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预警天气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候知识

文章内容

气象灾害大约占自然灾害的比例_气象灾害大约占自然灾害的比例是( )[单选题]

tamoadmin 2024-08-05
1.我国自然灾害种类主要包括哪几种2.危害大的自然灾害3.2018年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4.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

1.我国自然灾害种类主要包括哪几种

2.危害大的自然灾害

3.2018年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

4.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是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

5.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6.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气象灾害大约占自然灾害的比例_气象灾害大约占自然灾害的比例是( )[单选题]

(1)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多发;西南地区为季风区,冬春季节为旱季,降雨少;夏季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地形崎岖,地表起伏大,地表水存留时间短;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地表水储藏条件差。(6分)

(2)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种植耐旱作物;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植树造林;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4分)

试题分析:

(1)C的干旱自然原因从气温、降水和地形考虑。C位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为西南季风区,降水不稳定,冬春干旱,夏季高温蒸发量大;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地表水缺乏;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多发;上述原因造成C地干旱。

(2)我国减轻干旱灾害可取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种植耐旱作物;植树种草等。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主要包括哪几种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灭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我国灾害性天气综述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冬季主要为极地大陆气团或变性极地气团所控制,盛行西北、北和东北风;而夏季则为热带和副热带海洋气团及大陆气团所控制,盛行西南、南和东南风。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降水、气温、风、云等气象要素的变率大,且常带突发性,形成了多种气象灾害。

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造成损失严重。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准确的天气预报是各级部门指挥防灾、抗灾的最重要的科学依据之一。根据多年统计,在各类气象灾害中,造成损失最重的是洪涝灾害,而影响面积最广的是干旱。此外,还有热带气旋灾害、寒潮和强冷空气灾害、沙尘暴灾害、风灾、雹灾、霜冻灾害和雪灾等。这些灾害影响的地域广阔,往往与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异常有关联,而后者还主导着范围较小的天气灾害的发生。

我国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变化与东亚季风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每年5-9月的汛期,是我国灾害性天气多发的时期,而这一时期大范围的降水分布和旱、涝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受夏季风的控制。夏季风爆发以后,我国的主要雨带从华南开始随着夏季风的推移,逐步向北推进。由于每年季风强弱、向北推进的速度以及季风雨带在一个地方停留时间长短不同,每年主要多雨带的活动都不一样。我国历史上区域性大暴雨形成都与东亚夏季风变化有密切关系;夏季风的低空偏南气流不仅向暴雨区输送能量和水汽,激发与维持暴雨,还可以切断中高纬冷空气而造成我国雨带以外地区的持续干旱;同时它又是中尺度强对流性天气灾害形成的背景条件。

东亚季风气流是由作为整个东亚季风环流系统的成员的大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气候的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这个位于西太平洋上空的北半球对流层中层的副热带高压,夏季其北部地区有梅雨锋,其南面有东亚热带季风环流的活动。它不仅与南海夏季风的建立直接有关,同时它的北跳和进退与我国大陆副热带夏季风及其雨带的变动紧密相连,是形成我国大范围天气阶段性的直接原因。一般而言,副高的位置决定了我国主要雨带的位置,加上它的强度与稳定性就决定了我国汛期旱涝的大局。因此西太平洋副高移动规律及其机制的研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科学问题。

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系统是南亚高压。它是夏季位于亚洲南部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底层的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大气活动中心,也是全球副热带高压带的一个重要成员。高层环流系统对降水分布的影响虽然不及低层系统那么直接,但与低层环流相比,高层环流系统异常更稳定且更具持续性,并有一定的提前性,因此它与夏季北半球大气环流和我国天气气候关系是不容忽视的。

直接影响我国天气的热带天气系统主要是热带气旋。我国每年都有热带气旋登陆,并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热带气旋的路径、强度除与其本身的结构特征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副热带高压以及冷空气的活动。同时热带气旋的活动也对副热带高压的活动有反作用。

