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异常底层地理逻辑研究_中国气候恶劣
1.学习文科的方法
2.对生态学发展的看法
3.请帮帮我
4.(绪言)为什么(近代)科学体系没有在中国产生
5.中国十大必看地理纪录片
地震成因是地震学科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有如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等。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大家普遍认同的板块构造学说。1965年加拿大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威尔逊首先提出“板块”概念,1968年法国人把全球岩石圈划分成六大板块,即欧亚、太平洋、美洲、印度洋、非洲和南极洲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也是火山、地震较为集中的地带。板块学说是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等学说的综合与延伸,它虽不能解决地壳运动的所有问题,却为地震成因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运动规律
地壳运动是自地壳形成以来地壳物质所受到的地球重心的持续作用。所谓的板块漂移,地幔热对流,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洋底扩张等解说都是不符合地球起源和演变的历史的规则的。目前,有足够的理由表明,自地壳形成以来,地壳的运行方向受北半球重心作用发生了明显的规律性变化。首先地壳是向着北极方向运动,然后逐步南移,至现代南移至赤道。赤道以南理论
上不会成为地壳的运行方向。地壳运动幅度和强度在时空上也有很大差别,通常越向北越接近现代越小;越向南越远离现代越大。针对地壳的历史活动规律和地球的演变进程,几乎可以断言:现代地壳在水平方向的运行强度和幅度已经介入微弱期,对地壳的整体 坚固和塑性不会构成太大威胁。但是,现代地壳在升降方向上的运动却显露地相当剧烈,这种剧烈最明显表象是频繁发生高级别地震。
发展过程
在水平运动为主时期,地壳升降运动的动能主要来自水平方向的挤压。这个时期,无论水平还是升降运动的运行幅度和强度非常大,但由于历史过程中地壳的结构强度是一个持续加强的过程,因此这个时期地壳运动很难产生高频长幅地震波,对地震附作物不会产生太大震动,但是对地表的改观程度却是现代地壳运动根本做不到的,比如:现代地球的主要山地高原等复杂地形地势大都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能量来源
根据地球唯一的起源方式和相应的演变模式推测,现代地壳运动所依赖的能量与水平运动所产生的能量几乎没有必然联系。现代地壳升降运动是地壳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分异运动产生的能量对地壳的作用。在宇宙中,任何物质都有向着重心方向运动的被动,任何物质都不可能停留在一个不变的空间位置上。但是,许多物质在经历时空演变是由于同时经历了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变化,往往演变,分离成别的或多种物质。其中,一些物质由于能量级别降低或被分割,丧失了重心方向运动的能量,转而反向重心方向运动。现代地震几乎都是这些反向地球重心方向运动的物质蕴积的应力造成的。
反向地球重心方向运动的物质是引发现代地震灾难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现代地球为圈层结构,较重的物质分布在地球深层;较轻的物质分布在地球的浅层。这种规律在地核和地幔的深层尤为精确;但是,在上地幔和地壳之间却显示了明显的不规则。地壳是地球吸收捕获外来物质最直接的固体层面。这些外来物质种类繁多,重量级别不等,在重力分异运动尚不十分明确的地壳表层,往往混杂在一起向地球深层运动,或被新的物质掩埋。在地壳某些区域由于混杂的重量级物质越来越多,所受到的地心引力就越来越强;同时,所遭受的浮力也相应加强。通常,这些区域是引发现代地震的高危区。紧挨地壳底层为软流层,以软流层的压力和温度几乎可以改变所有来至地壳底层物质的物态,并使一些物质改变结构和性质。这些物质当中,较重的继续向着地球深层运动,较轻的反向地心运动。反向地心运动的物质,一部分是可以通过波动和粒子的形式透出地层,比如:来至地核的磁粒子和内式磁粒子的物质;但大部分却被拦截围压在下地壳和上地幔之间。
举例
如果把地球的物质由表及里分成A ,B ,C三个种群类,那么在A层上的B, C类物质必然向B , C层运进。向B ,C层运进的部分物质受压力和温度变化作用,必然演变分离出B,A类物质。根据重力分异运动规则,重力级别下降的物质必然返向B,A层运进。自然界中有这样一些现象,比如沼气,在植物提中以个体存在,发酵后受液压或固压作用以群体潜伏。当聚集量上升一定程度会冲出围压脱离发酵体。软流层(即地幔)好比发酵体,许多物质进入这个层位都要发生分离和演变。如果把这个层位当着地球的B层,那么进入这个层位来至地球的物质会演变分离出许多A层以上的物质。A层以上的物质生存的空间不是B层,更不是C层。但由于A层物质结构密度和压力在一定条件上优于B返A物质活动所形成的应力结构,因此在相当时间内,如果B返A物质形成不了规模,提升不了能级,就很难突破A层底层的围压。但事实上,B返A物质在数量和能级上始终是一个增长和提升的过程,当折中增长和提升达到一定程度,A层底层的结构密度和围压就会被突破,或超越。现代地震绝大多数即是这种时候发生。
地震方式
B返A物质大都以两种方式突破或超越地壳底层。
一,水平锲入。地壳底层并非圆滑凹面,有的深深锲入地幔,有的被地幔深深锲入。统一个区域,B返A物质所蕴积的应力如果小于A层底层的纵压,但却大于A层锲入软流体的横压;A层锲入体受B返A物质的应力作用必将上下分离。A层锲入体突然上下分离,在地表上首先感应是上下弹跳。这种弹跳在重力异常地区尤为强烈,因为这就象受到拖拉的弹簧,如果拖拉力越大,其反弹力就越大。水平锲入分离,破坏了一个区域的重力平衡和结构的坚固,因此,这个区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震动不断(余震)。水平锲入分离极易引发地表隆起和地表裂缝等地质现象,这是因为均衡状态的地壳由于下沉负荷减轻而上浮。地壳上浮,相应地表面积会增大,因此在相应的地表上会发生由表及里的地裂缝。
二,纵向锲入。一个区域,B返A物质蕴积的应力如果小于周边横压而大于A层底层的纵压,就会在纵向上对地壳底层实施突破,导致地壳在纵向上突然分离,比如,岩浆活动和火山活动等。通常,纵向锲入对地表不会产生大的震动,而且引发灾难也相对微弱。
新理论
地震核变成因论
地震是地幔中核变的及时效应在地壳上的表象。 地幔的长期沉淀、析出、分层,在地球深处形成较纯净的核裂变(如铀等)物质圈,同时由于地幔的长期析出或内部物质的生成析出或地幔对地表的液态、气态物质(如海水、石油、空气等)的吸入、热解,在地幔的上层(地幔、地壳之间)聚集了较为纯净的核聚变物质(如氢等)。地幔的对流造成核裂变物质相遇,以超过临界体积,发生核裂变,(如果此时附近存有核聚变物质)进而引发核聚变,产生瞬间极速膨胀,反弹地壳产生纵波,纵波拉伸地壳产生横波。余震的产生机理是因为一方面核变产生温度熔化地幔,并同时造成地幔温度的不均匀,加速其对流,以提高核裂变物质相遇的概率 ,另一方面核变产生温度还可以熔化地壳释放核聚变物质,同时又可以提高含氢化合物(如海水蒸汽)的热解比例,以增加核聚变物质的含量。 本章还对预测地震、减少地震,如何开地震能源等问题作出较深层的分析研究。[1]?
