
1912年1月6日,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说。此后,由于研究冰川学和古气候学第二次去了格陵兰。在随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的研究工作中断了,在战场上身负重伤,养病期间他于1915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他在《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部不朽的著作中努力恢复地球物理、地理学、气象学及地质学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因各学科的专门化发展被割断——用综合的方法来论证大陆漂移。魏格纳的研究表明科学是一项精美的人类活动,并不是机械地收集客观信息。在人们习惯用流行的理论解释事实时,只有少数杰出的人有勇气打破旧框架提出新理论。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魏格纳的学说成了超越时代的理念。
大陆漂移说一提出,就在地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年轻一代为此理论欢呼,认为开创了地质学的新时代,但老一代均不承认这一新学说。魏格纳在反对声中继续为他的理论搜集证据,为此他又两次去格陵兰考察,发现格陵兰岛相对于欧洲大陆依然有漂移运动,他测出的漂移速度是每年约1米。1930年11月2日,魏格纳在第4次考察格陵兰时遭到暴风雪的袭击,倒在茫茫雪原上,那是他50岁生日的第二天。直到次年4月,搜索队才找到他的遗体。
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比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6大板块的主张,它们是——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南极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板块学说很好地解决了魏格纳生前一直没有解决的漂移动力问题,使地质学在一个新的高度上获得了全面的综合。随着板块运动被确立为地球地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地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海洋时而扩张、时而封闭,已成为人们接受的地壳构造图景。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确实相信,从大陆漂移说的提出到板块学说的确立,构成了一次名副其实的现代地学领域的伟大的革命。
魏格纳去世3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由此可见:一种正确的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抛弃或是被当作与宗教对立的观点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作信条来接受。但无论如何,人们至今还纪念魏格纳的,不是他生前冷遇与死后热闹,而是他毕生寻求真理、正视事实、勇于探索和不惜献身的科学精神。
形势与政策 两道题目求解
气候变化是典型的全球尺度环境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把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来处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引起了国际科学界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高度重视。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涉及气候、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科技等诸多领域,且时间跨度较长,因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制定应脱离国家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将气候变化问题置于国家对外政治、经济和对外政策的框架下统一考虑,希望气候变化问题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地球的气候一直在不断变化,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地球气候的特点是持续变暖。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预计将上升1-5?C。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过去一个世纪,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0-25厘米,预计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将达到50(15-100)厘米或更多。海平面上升将对我国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南海的开发建设和保护带来一定的影响。
全球变暖可能加剧自然灾害,增加极端天气和气候的频率,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威胁正在增加。2000?2006年,每年自然灾害对经济安全的威胁是20世纪70年代的4倍,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增加了7倍,受自然灾害影响的人数增加了4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给中国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国际社会提出的减缓二氧化碳排放进程的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提高能源效率上,这不仅符合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的需要,而且其结果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推动高效能源技术和节能产品更快地向世界范围内延伸和传播,这一趋势也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的能源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
应该抓住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可能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新发展机遇,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鼓励发达国家履行在资金和技术转移方面的承诺,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和技术环境。
“低碳”这一名词第一次被提出是在什么时候?
1
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提倡绿色消费,增强环境意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当代发展,又要后代幸福”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而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对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很大影响。下面我们简要的论述一下这方面的关系。
一,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引发自然灾害,给经济带来直接的重大损失。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遵循经济的客观规律。自然规律是无情的,谁侵犯了它谁将受到它的报复。重大的洪涝灾害,雪灾旱灾等等很多都是破坏环境造成的结果。而这些灾害除了给灾区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之外,毫无疑问会直接导致灾区经济受损,生产受阻,流通受阻,进而导致供需不平衡,经济的不稳定。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否则自然对我们的报复会远远大于我们从自然中的获利。我们损失的将远远大于我们所得到的。
二,经济的发展依赖环境能够提供的,同时环境容量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是大家众所周知的,经济要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对环境进行保护,合理地利用和能源。另一方面,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大地影响,“环境容量”是反映自然环境消纳污染物能力的指标,它是一个直接关系或者说是制约经济社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指标。同时,自然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要通过人工治理恢复其生态功能则将付出大于收益几十、几百倍的代价,而有的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则将永远难以恢复。
三,中国环境问题导致了国外的压力,引起其他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的抵制,进而造成出口损失。如果不注意环境保护,也会引来很多发达国家的抗议,中国由此面临的国际政治压力也会加大,而政治会进一步影响经济。为了经济的长足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中国也必须对环境问题加以注意。
四,经济发展依赖能源,未来的经济发展尤其依赖是新能源。而新能源的开发中清洁的无污染的生物能将占很大的部分。已经被应用于实际的微生物发酵技术给工业和能源方面带来了很大的福音。未来的生物能开发中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将会起决定性作用。未来的竞争是生命科学的竞争,生物多样性 是我们的基因库,是经济增长的法宝。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占住有利地位。
五,人才是21世纪最可贵的。而环境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疾病传播,瘟疫蔓延…..等等环境问题造成了很多人的重病和死亡。在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做保证的情况下,人才从何而来呢?人才怎么能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生产,管理和科研上呢?经济发展该指望谁呢?要发展经济我们需要人才,然而当环境污染达到这样的程度,我们连畸形儿的出生都无可奈何的时候,我们怎么去培养人才,创造人才呢?经济对于人才的需要也决定了我们必须注意环境的保护。
综上所述,环境对于经济的发展很有影响,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不仅仅要看GDP更要关注绿色GDP。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当深刻铭记环境对于经济的影响和制约。注重环保是必需的,虽然这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这个成本跟先破化环境再去治理环境相比要低得多,这个成本跟破环境后造成的严重后果相比低得太多。如果我们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重视环保,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的健康,也为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2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取的措施
中国积极推进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植树造林等方面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国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专项规划,将降低和能源消耗作为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
1,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2007年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发展的政策。旅游、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2,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2007年发布高技术产业、电子商务和信息产业等领域的“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完善促进数字电视、软件和集成电路、生物产业等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培育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新兴产业。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振兴装备制造业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07年发布13个行业“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分地区、分年度。2007年关停小火电机组1438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659万吨、落后炼钢产能3747万吨、落后水泥5200万吨,关闭了2000多家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和一批污染严重的化工、印染企业,累计关闭各类小煤矿1.12万处。
4,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出台新开工项目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相继制定发布了高耗能行业市场准入标准,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取调整出口退税、关税等措施,抑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排放、型)产品出口。高耗能行业增速呈逐步回落趋势。