决定东亚天气特点的另一个侧面是中高纬度的天气系统。冬季风期间,热带、副热带系统基本撤出我国大陆,高空的西风带槽、脊与相应的低层的高、低压系统完全控制我国。即使在夏季风期间,它们仍控制着我国北方地区,并对南方的天气有重要的影响,例如我国大部分暴雨都与冷空气活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相对于移动性的西风带波动,东亚阻塞高压对东亚的天气有着特别重要意义。阻塞形势是一种典型的大气环流持续异常的表现。它的形成、维持与崩溃不仅影响本地区的天气异常,也同时引起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变化。研究和预报实践都表明,亚洲阻塞形势,特别是东亚阻塞形势是我国夏季持久性旱涝的主要环流背景,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或较大洪涝年(1954、1969、1980、1983、1993、1996年)几乎都与东亚阻塞形势的建立和维持有关。在冬、春季节东亚及太平洋地区阻塞形势的建立与崩溃则与我国寒潮、特别是强寒潮的爆发有密切关系,也与我国北方的沙尘天气有关。因此,阻塞形势在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大尺度系统中是极为重要的。

在我国每年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0%以上的比重。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台风等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近6亿人次。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占当年GDP的3%-6%。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口的增加,其绝对值将会进一步加大。

按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来划分,我国的气象灾害排列如下:洪涝、台风、干旱、冷害、冰雹、雷暴、大风、北方冬麦区的干热风、雷击、火灾。此外,牧区雪灾、黄河凌汛、城市及高速公路的雾灾、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也造成大量人畜伤亡和经济损失。

洪涝灾害是指因气象等原因使水位异常升高,冲破堤岸,淹没田地、房屋,淹死人畜并引发疾病等灾害现象。有史以来,洪涝灾害就一直对人类及其他生物构成巨大的威胁。据统计,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年均洪灾损失高达12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1991年的江淮大水、1994年珠江大水、1998年的长江、松花江、嫩江大水,都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998年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据各省统计,死亡4150人,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9)。洪涝灾害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台风(包括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是指中心附近平均风力大于等于8级的热带气旋。台风灾害引起的狂风会掀翻船只、摧毁房屋和其它设施,巨浪能冲破海堤,暴雨能引发山洪爆发。台风灾害来势凶猛,具有急性突发性特征。我国是世界上台风重灾国家,平均每年有7个台风登陆,我国大陆平均每年单纯因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46亿元,死亡人数高达570人。

干旱灾害是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土壤缺水、空气干燥而造成农作物枯死、人畜饮水不足等的灾害现象。从天气状况考虑,干旱还包括干热风、高温和热浪等种类。近40年来,我国农田受旱面积平均每年达3亿亩以上,成灾1.1亿亩,粮食减产数百亿公斤。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北方干旱频繁发生,中原地区已发生了6次大面积严重干旱。2001年2~5月,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了近1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最为严重的干旱灾害。全国农田受旱面积达3.41亿亩,有1580万人、114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

寒潮是异常寒冷的空气像潮水般涌来,俗称“寒流”。当极地或高纬度地区强冷空气迅速向中、低纬度地区推进,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经常伴有大风、沙尘、降雪(雨)和冻害等综合的灾害性天气现象,称之为寒潮,是对我国有严重影响的大型灾害性天气。影响我国的寒潮每年平均有5~6次,从当年9月至次年5月的秋、冬、春三季都能出现。

冰雹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而成的固态降水物,为透明和不透明层相间的球状或锥状体。冰雹主要出现在5~9月的山区和山麓地带,范围仅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具有明显的局地性和分散性。它是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一场短暂而猛烈的冰雹会使作物绝收、果叶凋零、草场毁坏,人畜伤亡,从而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

沙尘暴是指大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 公里的天气现象。我国北方地区每年春季频繁发生的沙尘暴不仅给当地造成了重大的自然灾害,而且也严重危害京津等地,并波及到全国。强沙尘暴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中断、诱发火灾、人畜伤亡,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仅2002年3月18日到21日发生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影响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沙尘天气过程,袭击了我国北方14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影响人口达1.3亿元,直接损失高达10亿多元。