高压藏地震成因理论
地球内部特别是在地壳,由于断裂作用、褶皱作用、沉积作用、溶岩作用等可以形成许多地质空间。地球内部的高压熔融体和气液体顺着断裂或其他通道就会进入地质空间形成高压藏,在高压作用下,空间隔层或空间围岩就会发生弹起和撞击作用,形成内力地震。
惯性动量不均衡成因理论
地震是由于板块运动的非同步漂移引起的板块间相互挤压造成的,板块运动的原动力来源属于外源性的,和潮汐现象一样,其动力来源主要是月球的引力变化,即板块运动的原动力来源是由于地球表面的惯性动量不均衡分布引起的。 大家知道地球表面的高山深壑在天体运动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惯性动量的分布不均衡,不同板块的整体惯性动量的差异会引起板块间运动速率的微差,结果是形成板块间挤压,这种挤压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地震。该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以海平面为基准的地球是理想的圆球体,在不考虑海水和陆地的容重差别时,地球上同温度线上的惯性动量是等值的,这种情况下,板块间的运动是均衡等速的,因而是不会形成相互间的挤压,也就不会产生地震。但实际情况是,像青藏高原,其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高度4000米以上的巨大体量,受月球运动的引力大小是不可忽略的,也是可以计算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dv/dt:由于各大板块海平面以上的板块质量不同,其受月球引力F大小也不同,其结果就是板块的自转惯性动量变化值引起的漂移速率V也不同,这就是板块间挤压导致地震的原因。
学习文科的方法
的确,有专门研究地震的科学家曾发表过,干旱和地震存在联系: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地方,往往三年之内都发生过干旱,而地震的大小则与旱区的面积成正比。并指出从四川炉霍7.9级大地震(西南大旱区)、云南昭通7.1级地震(西南大旱区)到海城7.3级大地震(华北大旱区)、唐山7.8级大地震(华北大旱区),这些破坏力极大的地震都是能直接体现?震旱关系?的事实依据。
当然,即便是在民间,也流传了很多种能预兆地震将要发生的现象,比如:地震云、地震鱼,鱼儿跳出水面,猫狗发出异常叫声,当然,也包括很多人坚信的?大干旱以后必有大震?。那么,大干旱是否就一定意味着会有大地震发生?而传说中的异常自然现象,以及各种动物不同往常的行为表现,又是否真的都是即将有地震发生的前兆呢?
地震为什么被称为自然现象?
首先,大家要清楚一个基本事实,从地球到月球,其实都频繁发生地震,月球是什么环境,相信一部分人也心里有数,那里可没有什么干旱不干旱的说法。而且,地震本来就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仅仅是一天的时间,地球上所有角落发生的地震次数加起来都能超过一万次,因为,地球平均每年发生的地震就多达500万次左右。
这个时候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大家知道的发生过的地震并没有这么多?这个其实也不奇怪,之所以地震被称为自然现象,就是因为它不仅很常见,而且一般也不会对周围的人带来太大影响。虽然每年全球会发生五百多万次地震,但其中只有10到20次可能对震中的人造成危害,而能够造成严重灾害发生的地震大约每年有一两次的样子。
为什么我们没感觉到有那么多地震发生过?
大家平时很少能感受到地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地震震级都比较小,而震级小于3的地震通常都难以让人类明显感觉到。当然了,地球这么大,不见得发生地震的地方都距离我们较近,从地震波的传递来说,它也有自己的最大传播范围,这完全取决于地震的深度和释放总能量的大小。
当人类登陆月球的时候,专门放置了测量地面发生震动的仪器,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地震这样的现象,是否也存在于其他星球上。而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其实很多角落都放置着专门进行地震测量的仪器,而它们存在的数量可以说是数以千计。正是这些记录地震的探测器将每次发生地震的信息收集起来,我们才知道了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大,到底需要多少人手参与到救灾中去。
地震跟干旱存在必然关系吗?
试想一想,如果每次发生地震之前都出现过干旱,或者大干旱,那地震的次数应该就远没有实际发生的多,并且,发生地震的地方也会变得更少!而且,把一个地方发生地震关联到3年之内的干旱,这个时间线本来也太长,它也起不到从根本上减小地震发生时给大家的生命和财产风险。
地震的类型有很多,只不过一般情况下,破坏力较大的地震都是因为地壳释放能量所导致,并且,往往都是浅源地震,比如距离现在比较近的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这种震级较大的浅源地震不仅会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威胁人们的生命,如果之后的几年时间出现短时间内降水量较大,还有可能会出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自然灾害。
但是,干旱发生的主要指标则是该区域内淡水总量太少,它被称为自然灾害,干旱对农业的影响尤其明显。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跟气象这样的自然因素存在较大关联,当一个地方长时间维持少雨、甚至无雨的情况,便有可能会出现土壤干旱、大气干旱或生理干旱这几种干旱类型。当然,人类活动进一步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也是近年来干旱频发的原因之一。
地震有所谓的预兆吗?
之所以大家如此畏惧地震,并收集许多可能预示会发生地震的信息,就是害怕突入起来的地震会危及家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但事实却会让大家失望,因为,到目前为止,干旱并没有被确定与地震的发生存在必然关系。通常情况下,有地震带分布的地区会比无地震带经过的地区发生地震的概率更大,而那些震级较大的地震,目前也只发生在有地震带分布的地方过,其他地区发生的地震一般都小于6级。
并且,不仅大家不能把干旱当作是地震的预兆,更不应该相信什么地震云和地震鱼能预示地震将要发生。地壳释放能量的时候具有突发性,即便是大家认为的一些比较有灵性的动物,它也不可能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未卜先知。之所以,大家会在一些地震结束之后搜寻到一些异响,那最多只能算作是巧合,不然,科学家们又怎么可能这多年过去了,都还无法做到提前预报地震的发生时间。
对生态学发展的看法
最近有几个高三的文科学生到学大报名,我发现他们都算是刻苦努力的学生,之所以目前成绩不理想,主要是对于文科的学习方法掌握的不好。我特意上网找了一些高中文科的学习方法文章。这些文章有各地各年的高考文科状元的现身说法;有在教育一线老师的宝贵经验;有正在学习者的切身体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它山之玉”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收获!高中文科学习方法要诀1、高中文科包括: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2、文科课程和数学、物理等理科课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记忆量大。由于这个特点,使你在学习文科课程时所用学习方法明显不同于理科。(2)理解抽象。不像理科的理解比较形象、具体,文科的理解有点靠平时的潜移默化。当然,文科中每科又有各自的不同特点,这里仅讲述它们的共同特点。3、文科课堂要诀(1)课堂笔记是不可缺少的文科课程有大量的文字信息,老师讲过的内容会很快忘记一些,即使当时不忘记,时间长了也会记忆不深刻。如果上课不记笔记,那么遗忘的部分将永远从你的大脑知识库中消失。上课记笔记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你的思路紧跟着老师走,增加课堂的学习效率;二是作为书本知识的补充和备忘,可以在课后或复习时拿来用。然而,记笔记不是记流水账,不是把老师上课时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而是记下重要的内容,如记录知识结构体系、思维过程等,特别要注意老师重点提示的内容。(2)听课要投入,思路跟着老师走,更主要的是思维要活跃。这是考验一个人的注意力的时候。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会在老师动听的故事式的讲课中走神。 另外,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在记叙文中讲到课文中的某人说了一句话,老师很可能会问,这个人在这时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那么你就要积极思考,不但要看清这句话里的每一个字,更应该同文章的前一部分联系起来,分析出这句话的含义。这样在上课时,你的思维是活的,学习效率就会成倍地提高(学习理科也一样。所以你会发现,有两个人,同样上课都非常认真,为什么一个成绩很好,而另一个成绩始终一般?道理就是:一个上课时思维是活的,经常把正在学的知识同以前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另一个上课时思维只是由老师领着,学哪看哪,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分析)。4、文科课外要诀(1)作业特点文科的作业分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助记型的作业。如语文中的抄写词语,英语中的抄写单词,政治、历史等中的抄写名词解释等。这类作业主要帮助你记忆。 第二种是整理型的作业。如各科中的回答问题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分散在课本中,做了作业后,等于把它们整理在作业本上。这类作业可作为以后的复习材料。 第三种是分析型的作业。这类作业在课本中难以找到现成的答案,要靠你利用上课或平时积累的知识来完成。如写出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比较两个历史的异同点等等。 第四种是拓广型的作业。这类作业一般同课本没有直接联系。如语文课后,老师叫你去找出10个歇后语;历史课后,老师叫你去了解某个历史人物的故事等等。这些其实是你平时积累知识的好途径。(2)课外知识不知你知道不知道,学好课本知识其实是为了能更好地学习课外的知识。如果一个人除了学习课本的知识外,课外知识懂得很少,那么他就没有达到学习目的。课本的知识是基础,而课外的知识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学习课外知识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应用课本的知识。你的课外知识丰富了,阅读、分析、理解、写作水平也就上去了。 你可以看课外书,看报纸和杂志,看文科类的,看自然科学的,什么都看(但千万不要看坏书噢。什么是坏书?文句不通的,思想不健康的,教人成为考试机器的等等都是坏书)。有的同学对文科比较感兴趣,只看文科的课外书,不喜欢看理科的课外书。时间长了他的理科知识会相当贫乏,导致写作文时缺乏材料,议论时论据不足,阅读时理解困难,对学习历史、地理时碰到的常识问题模糊不清。(3)谈古论今 平时多和别人谈古论今。和同学谈,和家里人谈,和邻居谈,和亲戚谈,和伙伴谈,和陌生人谈,和老师谈。把你知道的东西说给别人听,也从别人那里听别人说的东西。多和别人谈论,你会首先发现你的表达能力提高了,你能讲出你脑子里所想的东西。多和别人谈论,你还会发现你的知识面加宽了,你从别人那里“交流”到很多知识。多和别人谈论,你还会发现…… 但要注意到一点,谈论时力争做到:谈论要有主题,谈论要深刻、生动,在高手面前要大胆地发表你的意见,发现疑难问题要及时设法解决,对自己认为对的知识要积极维护,当然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谁能在“会学”上取得突破,谁就能将自己的学习潜能转变为现实的成绩;谁现在就开始行动,谁就能笑在明年七月。 ----史平手记 也许是上帝的有意赐予,上大学前的文科学习,笔者几乎是完全*自学完成的;在大学学习期间,老师们又逼着我学会如何学习;站在中学讲坛上十多年,学生们常常用殷切的目光向我叩问:老师,怎样才能学好文科?奔走到各校指导教研工作,一个声音不时在提醒我:在错误的路上奔跑有什么用? 正是这样的经历,使我逐步形成了这样的信念: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学法并坚持不懈地实践,任何学生都可以高效率地学好文科。那么,明年就要参加高考的文科生们,你们是否已经掌握了较好的文科学习方法? 一、高三文科生,你是否会学习文科? 我曾经对高三文科生的学习方法问题搞过专题调查,总的感觉是文科生们尚未能很好地“学会学习”。主要表现为: 第一,学习与生活的时间安排缺乏科学性,如睡眠时间不能保证,文体活动时间被挤占,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走神”。这当然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 第二,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如过份地依赖对教材的阅读而很少用做笔记、卡片等更有效的文科学习方式;很少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变成了阅读就是背书,这显然不利于归纳、比较、分析和概括等学科能力的培养;对考试麻木不仁,消极应付而很少进行研究,积极应对。这种被动学习的态度与行动,显然与“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高考改革方向相悖,因而也就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第三,记忆方法尚未优化。毫无疑问,文科各学科“主体知识系统的基础还是必须识记的,这是学好文科的基础,也是顺利应试的前提。调查表明,无论是识记的内容还是识记的方法,文科生们都未必能很好地掌握了,这当然不利于知识的巩固,也不利于备考。 简言之,从我了解到的情况看,不少文科生离会学习尚有不小差距。显然,谁首先在“会学”方面取得突破,谁就更有把握将自己的学习潜能转变为现实的成绩;更关键的问题是,谁现在就开始行动,谁就能笑在最后。 二、学好文科必须重视的五个基本环节 深信每个高三文科生都想走上学习的成功之路。要想走上成功路,除了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事实上,只要是在学习,不管是否意识到,人们都在选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只不过所用方法有优劣之分罢了。学习得法,事半功倍,不但能帮助文科生在今后的一年间顺利前行,取得优异成绩,更能成为一个人的宝贵财富而让人终身受益。其实,达尔文早就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那么,学好高三文科有哪些方法?怎样去掌握这些方法呢?笔者以为首先必须抓好以下五个关键环节。 1、教材的阅读 阅读是“学习之母”。它既是学习的开端,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研究表明,阅读后的记忆率要比听讲后的记忆率高出1.66倍。当然,看书未必是阅读,只有读懂了至少是用脑了才能算是阅读。那么,从高三文科生的角度看,应该怎样阅读文科教材?从阅读的步骤看,首先是要经常看看目录及其教材内各章节下的子目。目录及其子目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完整的系统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它能体现各章节、各子目之间的关系和核心内容,因而是学习的导游图,经常加以浏览,就能对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了然于胸。如阅读《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的目录就不难发现编者将中国古代社会分成了六章六个阶段,其中从第二章开始分五个阶段介绍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再看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下面又设八节,实际上是从制度、政治、社会经济、疆域、民族关系和文化等方面论述了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发展状况,其中“大一统”的特征非常鲜明;而第五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的介绍,则是从“繁荣”的角度切入,以八节的篇幅分别介绍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变革、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和文化等方面的状况,时代特征可谓是一目了然。顺便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学科新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教材的改革力度也相当大,高三文科生在阅读时应当予以适当的关注,因为高考将会体现这些成果。关注的最佳捷径就是钻研《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俗称“考纲”)中的“考试内容”,看看它的框架结构及重要的知识点的表述与教材有什么不同。再就是翻看新教材的目录,看看其框架结构、基本线索和重要观点有什么变化,新旧版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就极为鲜明地体现了这种情况。第三是关心教师及各类媒体的介绍,如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完成及其研究成果的正式公布,公元前841年就已经不再“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其次是在对每个章节的阅读时要重视寻找“灵魂”(或者说是“中心思想”)。社会学科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因此,要多想想编者为什么要把这一内容放进教材?他想借此说明什么问题?他又是通过什么材料来说明问题的?重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养成从教材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灵魂”常常表现为是隐性知识,它并没有直接用文字表述出来,而是隐蔽在教材之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这就需要去理解、去挖掘。如“只有中国***才能就中国”就是蕴藏在中国近代八十年抗争与探索史中的历史结论,但教材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这么说;又如“伟大战略决战的胜利”是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正确决策的结果,但教材也没有这么说。显然,这些都是在了解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而且,还完全可以从其它的角度得出的结论。 第三是确定并用各种标记划出学习目标,以便于日后复习时一目了然,更可以明确基本的知识点。 从阅读的技巧看,要特别注意四点。 一是要重视关键词(又称段落主题句)。它通常在每一段的第一句或是最后一句。要想一想,支撑它的依据是什么? 二是要善于把标题变成问题对自己提问。如“伟大战略决战的胜利”就可变为:为什么要组织战略决战(背景)?战略决战是怎样进行的(过程)?战略决战产生了什么影响(意义)? 三是如需对某些重要材料要加深理解,可按“浏览—自我提问—阅读—复述”的程序进行阅读。 四是如需较长久地记住的知识,可使用“考试通过器”(又称三r体系):阅读(read)----逐段阅读,弄明白作者在这一段中讲了什么,重点是什么。这是关键一步,必须弄懂。记录(recond)----对所阅读的教材有选择进行划线,或归类制表。背诵(recite)----对所划的东西掩卷回忆并背诵,最好是出声地背诵,背对为止。在时间分配上,背诵时间占50%较为适宜。 2、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 课前预习是高效地学习新课的基础,但不少文科生对教材的预习向来是忽视的,其后果是听课时心中无数甚至于是不得要领,只得忙于生吞活剥教师讲授的东西。不搞课前预习,除了认识上的原因,时间过于紧张也是客观原因。其实,如想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并保持较高的效率就不能不重视课预习。那么,怎样预习?建议按下列三个步骤去尝试:首先是纵览章节、引言和子目。纵览犹如给机器上润滑油,花时不多,便可了解基本内容,明确学习方向,还易于整体地把握方向。其次是根据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俗称考纲)了解教材的要点、难点,并把重要的知识目标(如时间、地域、人物、、术语)划下来。最后是把不懂的地方确定下来,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只有明确它,才有可能消除它。做好了这一切,上课时就可以集中精力关注老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了。 在高三年级,复习恐怕是学习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这里的复习主要是指课后的复习。遗忘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复习则是战胜遗忘的利器,它当然也应当连续不断地进行。不过,课后复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巩固已学过的知识,而且还要掌握新的知识。 高三文科的课后复习应该怎样进行? 从复习内容的角度看,当然是要抓住“学科主体知识范围内”的主要学习目标(也称学习重点或主干知识)。以历史学科为例,所谓主要的学习目标,一是重要的历史、历史人物和历史术语,如战争、林则徐和《南京条约》;二是与基本线索有关的,如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李鸿章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康有为的维新变法、孙中山的民主革命、陈独秀的“民主”与“科学”;三是一些历史的基本结论,如“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等等。对非主要的学习目标要敢于忽略,千万不要试图“把书本上的东西都记住”。当然,由于是高考,所以具体的考试内容每年都有所调整,这就需要重视考纲。注意,要想事半功倍地进行高三的历史复习,就务必要重视考纲并在考纲的指导下进行,在新《考试说明》颁发之前,可以先参考2003年的《考试说明》。至于考试的“超纲”肯定不是命题的方向而只能视为是命题的失误。 复习的方法很多,但最基本的是下列四种。 对平时的课后复习,通常可以重要的知识点为中心进行。随着学习的推进,归类就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的复习方法。 宏观的归类可以形成基本线索。如《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大体可归为“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工运与共运”“殖民与反殖民”四个专题,进而形成一条主线索和三条副线索。 微观的归类则可以把相似或相近的知识集中起来,便于识记。如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文献、关键性战役等等。 归类还可以表现为抓住一些小专题进行复习。在文综考试的背景下,这种归类方法似乎变得更为重要了。小专题复习当然意味着要把有关知识系统化、专题化。以中国古代文化为例,它可以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社会科学可再分为思想、教育、文学、史学、艺术等小专题,自然科学也可再分为农、医、天、算、工程等小专题。