二,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中国高度重视能源节约问题,把节约作为基本国策,长期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把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并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
1,把节能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院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全面部署节能减排工作。
2,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院印发了《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明确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企业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3,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2006年国家利用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节能重点项目111个,形成101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2007年国家利用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重点节能工程项目681个,形成255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各级地方引导的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形成6000多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2006—2010年,通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可形成约2.4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用财政补贴推广使用节能灯5000万只的任务已在各地组织实施,近三年将推广使用节能灯1.5亿只以上。
4,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推动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公告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启动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积极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绿色建筑,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5亿平方米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任务分解到了各地区,在24个省市启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试点工作。继续完善和严格执行机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中央国家机关开展了空调、照明、锅炉系统节能诊断和改造,完成了办公区所有非节能灯具的改造。
5,提高能源开发转换效率。电力、煤炭领域推广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加快淘汰小火电、小煤矿。2007年,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由1980年的每千瓦时448克标准煤下降到370克标准煤;单位原煤产量能耗比上年下降5.9%,电耗下降了5.1%。
6,实施有利于节能的经济政策。调整部分矿产品税,适时调整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实行节能发电调度的政策,下调小火电上网电价,加大差别电价实施的力度,出台支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等资金管理办法。出台鼓励节能环保小排量汽车、限制塑料购物袋等政策。建立强制购节能产品制度。
7,加强法制建设。修订《节约能源法》。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2007年来,发布火电、烧碱等22项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安排电动机、节能灯等16类终端用能产品的监督抽查。各地节能主管部门和节能监察机构依法开展节能行政执法。
三,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将继续积极推进水电流域梯级综合开发,在做好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工作的前提下,加快大型水电建设,因地制宜开发中小型水电。加快风电发展速度,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化,提高风电设备研发和制造能力,努力建设若干百万千瓦级的风电场和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以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为重点,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加强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研发与应用。不断加强对煤层气和矿井瓦斯的利用,发展以煤层气为燃料的小型分散电源。中国积极发展核电,推进核电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努力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核电发展机制;加强核电设备研发和制造能力,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及再创新能力;加强核电运行与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培训;实施促进核电发展的税收优惠和投资优惠政策;完善核电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法律法规建设。中国还将进一步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发展大型联合循环机组和多联产等高效、洁净发电技术,研究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
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利用减量化、再利用、化,从源头和生产过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近年来,循环经济从理念变为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国家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近期目标、基本途径和政策措施,并发布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废弃电子电器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即将颁布。
制定促进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及《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推动垃圾填埋气体的收集利用,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研究推广先进的垃圾焚烧、垃圾填埋气体回收利用技术,发布相关技术规范,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提高垃圾的综合利用率,推动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加强垃圾处理企业运行监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1990年的2.3%提高到2006年的52%。
五,减少农业、农村温室气体排放
近年来,中国在减少农业和农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迄今已在全国1200个县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推广以秸秆覆盖、免耕等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发展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建立了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落实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制度,控制草原载畜量,避免草场退化。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推广太阳能、省柴节煤炉灶等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截至2007年底,全国户用沼气达到2650多万户,每年可以替代近16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4400万吨。全国已建养殖场沼气工程2.66万处,推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4286万平方米、太阳房1468万平方米、太阳灶112万台、小型风力发电机20多万台,建成一批秸秆气化、固化示范点,累计推广省柴节煤炉灶1.51亿户、节能炉3471万户。
六,推动植树造林,增强碳汇能力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大投资,平均每年植树造林400万公顷。同时,国家还积极动员适龄公民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109.8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515.4亿株。近几年,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的积极性。目前,全国人工林面积达到了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12%提高到目前的18.21%。2006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到132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5.1%。据估算,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16.2亿吨二氧化碳,减少毁林排放4.3亿吨二氧化碳,有效增强了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
七,加大研发力度,科学应对气候变化、
1,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科学发展规划之中。2006年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能源和环境确定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把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明确列为环境领域的优先主题之一。2007年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在“十一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和到2020年的远期目标,对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研发、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与政策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
2,加强人才与基地建设。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初步形成了一支跨领域、跨学科的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家团队,取得一批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建成一批国家级科研基地,基本建成国家气候监测网等大型观测网络体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先进技术的研发和示范,产学研结合加快了先进技术产业化步伐。
3,不断加大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资金投入。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资金渠道,并多渠道筹措资金,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气候变化的科技研发领域。“十五”(2001—2005年)期间,中国通过攻关、863和3等国家科技投入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经费逾25亿元。截至2007年底,“十一五”国家科技(2006—2010年)已安排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科技经费逾70亿元。此外,还通过其他渠道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气候变化的科技研发。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急需世界各国协同减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9年的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这成为低碳理念的最早成型。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已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