恶劣气象条件还可能导致多种其他次生或衍生灾害的发生,譬如大面积的强降水和洪涝,可触发山区特定地带的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在一定地区(特别是山地城镇),短期集中爆发的和长期以来累计形成高密度的气象地质(泥石流、滑坡)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近几年来泥石流、滑坡灾害发生频次和死亡人数明显上升;连续性降水或者持续的高温干旱,还会促使大范围病虫害的爆发。因此,气象灾害是重要的原生灾害系统。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灾害尤其是强灾害性天气所造成的损失会愈加严重,防灾减灾对气象服务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灾害性天气由于其范围小、强度大、来势猛,而且经常出现在边缘地区,尽管各方面对此都极为关注,但依靠传统技术手段的现有常规气象观测网,很难及时捕捉其踪迹,更难提前作出准确的局地天气预报。要作好灾害性天气警报和预报服务工作,首先得发展能够进行连续观测、并具有较高时空密度的遥感遥测技术,加强综合观测体系建设。以多普勒天气雷达为主的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网建设及其开发应用将为我国的灾害性天气,特别是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警报和短时临近预报服务提供极为有效的工具和信息。

灾害性天气预报办法

(一)灾害性天气种类与标准

1.热带气旋:按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沿用国内现行规定分为四种:

(1)热带低压: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小于八级(风速小于17.2米/每秒);

(2)热带风暴: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达八至九级(风速17.2-24.4米/每秒);

(3)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达10-11级(风速24.5-32.6米/每秒);

(4)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或以上(风速32.7米/每秒或以上).(详见附表)

附 表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等级

1989年1月1日起改用的国际热带气旋名称

6~7

热带低压

8~9

热带风暴

10~11

强热带风暴

12或大于12

台风

2.大风:指非热带气旋侵袭所造成的平均风力达六级(风速10.8-13.8米/每秒)或以上的强风.

海上大风用风号传递信息,我国风号升挂标准如下表(见第184页).

3.暴雨:指24小时内降水总量达到50毫米或以上的降水.全国统一规定标准是按照雨量多少区分为暴雨(50.0-99.9毫米),大暴雨(100.0-249.0毫米),特大暴雨(大于或等于250.0毫米).

(二)灾害性天气警报发布名称与标准

根据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强度和影响该地区的迟早和预报把握程度大致分为公开发布和内部发布两种,发布名称分为:

1.消息:灾害性天气远离或尚未影响到该地区或预计危害性一般时,根据需要可以发布"消息",报导灾害性天气情况,警报解除也可以用"消息"形式报导或发布.

2.警报:预计未来1-2天内灾害性天气将袭击或影响本地区或海面,且影响较大时,发布"警报".

3.紧急警报:预计未来24小时内灾害性天气将袭击本地区或海面,且危害性大时,发布"紧急警报".

空间灾害性天气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空间灾害性天气,通俗地说,指由太阳爆发引起的日地空间环境剧烈扰动及其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性影响.

日地空间环境,有时也称近地空间环境,一般指从地球表面附近直至太阳的广阔空间.地球大气从大约60千米开始,由于太阳远紫外和X射线等辐射的作用,大气分子逐渐电离,电离程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但离子和中性分子间仍然存在频繁的碰撞.这一区域严重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人们把这部分大气叫做电离层.在数千千米高度以上,由于大气十分稀薄且空气分子完全电离,电离成分的运动受地球磁场控制,因而电离层以上的地球大气叫做地球磁层.太阳由于质量很大,引力作用使太阳内部物质受到极大压力和高温影响,形成原子核的聚变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太阳外层大气保持着高温电离状态,不断向行星际空间释放,其速度在太阳宁静状态下一般为每秒数百千米,叫做太阳风.在太阳风的作用下,地球磁场连同它控制下的地球磁层整个发生变形,向日一侧被压缩,背日侧则被拉长,磁层顶隔开磁层和太阳风,地球磁层的形状很像一个拖着长尾巴的彗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化,这一空间领域已经成为人类活动的新环境,各种应用卫星的轨道高度从几百千米到两三万千米,而专门设计的各种探测卫星可到达其它行星附近;另外,许多地面技术系统利用空间环境或受到它的影响.