应该强调指出,小专题复习的注意重心不应放在知识点的归类、梳理和识记上,更不要刻意在知识点上去“深挖洞”,而是要放在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上,放在对这些历史现象的探究上。要学会以小见大,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理解这些历史现象。以中国古代的教育为例,如果对私学、书院的兴衰拉线索并不能算错,但终究只是一些细小知识的堆积,意义并不大;而如果能够揭示蕴藏其后的经济、政治根源,进而理解“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它的兴衰受制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社会的发展”,那么才实现了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探讨的价值。 第三种方法是编制各类表格。它可以使重要的知识排列有序,一目了然。 第四种方法难度最大,但对发展思维能力、对于一年后的应试却是极其有效的,这就是比较的方法。高考非常重视比较,这是因为比较能力是一种层次较高的能力,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理解和应用能力。 那么,怎样进行比较? 首先当然要掌握与理解基本概念。其次是要掌握比较的方法,这就要依*平时的训练。比较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人物、、历史概念、文化成果等均可以进行比较。比较时需注意三点:首先是明确思维方向,求同还是求异,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本质性的异同点找出来。其次是确定比较点,也就是划分一些领域进行比较,如可以是两个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的原因、过程、结果等,当然还可以是两个历史的性质、特点、影响等。 从加深记忆的角度看,成功的复习至少应当抓住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把新学的知识放入已学的知识中去考察并要努力将它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因此整理笔记和做一些卡片是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步是适当的练习。 3、听课 听课,是指倾听,是指在听的过程中用脑吸收词或句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理解事实和概念,并尽量将它转化为记忆。 听课,是现阶段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能否实现高效地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要听好高三的课,应当做好下列几件事 一是要端正听课态度,这是有效听课的最重要条件。你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每堂课都是老师化了几个小时甚至于是一生的心血才准备好的,你就这么容易地得到了;你应当想到,课后的自学很难在相同的单位时间里获得相应的信息。 二是要认真倾听。它包括:集中思想----要专注地听课,尤其是专注于①学习目标;②预习中未解决的的部分;③老师强调的知识和重点分析的知识 三是要多种器官并用,做好笔记并积极地提问和回答。在课堂上,要坚持耳听、眼看、手记、嘴巴问答,这样才能为大脑印下清晰的记忆痕迹。 四是要及时归纳,可在下课再花费一、二分钟追忆一下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 在听课问题上,要注意消除以下两种常见的坏习惯:认为课乏味或是挑剔讲课老师而不认真听,这会导致有用信息的遗漏;分心,在上课的时候“兼顾”其它学科的学习,这当然会“担惊受怕”,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4、笔记 为什么要记笔记?有研究表明,课后马上测试,一般学生能够记住老师讲课内容的50%,48小时后只能记住其中的25%,隔两周后再回忆,记住的大约只有8.4%了。毫无疑问,记笔记有助于眼、耳、脑、手密切配合,多种器官刺激大脑,有助于集中精力,积极思考,强化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然而,笔记的功能还不止于此,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与教材相比,有时会更有层次性、逻辑性,或是更显浅易懂。 一般说来,高三课的容量是比较大的。从技术角度看,宜准备专用的16k本笔记,这样就易于较为舒适而快捷地书写;每一页应留下一定的空白,以便于日后的整理和补充;字的书写以自己能看懂为条件,不必苛求端正整洁;可用一些自己能懂的简略词或缩写词;一些教材上有的内容可直接在教材上做好标记以节省时间。 怎样做笔记? 当然要学会预习与听课,这是记好笔记的前提。固然要把老师的授课提纲(要点)记下来,但作为高三的课,这已不是重点。需记的重点有:重要的概念、结论及其分析;重要的知识归类或知识框架(含线索、结构);精典的例子或练习题;教师对某些问题的新见解和思考方法。记笔记是为了应用。笔记应多次复习,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般应在对其内容记忆犹新的时候(即是在当天)结合笔记的整理进行一次较为仔细的复习。当笔记“冷却”时(起初一般是1—2周,以后可逐步延长),再复习一遍,一是强化识记,二是看看是否有新的疑问,三是尤其要注意各部分笔记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互相关联。 5、练习 高三的特征之一就是练习多,“题海”就是对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作为高三学生,恐怕无法回避“题海”,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高明的水手当然不会回避大海,也不会淹没在大海中。成功的高三文科生也不会只是无奈地在题海中随波逐流,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其中劈波斩浪,从而顺利地抵达预定的目的地。 面对浩淼“题海”,应该怎样应战? 第一是“任它长水三千里,我只取其中一勺”。换言之,我们应走“精练”之路。因此,进入高三后,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较好的复习资料以备用。所谓“较好”,当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科学性正确无误;编写体例适合于高三的复习(至少应有同步辅导与专题辅导两个部份);内容与高考改革方向、与考纲相一致。从练习的角度看,还应该有同步练习与专题练习两个部分。有了这些资料后,就应有地、踏踏实实地去逐步完成。在练习问题上,切忌收集了许多资料,今天做这一份,明天做那一份,到头来就很难做到“系统”和“全面”。 第二是要重视老师布置的自行设计的练习题。复习资料一般都是面对一个较大的使用群体,对个体的你未必适合。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会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高考的形势,设计一些更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供学生们选用。对此,你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做其中的一些。 第三是坚持“细水长流”。许多同学对文科作业有认识误区,以为数理化才需要天天做作业,文科主要就是看书,要么就是做试卷。其实不然,作为一名文科生,文科作业恐怕同样需要天天做,只不过不需要大量做罢了。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少做“抄抄书”就可以完成的作业;即使老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也应努力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概括与组织。这样就能做一次有一次收获,不至于感到是“无效劳动”。 第四,对典型题目要认真研究。典型题目一般有两类,一是较好的高考题,特别是列入了高考《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中的例证题;二是教师们设计的对某一类专题有“范例”意义的练习题。之所以要认真研究典型题目,是因为练习题是永无穷尽的,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像学习数理化一样,把那些例题研究透,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实行文科综合考试、不再追求知识覆盖面的今天,这种练习方式尤其值得提倡
请帮帮我
生态学的发展
萌芽期古人在长期的农牧渔猎生产中积累了朴素的生态学知识,诸如作物生长与季节气候及土壤水分的关系、常见动物的物候习性等。如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粗略描述动物的不同类型的栖居地,还按动物活动的环境类型将其分为陆栖和水栖两类,按其食性分为肉食、草食、杂食和特殊食性等类。
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公元前三世纪的雅典学派首领赛奥夫拉斯图斯在其植物地理学著作中已提出类似今日植物群落的概念。公元前后出现的介绍农牧渔猎知识的专著,如古罗马公元1世纪老普林尼的《博物志》、6世纪中国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求》等均记述了素朴的生态学观点。
形成期 大约从15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
15世纪以后,许多科学家通过科学考察积累了不少宏观生态学资料。19世纪初叶,现代生态学的轮廓开始出现。如雷奥米尔的6卷昆虫学著作中就有许多昆虫生态学方面的记述。瑞典博物学家林奈首先把物候学、生态学和地理学观点结合起来,综合描述外界环境条件对动物和植物的影响。法国博物学家布丰强调生物变异基于环境的影响。德国植物地理学家人洪堡)创造性地结合气候与地理因子的影响来描述物种的分布规律。
19世纪,生态学进一步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农牧业的发展促使人们开展了环境因子对作物和家畜生理影响的实验研究。例如,在这一时期中确定了五摄氏度为一般植物的发育起点温度,绘制了动物的温度发育曲线,提出了用光照时间与平均温度的乘积作为比较光化作用光时度"指标以及植物营养的最低量律和光谱结构对于动植物发育的效应等。
另一方面,马尔萨斯于1798年发表的《人口论》一书造成了广泛的影响。费尔许尔斯特1833年以其著名的逻辑斯谛曲线描述人口增长速度与人口密度的关系,把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生态学。19世纪后期开展的对植物群落的定量描述也已经以统计学原理为基础。1851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自然选择学说,强调生物进化是生物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引起了人们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重视,更促进了生态学的发展。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叶,人类所关心的农业、渔猫和直接与人类健康有关的环境卫生等问题,推动了农业生态学、野生动物种群生态学和媒介昆虫传病行为的研究。由于当时组织的远洋考察中都重视了对生物的调查,从而也丰富了水生生物学和水域生态学的内容。
到20世纪30年代,已有不少生态学著作和教科书阐述了一些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论点,如食物链、生态位、生物量、生态系统等。至此,生态学已基本成为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