现在看看太阳,它是地球能量的最主要来源,太阳辐射有很宽的频带,从波长很短的X-射线,极紫外,紫外,可见光和红外,一直到无线电波,而绝大部分能量集中于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太阳在可见光波段的辐射情况相当于6000度的一个黑体辐射.然而,导致X-射线和极紫外辐射的那些过程,可以有几百万度的高温.太阳还有小部分能量以物质和磁场的形式送出来,例如前面提到的太阳风,有时会从太阳大气上部(日冕)磁场相对较弱的区域喷发出大量电离物质并带有太阳磁场,叫做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条件并非稳定不变,而是处于经常的活动状态,就导致空间环境变化的远紫外,X射线,高能电子和质子,太阳物质输出而言,引起它们变化的太阳活动可分为渐变型与爆发型两类.太阳黑子是一种典型的渐变型太阳活动,它是太阳大气较低层的低温度,强磁场区域,它活动水平的高低与太阳电磁辐射,特别是紫外,X射线等波段的辐射强弱有明显的相关,也与许多爆发型活动有明显的关系.冕洞是另一种渐变型太阳活动,它是太阳外层大气中物质密度比较稀薄的单极性磁场区域,磁力线从这里出发向行星际空间开放,是高速太阳风的发源地.爆发型太阳活动主要有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两种形式,日冕中某种剧烈物理过程发生的能量转换可使部分日冕物质被加速到足以脱离太阳而被抛入行星际空间,速度为每秒几百到千余千米不等,带有脱出区域的太阳磁场,流经地球时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而造成地磁扰动及其它效应.太阳耀斑是一种常见的太阳局部爆发现象,耀斑爆发时伴有紫外和X射线等短波段电磁辐射的极大增强以及质子,高能电子的大量增加.另外,前面提到的磁层扰动也能向地球磁尾中的带电粒子提供能量,加速它们使之沿磁力线向极区电离层沉降,产生与质子类似的效应,正是这种复杂的日地系统相互作用使得近地空间环境发生扰动并形成一系列空间天气灾害件.

太阳活动性有11年左右的周期,太阳活动极大年期间太阳暴发发生频繁,强度通常也剧烈得多,但太阳活动高年和低年期间一般可见光辐射并没有显著的变化.

太阳喷发的物质需要一到三天到达地球,高能质子只需要几个小时,而X射线和极紫外以光速传播,8分钟多一点即到达地球,它们和地球高层大气及地球磁场相互作用,强烈影响近地空间环境,尽管扰动一般不会为人们直接感知,但却造成空间灾害件,它们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首先是对人造卫星轨道和寿命的影响:高层大气密度的扰动造成卫星轨道的不规则摄动,在严重扰动条件下,大气密度可以增加百分之几十,使卫星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增,从而显著缩短卫星的使用寿命.第二,对卫星电子系统的影响:在电离气体中运行的物体在和环境电位平衡时带有负电位,在强烈扰动时,电离气体的平均温度大大升高,可使卫星表面充电高达上万伏并在某些尖端和间隙处发生放电,严重干扰电子系统的正常工作;来至太阳或其他来源的能量很高的带电粒子可穿透至卫星内部,沉积在某些计算机的大容量存储芯片中,这种沉积电荷导致存储单元极性反转造成计算机存储数据错误或程序工作紊乱以至死机,即所谓单粒子反转.另外还有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地面的全球中,短波通信靠电离层反射而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无线电信息和数据传输必须通过电离层,一切地面和空中的雷达,导航和定位系统均无可避免地依赖电磁波,因此,对电波传播的影响涉及所有的现代信息系统.耀斑造成电离层底部电子数密度突增以及质子时极区电离增强都强烈吸收电波能量而使短波通信中断,天电噪音干扰增加,电离层扰动期间总电子含量增加使电波传播时延增加,同时形成的不规则结构使高频信号幅度和相位不稳定(闪烁),极大地影响导航和定位的精度.

危害大的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主要包括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等。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造成灾害区内不计其数的伤亡人数。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主要包括亚洲热带风暴,中国沿海城市区域出现的台风、南方地区的干旱、高温、山洪、雷暴、中国北方的沙尘暴等。北美地区常见的飓风、龙卷风、冰雹、暴雨(雪)。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2、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是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啸和风暴潮;与海洋与大气相关的灾害性现象还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台风等。

3、洪水灾害

洪水给人类正常生活、生产活动带来的损失和祸患,简称洪灾。洪水是指凡超过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容水场所的承纳能力,造成水量剧增或水位急涨的水文现象。在人类的历史上洪水灾害每年都会发生,所导致的人、财、物的损失不计其数。