发展期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态学吸收了数学、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向精确定量方向前进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数理化方法、精密灵敏的仪器和电了计算机的应用,使生态学工作者有可能更广泛、深入地探索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由于世界上的生态系统大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社会经济生产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交织,实际形成了庞大的复合系统。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工业化的高速度发展,自然、人口、粮食和环境等一系列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依据和有效措施,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制定了"国际生物"(IBP),对陆地和水域生物群系进行生态学研究。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继IBP之后,设立了人与生物圈(MABlack Eye国际组织,制定"人与生物圈"规划,组织各参加国开展森林、草原。海洋、湖泊等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关系以及农业、城市、污染等有关的科学研究。许多国家都设立了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机构。
和许多自然科学一样,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是:由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由静态描述趋向动态分析;逐渐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发展;与其他某些学科的交叉研究日益显著。
由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来看,生态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汇点;在方法学方面,研究环境因素的作用机制高不开生理学方法,离不开物理学和化学技术,而且群体调查和系统分析更高不开数学的方法和技术;在理论方面,生态系统的代谢和自稳态等概念基本是引自生理学,而由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则可说是由物理学、化学、生理学、生态学和社会经济学等共同⒄钩龅难芯刻逑怠?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特点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经济和科学技术获得了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既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也带来了环境、人口、和全球变化等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的重大问题。在解决这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过程中,生态学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获得的了重大的发展。它有以下一些特点:
1、整体观的发展
(1).动植物生态学由分别单独发展走向统一,生态系统研究成为主流。
(2).生态学不仅与生理学、遗传学、行为学、进化论等生物学各个分支领域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领域,并且与数学、地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相交叉,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甚至超越自然科学界限,与经济学、社会学、城市科学相结合,生态学成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接的真正桥梁之一。
(3). 生态系统理论与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环境保护和污染处理相结合,并发展为生态工程和生态系统工程。
(4)生态学与系统分析或系统工程的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生态学。
2、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更加明显。
现代生态学研究对象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多层次发展,小自分子状态、细胞生态,大至景观生态、区域生态、生物圈或全球生态,虽然宏观仍是主流,但微观的成就同样重大而不可忽视。而在生态学建立时,其研究对象则主要是有机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几个宏观层次。
3、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是其发展的趋势
生态学问题往往超越国界,二次大战以后,有上百个国家参加的国际规划一个接一个。
最重要的是60年代的IBP(国际生物学),70年代的MAB(人与生物圈),以及现在正在执行中的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和 DIVERSITAS(生物多样性)。为保证世界环境的质量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如保护臭氧层、预防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国际上一个紧接一个地签定了一系列协定。1992年各国首脑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是近十年来对全球有较大影响力和约束力的一个国际公约,有许多方面涉及到了各国的生态学问题。
(1). 国际生物学(IBP):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提出,1964年开始执行,包括陆地生产力、淡水生产力、海洋生产力和利用管理等7个领域,其中心是全球主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研究。工友个国家参加,我国没有参加。
(2). 人与生物圈(MAB):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10年提出,是一个国际性、间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是IBP的继续。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球上不同区域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预报生物圈及其的变化和这些变化对人类本身的影响,其目的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个方面,研究人类今天的行动对未来世界的影响,为改善全球性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合理管理与利用环境及,保证人类社会持续协调地发展。有近百个国家加入这个组织,我国已于19年参加了这个该研究。
(3). 国际地圈生物圈(IGBP):由国际科学联盟委员会(ICSU)于年正式提出,1991年开始执行,主要的目标是:解释和了解调节地球独特生命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
学过程,系统中正在出现的变化,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方式。即用全球的观点和新的努力,把地球和生物作为相互作用的紧密相关的系统了来研究。共包括10个核心和7个关键问题。
(4). 生物多样性(DIVERSITAS):由国际生物科学联盟(IUBS)在1991年最早提出,并在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等国际组织参加进来以后,将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各个方面加以组织和整合,正式提出DIVERSITAS研究项目并开始执行。1996年7 月,科学指导委员会草拟并通过了当前DIVERSITAS"操作"的最后版本。操作共有10个组成方面的内容,其中5个为核心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是其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恢复和持续利用既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又是研究所要达到的最后目的。
4、生态学在理论、应用和研究方法各个方面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1)理论方面的进展
①生理生态学研究在60年代IBP及随后的MAB的带动下,以生物量研究和产量生态学有关的光合生理生态研究、生物能量学研究较为突出。生理生态的研究也突破了个体生态学为主的范围,向群体生理生态学发展。在生理生态向宏观方向发展的同时,由于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的兴起,促使其也向着细胞、分子水平发展,涉及某些酶系统,如核糖核酸酶火性的变化用作植物对干旱胁迫抗性的指标等。
②种群生态学发展迅速,动物种群生态学大致经历了以生命表方法、关键因子分析、种群系统模型、控制作用的信息处理等发展过程。植物种群生态学的兴起稍晚于动物种群生态学,它经历了种群统计学、图解模型、矩阵模型研究、生活史研究,以及植物间相互影响、植物-动物间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过程,近期还注重遗传分化、基因流的种群统计学意义、种群与植物群落结构的关系等。德国的Lorens(1950)和Tinbergen(1951,1953)在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方面获得了诺贝尔奖,把这一领域的研究推向了新阶段;Harper(17)的巨著《植物种群生物学》,突破了植物种群研究上的难点,发展了植物种群生态学,并使长期以来各自独立发展的动、植物种群生态学融为一体。
③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入了新阶段。群落生态学由描述群落结构,发展到数量生态学,包括排序和数量分类,并进而探讨群落结构形成的机理。Daubenmire(1968)的《植物群落椫参锶郝渖?Ы坛獭罚琈ueller-Dombois(14)等著的《植被生态学的目的和方法》,系统阐述了植物群落的研究方法。德国Kn(14)主编的《植被动态》,全面论述了植被的动态问题,促进了植被动态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演替理论。英国Monteith(15)主编的《植被与大气椩?怼罚?毡咀籼俅笃呃?17)的《陆地植物群落的物质生产》,美国Lieth (15)等的《生物圈的第一性生产力》等,综合论述了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Whittaker(18)编著的《植物群落分类》和同年主编的《植物群落排序》,以及加拿大Pielou()所著的《生态学数据的解释》,Kenneth和John(1964,13,1985)合著的《定量与动态植物生态学》等著作,强调了植被的"连续性概念",用数理统计、梯度分析和排序来研究群落的分类和演替,尤其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进入了数量化、科学化的新阶段。动物群落生态学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MacArthur(1961)、Conell(18)、 May(12)、Ben-Eliahu(1988)等人在动物群落结构、组织与物种间相互关系及环境空间异质性的关系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目前群落分享和群落组织两方面已成为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群落组织是指决定或塑造群落结构的有关机理,Price()称之为"新生态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④生态系统生态学在现在生态学中占据了突出地位,这是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给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思路,使其具备了处理复杂系统和大量数据的能力的必然结果。E. Odum的《生态学基础》(1953,1959,11,1983),对生态系统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H. Odum和Hutchinson(10)分别从营养动态概念着手,进一步开拓了生态系统的能流和能量收支的研究。英国Ovington(15)和前苏联的Rodin及Bazilevic(1967)相继研究了营养物质循环。E.Odum和Margalef(1967)进一步研究了生态系统中结构和功能间的调节及相互作用。德国的斯特恩和罗厅(14)合著的《森林生态系统遗传学》,把生态遗传学的研究引人生态系统,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的遗传、进化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对策等。美国Bormann和Likens(1981)合著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格局与过程》,系统阐述了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美国Shugart和NeiIl(19)的《系统生态学》,以及Jefers(18)的《系统分析及其在生态学上的应用》等著作,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生态系统,促进了系统生态学的发展,使生态系统的研究在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生态学的理论。生态系统生态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如有关结构的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有关功能的功能团、体现能(embodied energy)、能质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当代生态学的发展。
(2)应用方面的进展
应用生态学的迅速发展是70年代以来的另一个趋势,它是联结生态学与各门类生物生产领域和人类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领域的桥梁和纽带。近20多年来,它的发展有两个趋势:
①经典的农、林、牧、渔各业的应用生态学由个体和种群的水平向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的深度发展,如对所经营管理的生物集群注重其种间结构配置、物流、能流的合理流通与转化,并研究人工群落和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建造和优化管理等等。
②由于全球性污染和人对自然界的控制管理的宏观发展,如人类所面临的人口、食物保障、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能源、工业及城市问题六个方面的挑战,应用生态学的焦点已集中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战术方面。
(3)研究技术和方法上的进展
①遥感在生态学上已普遍应用,近20年来,遥感的范围和定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对全球性变化的评价,促使遥感技术去记实细小比例尺的变化格局。
②用放射性同位素对古生物的过去保存时间进行绝对的测定,使地质时期的古气候及其生物群落得以重建,比较现存群落和化石群落成为可能。
③现代分子技术使微生物生态学出现革命,并使遗传生态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④在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面,自动记录和监测技术、可控环境技术已应用于实验生态,直观表达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获得较展。
⑤无论基础生态和应用生态,都特别强调以数学模型和数量分析方法作为其研究手段。
(绪言)为什么(近代)科学体系没有在中国产生
理解,记忆,比较
回答者:五让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1-8 17:02
理解了就记住了
回答者:qq85222306 - 魔法师 四级 11-8 17:05
一定要好好学习地理,很有用
回答者:清水满身香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1-8 17:17
地理是中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由于它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所以,其学习既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又与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有很大的区别。怎样才能学好高中地理呢?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学”就是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高中地理的方法很多,也因人而异,但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主要有:培养对地理的兴趣,文理兼容的学法,重视地图,高初中知识有机联系等几个方面。
一、培养兴趣,轻松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需求,就学得轻松愉快,动力无穷。学习地理,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
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人生活在环境里,人类离不开环境。地理学科引导我们去认识环境,教我们怎样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因而也是我们学习生存的科学,是我们生活的工具,是每一个公民必须的素质。
地理学科的内涵非常广泛,它不仅包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科学知识,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等各门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它那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的地理思维方法还对我们学习其它学科大有帮助,使我们在这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浅。
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宇宙的奥妙,海陆的变迁,气候的异常,的开发,工业的合理布局,农业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长,环境的有效保护等等,都是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航空航天、南极探险、边贸洽谈、中东战乱、三峡工程、经济发展、“五一”旅游、拉闸限电……无一不与地理有关。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关心发展,就能培养起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学习地理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就一定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
二、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册部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应该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册和选修教材一)和区域地理(选修教材二),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三、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必须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的图像来学习,才能阐述清楚,理解透彻,遇到相关知识的试题时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解答,脱离了地图是难以弄懂和解答这类问题的。又如,“人类与环境”内容,结合“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来分析理解,可以使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直观、形象、简单、明了地印在我们的脑子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内容,结合“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图”学习,使我们比较容易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记住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每次看几分钟也行),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地球运动”,“大气分层”,“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国家位置”,“铁路干线”,“工业中心”……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看图太费时间,不如看书来得快。殊不知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便于运用,避免了死记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复耗时,枯燥无味,知识容易张冠李戴等弊病。因而从整体效果上看,图文结合实际耗时并不多,效果却很明显。同学们学习地理,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能事半功倍。
四、知识联系,融会贯通