4、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5、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及伴生的地面裂缝和变形,使各类建(构)筑物倒塌和损坏,设备和设施损坏,交通、通讯中断和其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场地破坏等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气象灾害

2018年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

危害大的自然灾害

 危害大的自然灾害,大自然是值得我们每个人都敬畏的,大自然很美丽可是大自然也有很多的自然灾害,大自然的力量是十分的强大的,大自然的灾害有很多,一下爱分享危害大的自然灾害。

危害大的自然灾害1

 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台风、暴雨造成的水灾~地震。洪涝,干旱,当然了,还有地震和台风自然灾害的分类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

  在中国发生的重要的自然灾害,考虑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归结为七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灾种。

 1、气象灾害: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干风、黑风、暴风雪、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旱灾等。

 2、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海浪、赤潮、海冰、海水侵入、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3、洪水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等。

 4、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矿井突水突瓦斯、冻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5、地震灾害: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

 6、农作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

 7、森林灾害: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危害大的自然灾害2

  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1、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坏

 绝大多数的自然灾害都可能造成饮用水供应系统的破坏,这将是灾害发生后首当其冲的问题,常在灾害后早期引起大规模的肠道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2、食物短缺

 一场范围较大的蝗灾、病虫害或者农作物瘟病,可能导致几百万公顷的庄稼出现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几十万人会因此而丧生。

 全世界遭受瘟疫、虫害、杂草等被毁掉农林作物的产量大概占据了 1/3,由于动物、微生物所导致的瘟疫的流传,每年死亡的人数成千上万,畜牧业的损失也是非常惨重的。病虫鼠害也比较厉害,它摧残农作物、牧场、丛林,破坏植被,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都给毁坏了。

  3、环境污染

 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总是在不停地积增,这大大地增强了地球的“温室效应”,从而使冰川溶解,海平面上升。长此以往,大片的沿海低地终将会沦为一片汪洋。

 氟里昂的排放增多,对大气臭氧层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大地上有太多的紫外线辐射,这不仅会损伤人体的健康,而且对动植物的正常发育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4、经济损失

 每年,全球由气象水文灾害所导致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损失大概是 300 亿美元,死亡人数也达到 15 万人以上,已经占据了全部自然灾害的 80%之多。在所有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产业损失中,水灾大概占据了 40%,风灾占了20%左右,旱灾大概占据了 15%。

 旱涝交织和水灾高发的地区,一般也是旱灾的高发地带。旱灾并不是说立刻就会造成人员死亡,而主要是说可以使作物减产绝收,这样便会让成千上万的人由于饥饿而死亡,或者由于患上瘟疫,发生病乱而死人。

  5、人类动物生命的危害

 在自然灾害中,地震是释放能量最大、瞬时破坏最猛的一种自然灾害。每一年,地球上发生的地震有500 多万次,可能造成破坏的'地震大约是 1000 次,其中里氏 7 级以上的地震就有 20 次左右。

 在 20 世纪,泥石流的出现频率也是非常高的,对山区里的丛林和植被往往造成严重的破坏。根据各国的水灾统计,在水灾死亡总数中,因泥石流造成的死亡占据了 1/3 到 1/2。

 在断层、植被受破坏的斜坡、不周的工程点,滑坡和崩塌最容易出现,一般还会表现出大水、地震次生灾害等。而在城市和沿海地区,往往会出现地表沉陷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汲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也随之下降。

危害大的自然灾害3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破坏道路,直接影响人的出行。

 尤其是地震造成的道路裂缝,洪灾冲垮道路,直接将人类修筑的道路破坏,不仅直接造成经济损失,且直接影响人类的出行。

  2、破坏人类的房屋等建筑。

 房屋建筑是人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完成的,自然灾害可以轻松地将其毁于一旦,地震、洪灾、台风、冰雹等都可以直接摧毁人类的房屋建筑。

  3、威胁着人类的生命。

 人类尽管可以改造大自然,但是大自然的力量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如今,大大小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旱灾、洪灾等都可以直接间接地威胁人类的生命。