我们知道,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统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因此,具备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复习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识。一是可以抽点时间(读报刊杂志的时间即可)浏览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图知识、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中国分区地理等内容,加深这些基础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当涉及初中知识时,及时查找区域地图或复习初中相关内容,注意高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例如,在高中地理上册“全球性大气环流”一节中,“海陆热力差异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的内容,就涉及到初中的海陆分布、印度、蒙古、西伯利亚、夏威夷等具体地方,及时复习熟悉这些地方,才能较好地掌握相关的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范围及其移动和影响等内容。在“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节,需要密切联系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日本、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初中地理知识,才能学好这一节内容。
中国十大必看地理纪录片
为什么(近代)科学体系没有在中国产生(草稿框架) 关键字:1、地理气候环境,地中海,希腊,交换,商业,硬币,运输,海洋2、文字,腓尼基字母、听觉,汉字,视觉,识字,语言语法,独立语系,思维模式,逻辑,科学,民主3、文字载体,纸张,印刷术,传播4、宗教,战争,社会制度,法律,教育,视觉环境改善, 绪言:中国经济技术曾经在很长时间处世界领先地位,可是在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却没有在中国产生,到了近现代却落后于西方,为什么?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在讨论“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体系没有在中国产生”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讨论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欧洲科学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产生的科学思想。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眼界大开,欧美及日本等国家高度发达的经济令中国震惊和赞叹不已,也令中国人自惭形秽。由于过去的教育中总是夸耀中国有悠久辉煌的历史,令中国人自豪,这种优越的历史感让中国人(包括我)背上了历史包袱,有着很敏感的民族自尊,令人总在思考、找原因-为什么近现代中国会落后?1991年去德国之前,在讨论中国经济落后的原因时,听到和看到一些引起很多人共鸣却颇有争议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说法,当时,本人也觉得地理环境论很有道理。本人曾对语言很感兴趣,在大学期间除了学英语外,还学过些日语,学了点法语,触及点俄语,去德国之前又学了些德语。由于一直坚持学英语,常接触外国游客和学者,也常听说,很多外国人认为汉字是世界上最难的。到了德国后,开始在弗莱堡歌德学院学德语,有机会接触世界很多很多国家的人,谈到语言问题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难学的。的确,中国的汉字比起拼音字母是难识难记多了,因为与发音无关,即使学会说汉语,对初期识汉字也无太大助益,不象拼音文字那样与发音相关,会说有助拼音文字拼写和记忆。因此,相比较而言,识汉字难,降低中国文化普及的速度,所以我对语言文字的作用和影响更感兴趣了,更深地思考语言文字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认为语言文字可能是个影响科技、文化、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除了学习专业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原理)知识外,经常看关于中国的新闻和评论,到图书馆也常看些有关中国的书。跟踪研究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成了我的业余兴趣,到目前为止断断续续跟踪近二十年。从德国回来后来到广东,在广东最大的益处是,有香港的英语电道看。因此,看电视、上网、看书等都会敏感地捕捉相关信息,如:地球环境,人类进化,文字发展,历史故事,动物世界,人脑智力发展、幼儿教育等等,通过多种渠道,自己还有目的地阅读了有关世界历史,中国历史,语言文字史,语言学,字母的产生,英语教育等。另外,由于工作原因,本人还阅读有关国际贸易,管理,金融等方面的书。虽然李约瑟难题,涉及因素众多且复杂,但本人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已经有了非常系统的思维大框架。目前只是找更多、更深的资料和证据完善和完整我的思维逻辑系统。 目前,本人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李约瑟难题”的答案 --- 历史上中国曾有众多的影响人类的科学发现和创造发明给中国带来辉煌的技术经济成就,而近代科学体系却没有在中国产生,有以下几个最基本的决定因素,在人类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逐次或共同发挥其主导作用:一) 地理气候环境因素 1、生命对环境的依赖 2、气候环境和水的分割引起的生物种类和民族差异3、植物及农产品差异及大规模商业交易活动发展的影响4、人类用水和治水活动及物质生产和交换活动的组织型式与规则的差异 二)字母的发明、语言文字及语法对思维模式影响,三)文字载体(纸张)及印刷术传播,四)宗教(哲学)及战争,五)以及在上述基本因素之上所引起的社会文化、社会制度和法律、教育等社会因素。以上各因素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及其主观能动性的提高,逐次上升为主要影响因素,并交互共同起作用。人类在发展的初期,环境是决定因素;随着语言、文字产生,语言文字也成为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然后是文字的载体及其印刷术;随着不同宗教的产生与传播,宗教又成为影响人类的社会冲突和运动的重要因素,还有战争;然后是建立在以上因素之上的思维模式、文化传统与习惯及社会制度和法制体系、教育成为影响人类复杂社会系统的因素。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社会性动物的优势在于其分工与协作,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之最重要的基本因素之一是(信息和物质的)沟通成本(cost of communication)的下降及沟通效率的提高。人类社会的今天已经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网络化信息化社会,研究如何降低沟通成本,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自从人类创造了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就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语言是大脑思维的工具,动物的脑可以比拟成现代的高级计算机,有输入才有输出。曾有个东芝公司的日本工程师对我说:中国人把计算机叫“电脑”,“电脑”这个名称取的太妙了。刚买来的电脑需要装操作系统,人脑诞生后也需要装“操作系统”,语言相当于人脑的“操作系统”,在中国出生成长自然装上了“汉语操作系统”,在德国出生成长自然装上了“德语操作系统”,有什么样的语言语法就造就什么样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汉语语言语法不严谨造成了中国人思维的不严谨,其中汉语语法的不严谨又与汉语中的词性不分等有密切关系。汉字由古代象形文字演变而来,虽然也演变了一些形声字,但总体来说汉字与发音没有直接关系,听与写无关,靠视觉记忆,每个字为一整体,不可变形(没有拼音文字那样的词尾变化),但可变性(如:“劳动”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等)。汉语中谓语动词不随主语变化,谓语动词与主语没有逻辑联系。本人研究分析认为,人类在分析分解语言的发音中创造了字母,促进拼音文字体系的产生发展,造就了人类分析分解的思维的展;谓语动词随主语变化而变化,谓语与主语建立逻辑关系,促进了逻辑思维发展。这两点上,都是汉语语言文字所欠缺的,古代汉语语言语法和文字体系导致了中国人缺乏两种基本思维模式,一是分析分解的思维,二是逻辑思维。中国传统思维习惯于从外部看整体,观察的是事物的现象、意象、表象,研究的是现象层面的规律,习惯依赖感性经验和悟性,如中医。以古希腊科学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西方思维是建立在:分析分解思维(如原子论)和定义、公理、逻辑推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之上的,古希腊的科学思想是希腊字母体系产生之后形成的,希腊字母是在传进来的腓尼基辅音字母体系中加了四个元音形成的。由此,本人认为字母是促进古希腊科学思想诞生的“催化剂”。而腓尼基字母的诞生源于腓尼基商人在地中海沿岸从事大规模贸易活动时的沟通需要,可以这么说大规模、跨地区的商业贸易活动促进了现代字母体系的产生。而地中海四面环陆使早期航海即使没有指南针也不怕迷路的环境给大规模、跨地区的商业贸易活动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西方科学思想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与地中海的环境有关,再进一步说早期古代人类活动的方式跟水的分布和水分割的地理环境相关。因此,追根溯源“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体系没有在近代中国产生”,其根本在于中国的客观环境和中国的语言文字,即中国古代早期环境没有促成大规模跨地区商品交换活动和由此产生的拼音文字。 当然,语言还在发展,汉语也在吸收其他语系的一些特长(如标点符号)和语法分析方法及外来词汇逐步完善自己。 一)、地理气候环境及由此(地中海周边)产生的大规模商品交换活动1、生命能在地球上产生,本身就是与地球环境密切相关的,人类也是生物为适应地球环境进化产生的,因此,地理气候环境是影响人类社会形成并发展的最根本因素。2、人类产生后,由于在不同地理气候和土地上生产出不同的商品,为了各取所需,自然产生了商品交换活动。3、在商业活动中,不仅交换物品,还交换思想乃至思维模式,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大脑里默化的语言,使用不同语言相当于使用不同思维模式。公元前十五世纪左右,在两大文明的中间--地中海一带的中东地区种族众多,第一个字母系统是由西奈半岛的闪族商人发明的。他们用自己通晓的一些埃及字符来表示辅音,有用许多别的符号来标示单词和音节,因而他们的文字未能发展成为严格的音标文字。真正的音标文字是有腓尼基人完成的,他们与公元前13世纪将原有文字发展成由23个辅音音素符所组成的字母系统。这一音素字母系统后经希腊人增补元音字母而进一步完备,形成希腊字母。后来罗马人借鉴希腊字母形成自己的罗马字母。[1]4、同样,希腊也位于两大文明的中间,是由地中海上诸多的岛屿组成。由于特殊地理特点,商品交换同样繁荣,促使最早的金属硬币在希腊产生,从而促使商业更繁荣,贸易规模更大,极大地发挥了希腊自身及周边殖民地甚至更远区域的各自优势,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经济基础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尤其是希腊借鉴腓尼基字母发明了希腊字母后,使识字变的极为容易,文字被更多的普通人(如商人)所掌握,大大促进了哲学、科学等知识的繁荣和普及,使文字和知识不再是上层少数人的专有权利,从而引发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再加上希腊原由诸多相对独立的城邦组成,从而诞生了议会形式的民主政体。腓尼基人的商业路线 所以,两大文明中间地带--地中海周边的特殊地理环境及大规模商品交换活动促进文字变异诞生出了字母,由地中海上诸多岛屿组成的具有特殊地理环境的希腊及商业社会 提供了促进科学和民主发展、成长的土壤,字母则是促进科学思想的诞生和民主有效展开的催化剂。 这其中,地中海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地理环境因素。地球表面四分之三覆盖着海洋,据科学家研究推测,最早的生命是诞生在水里,然后有部分从水里爬上岸。海洋不但孕育生命,而且给人类使用最大型运输工具—船创造了基本条件。大规模商业贸易活动离不开大型运输。地中海扁长形,四面环大陆,不大、也不小,在其中航行不怕迷失方向,因为向任何方向航行,都会找到陆地。地中海不但提供可以进行大型运输工具的通道,又为人类提供了非常需要技术知识和勇气去挑战的环境,但又不会象大海洋那样让初期的人类社会无法征服。地中海不但促进了大规模贸易活动,而且为人类学习掌握科技含量较高的航海技术提供了实践和锻炼的场所。另外,商业贸易也造就了富裕的国家和商人家庭,一些人可以不用操心吃和穿而潜心研究自然科学等。 二)、字母的发明、语言文字及语法和思维模式其次是语言对人类的影响最大,语言是思维、交流的工具,我们说要学好一种语言,就要学会用那种语言去思维,就是这个道理。语言与逻辑是密切相关的。哲学、科学的产生与逻辑推理密切相关,甚至包括法律体系都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之上的。科学的继承和发展、知识的传播与普及与文字难易及社会识字率等密切相关。(当然同时还于文字载体(如纸)也相关。)中国一直沿用由象形文字演变的表意字,与发声无直接关系(虽然也有很多形声字,但表音的偏旁也比拼音字母繁多、复杂和难记,也需要靠视觉记忆)。要识汉字,就得找老师教、靠视觉记忆。中国语言语法是汉字依原形、按序排列的独立语系,句中的汉字和组成的词,不管在什么位置,不管做主语,或宾语,或定语等,都保持独立的原形,句中的汉字常可以做不同分解和组合而因此产生不同的意思,常造成歧义(尤其在古代,甚至没有标点符号)。虽然汉字的表意功能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但汉字字形的整体性、独立性(某些字甚至是刚性的,如日和曰就不能随便变长短),使汉字在句中不能随时态或语态等进行变形,汉字不分词性,一句话中的字组合方式不同意思不同,造成表述不精确,语法不严密,逻辑不严谨,造成中国人善观表象,善宏观思维,注重全貌,却忽略细节。思维模式粗犷、模糊,思想追求混沌和虚无。习惯于汉字的表意性、整体性、独立性的中国古人,缺少象使用拼音文字的古希腊人那样的将事物分解、解析的思维方式,常把事物的表象当元素来用,如:金、木、水、火、土等。常用表象作为基本概念去解释另一个现象,用一个模糊的概念去解释另一个模糊的概念,不能进入事物或物质的微观层面,精确解释事物或物质的构成及原因,只在事物或物质的宏观面上打转,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停滞不前的核心原因之一。 而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与语言发音相关,是把人说的语音分解成音节,甚至再分成音素。只要记忆几十个(如:英文有26个)易记的字母,大多数文字都能通过熟悉发音拼写出来,极易被大多数普通人掌握。分解语言语音的方法,给了人一种研究自然世界、分析分解来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比如,希腊早期的物质有原子构成的原子说。另外,有了字母,给人们表达数学公式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如,早期勾股弦定理,中国人要用一大段文字描述,而用三个字母代表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边和其他数学符号,就可以简化为a2 + b2 = c2 经多学科、多角度历史地综合研究,本人认为字母是促进古希腊科学思想诞生和民主有效展开的催化剂,字母的发明是人类历史最重要的发明。字母的发明实际与特殊的地理环境及其引起的商业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三)、文字载体(纸张)及印刷术传播人是社会性动物,通过商业活动、战争等加速了不同种族群体间的交流。但更广泛的知识传播还与文字的载体相关,有了便宜的文字载体(如:纸张),加上先进的印刷术更能加速知识传播和普及,大大降低社会的沟通成本,提高了人类社会的分工与相互协同的生产效率,加快了社会的进步。 四)、宗教(哲学)及战争 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是蒙昧和野蛮时期的人类处理自己同还不能理解的自然界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 人类遇到很多自己不能理解和控制的自然现象时,就觉得有个超自然的神在作用,于是人们便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神,并企图通过对神的崇拜来影响和控制自身不能理解和不能控制的自然。为了实现这一幻想中的目标,原始人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祭祖仪式(包括杀牲和祭祀)、供奉仪式和巫术、符咒、佩带护佑物、抽签占卜等和神沟通的方法。 在原始人的意识里 不同的事 由不同的神管,神是有分工的,所以一般的原始宗教是多神教。在中国,宗教是世俗的、实用的多神教。想填饱肚子,拜灶王爷;想发财,拜财神,等等。在古希腊原来也是信奉多神的,如:太阳神、维纳斯神、等等。 后来产生的基督教和伊斯兰等宗教却是一神的。其实,一神教的产生,也是有其客观社会因素的。西方的基督教的基本原理是原罪说,人生下来就有罪,所以没有人是至高无上的,每个人都要在上帝面前都要忏悔,因此,人间没有无错的圣人,不易形成理念上的长期极权。另外,在罗马皇帝认可民间传播的基督教后,西方宗教势力逐渐变的很强大,尤其到了中世纪其势力有时可以抗衡国家权利。而在中国皇帝总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皇帝权利没有边界,冒犯了皇帝,常有可能被满门抄斩。除了皇帝,其他任何人私利及私有财产都得不到真正保护,官越大越安全,容易形成专制、官本位。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制以及给选民平等均衡机会和条件认识候选人,都是保障有效实行民主制度的基本条件。现代中国最近一次的宪法修改,才从法律上开始保护私有财产,中国的民主才有可能真正地开始有效实行。 战争常由于正常公平的商品交换无法得到满足 进行争夺,或因宗教、文化冲突等引起。战争促进技术应用、技术学习、交流和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宗教的传播及文化、种族交流和融合,如:十字军东征,蒙古征服欧亚大陆,等 五)、其他次生因素,如:社会制度、法律及教育 等早期社会制度是由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演变而来,并与周围环境及社会族群相互作用而影响着社会制度后来的发展。中国长期的封建帝制,与中国内陆平原型地理气候环境有关、与长期沿用由象形文字演变的统一的文字有关。中国有众多的民族和方言,大多数使用汉字,因为汉字与发音无关。使用同一文字,保证了文化统一,民族认同。至于中国教育,由于中国的文字演变到后来已经不再象形了,只有从师、靠视觉来识字和记忆,每个字都需要死记硬背,形成了与文字相适应的老师教、学生背的灌输式教育传统。这种教育模式,容易造成课堂上学生被动学习和接受知识的局面,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举例比较美国的英文教育。在美国,学龄前幼儿通过多种游戏式教学方式,就很容易地掌握了26个字母,以后靠自然的语言交流环境听大人、媒体讲,根据语音辨析发音音节,锻炼拼写能力,总结掌握发音规律,靠拼写记忆、增加词汇,很少死记硬背单词。美国每年都在全国举行拼写大赛,促进儿童少年的拼写能力。从而促进了儿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得教育方式灵活、生动。
必看纪录片如下:
1、《河西走廊》
该记录片一直是豆瓣评分最高的国产纪录片,高达9.7,可以说是零差评,影片以位于中国西部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河西走廊为讲述对象,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多角度呈现了从汉代开始直至今天。
河西走廊及其连接的中国西部的历史,以及它对中国历史和文明进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全片故事结构逻辑紧密,影像表达展现出极高的专业水准。
2、《如果国宝会说话》
是评价非常高的央视纪录片系列,每一季的豆瓣评分都在9.4以上,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物馆和考古研究所,50余处考古遗址,通过每集5分钟的时间讲述一件文物,介绍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带领观众读懂中华文化。
3、《舌尖上的中国》
可以说红极一时,纪录片中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不分阶层、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人们都能在该作品中找到美食的快乐,被誉为“吃货圣经”。
4、《极地》
是国产必看纪录片之一,该片主要讲述了西藏21个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物发生的一段段令人感动的故事,景致在这片地域被上升到极致的视觉体验,高耸的雪山、湛蓝的圣湖、苍翠的森林,展示了西藏惊心动魄的美。
5、《美丽中国》
本片是CCTV和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历时4年拍摄,使用了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等先进摄影技术。一共六集。曾荣获第30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大奖”最佳自然历史纪录片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与音效奖。
6、《玄奘之路》
该纪录片也是豆瓣评分最高的中国纪录片之一,高达9.5,作品中尽最大努力为世人还原一个真实的玄奘法师,为求了义的大乘佛法,他不顾朝廷的禁令偷渡玉门关,穿越雪山荒漠,前后历经十九年时间,足迹遍布一百一十个国家。
7、《航拍中国》
是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纪录片系列,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中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纪录片,影像将全部由航拍完成,每集选取各省市区最具代表性和观赏性的历史、人文、自然和现代景观。
8、《我在故宫修文物》
该片重点纪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展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
9、《书简阅中国》
豆瓣评分9.3,片中从小人物、爱情、友谊、人生智慧、家风、家国这六个温暖而热血的角度出发,精心筛选了30封古人的书信。每5封信,诠释一个共同的主题。从这30封书信中,观众可以窥见不同历史时期的世事百态,体味中国文化之气度情怀。
10、《蔚蓝之境》
是部非常值得看的中国纪录片,该作品是国产纪录片第一次以自然纪录片的方式,全面、系统地拍摄海洋的故事,也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为全面的海洋拍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