  4、破坏人类的庄稼。

 这种灾害一般罪魁之首是洪灾和干旱,两者都是极端现象。直接将庄稼冲走、淹死和旱死,造成颗粒不收。

  5、产生次生灾害或流行病。

 俗话说,祸不单行。自然灾害有时候多重并发,一种灾害差生还会带着其他次生灾害产生流行病,比如瘟疫,就是有可能由水灾和天气炎热叠加影响形成。

  6、破坏人类其他的生活物质来源。

 一种灾害的产生可能直接破坏人类生活物质,如洪灾直接将人类离不开的水变成浑水,不能饮用。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是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

2018年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

日前召开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了《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共6章44条,其中霾首次被列入气象灾害的范畴。根据条例,一旦遇到霾等气象灾害,北京市可根据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等一系列应急处置措施。

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性突出、连锁反应显著、灾情重等特点。科学应对自然灾害,确保城市安全运行,将成为城市建设管理的重大挑战。

北京属气象灾害高发区

按照院发布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雷电、冰雹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北京市属于气象灾害高发地区,自然灾害70%是气象灾害。同时,气象灾害种类多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突发性、局地性和强度大、频率高等特点。

据介绍,北京市由于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约占GDP的1%~3%。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越是经济发达、单位面积经济附加值大的地区,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越重,引发社会问题的可能性也越大。

2001年~,北京市发生的气象灾害共导致11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25亿元。其中,2012年“7·21”特大暴雨灾害,共造成79人死亡、1万余间房屋倒塌,160.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16亿元。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以及伴随而来的城市病,北京市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孕灾环境和脆弱的城市承灾体。一方面,气象灾害加剧着城市病,另一方面,城市病也改变着局地气候特征,进一步放大了气象灾害的破坏效应。气象灾害与城市病的相互作用,成为特大城市运行的软肋、公共安全的难点,以及城市形象的污损点。究其原因,是气象安全因素没有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的环境评价和安全评估,气象因素与城市建设的制约关系缺乏可控的标准和程序。

北京市现有的应灾模式重在临灾应急处置,预防性、超前性、针对性建设不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健全、城市建设管理缺乏风险控制制度,缺乏规范全面的城市安全制度设计。未来,北京将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治,将防灾重心由灾中应对向灾前预防转变,把以人的安全为核心的城市总体安全放在首位。

答疑解惑

为何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

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评估活动。

专家表示,气候可行性论证是约束由城市病引发并扩大的气象灾害的主要制度,对特大城市尤为必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合理控制建设成本、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损失以及提供风险管理决策依据等具有重要意义。

但从实践看,北京市建设项目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较少,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对潜在气象灾害风险疏于防范。见缝插楼式的建设方式导致局部地区形成了热岛、狭管效应等隐患,最终这些都可能形成城市整体灾害。因此,应由相关部门制定可行性论证的具体办法,明确实施标准和程序,严格法律责任。

有关部门在组织编制城乡规划、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发展建设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开发利用建设项目、旅游开发建设等规划时,都应依法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并听取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项目建设单位在组织国家和本市重点建设项目论证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专家建议

气象灾害治理要“顺风理水”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专家认为,城市气象灾害应重点关注暴雨洪涝、高温、雾、霾等灾害治理问题。

北京城市气象灾害治理的主要任务是“顺风理水”,针对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约束和逐步纠正地表大面积硬化,侵占河道,以及排水、雨洪蓄滞利用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滞后等问题。

此外,还应针对城市周边高、中心城区低的建设格局,以及局部建筑物对风的阻挡、通风条件恶化、热岛和雾霾加剧等问题,坚持预防为主。科学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和建筑布局,约束过长的墙壁型建筑,扩大建筑物间距,将通风廊道纳入禁建区、限建区保护等。

同时,专家建议,进一步强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制度,提升区域综合防治水平。区域,尤其是重要区域的评估和防控对全市具有重要意义。应针对城市相应区域的孕灾条件与致灾要素相互作用的致灾机理,建立风险隐患的排查、评估和治理制度,由气象主管机构定期评估并报告本市气象风险状况,包括气象灾害风险隐患的内容类型,排查治理责任主体,治理原则和方式以及监督检查责任部门等。

他山之石

发达国家如何应对气象灾害

美国

美国是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飓风、龙卷风、旱灾、洪灾等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年均十亿美元以上。美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基本理念是软件重于硬件、平时重于灾时、地方重于中央。

美国设立了总统直接领导的美国紧急事务管理局,专事国家灾害管理。一旦突发大的气象灾害,可以调动美国所有人力、物力进行紧急救援。《美国联邦灾害紧急救援法案》以法律形式定义了气象灾害防御的基本原则、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为防御气象灾害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建立了现代化气象灾害预警体系。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实时公布气象灾害信息,指导公众防灾减灾。

美国防治气象灾害注重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地球气象卫星、卫星的遥感技术早已用于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并运用超级计算机24小时实时对龙卷风、飓风等极端天气预警。

日本

日本一年四季多发台风、暴雨、大雪等气象灾害。从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灾害管理体制、防御体系;成立了以首相为首的中央防灾对策本部,负责指导和部署日本全国的防灾工作。日本气象等灾害的管理遵循3个原则:依法制定灾害对策;国民第一原则;地方自治原则。

日本建有完善的防灾法律体系。以1959年的伊势湾特大台风灾害为契机,于1961年颁布了其防灾减灾根本大法——《灾害对策基本法》,对气象灾害的预报、警报、灾害应急对策、防灾、救灾援助、灾后重建等作出明文规定。除此之外,日本还制定了《气象业务法》等227部有关防灾减灾法律、法规。

《灾害对策基本法》的特点:其一,防灾责任明确。明确国家、都道府县、市街村、公民的防灾责任。其二,建立综合性防灾行政体制。其三,把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各级的行政规划之中,建立有效的防灾行政体制。其四,建立起大灾的财政援助体系。用于防灾减灾的预算约占国民收入的6%。

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1)森林火灾(生物灾害)。

(2)此地冬季降水少;为喀斯特地貌区,下渗量大,地表水少;地势起伏大,地表径

流速度快,留存少;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大。

(3)兴修水库等水利设施;南水北调;增强节水意识,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加大抗旱资金投入?(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4)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剧增,出现蝗灾;链发(联系)性。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1)图示A地区位于大兴安岭林区,故干旱容易引发森林火灾;(2)B地区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故该地区的干旱成因主要从季风气候的降水变率大和地貌的水的影响方面分析。(3)C地区为华北地区,本地区春旱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降水的分布不均和用水量大等方面引起,故防御措施主要通过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利工程;农业上发展节水农业;工业省防治水污染,提高水的利用率;生活上节约用水,提高节水意识等方面分析。(4)主要从干旱环境利于蝗虫的繁殖角度分析,旱灾易引发蝗灾,反映自然灾害的相关性(联系性)。

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有哪些,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要素发生变化,破坏了生态平衡,而导致自然环境受损害的现象。对于自然灾害人类无法预先准备避免。下面来看看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有哪些1

1、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坏

绝大多数的自然灾害都可能造成饮用水供应系统的破坏,这将是灾害发生后首当其冲的问题,常在灾害后早期引起大规模的肠道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2、食物短缺

一场范围较大的蝗灾、病虫害或者农作物瘟病,可能导致几百万公顷的庄稼出现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几十万人会因此而丧生。

全世界遭受瘟疫、虫害、杂草等被毁掉农林作物的产量大概占据了 1/3,由于动物、微生物所导致的瘟疫的流传,每年死亡的人数成千上万,畜牧业的损失也是非常惨重的。病虫鼠害也比较厉害,它摧残农作物、牧场、丛林,破坏植被,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都给毁坏了。

3、环境污染

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总是在不停地积增,这大大地增强了地球的“温室效应”,从而使冰川溶解,海平面上升。长此以往,大片的沿海低地终将会沦为一片汪洋。

氟里昂的排放增多,对大气臭氧层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大地上有太多的紫外线辐射,这不仅会损伤人体的健康,而且对动植物的正常发育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4、经济损失

每年,全球由气象水文灾害所导致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损失大概是 300 亿美元,死亡人数也达到 15 万人以上,已经占据了全部自然灾害的 80%之多。在所有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产业损失中,水灾大概占据了 40%,风灾占了20%左右,旱灾大概占据了 15%。

旱涝交织和水灾高发的地区,一般也是旱灾的高发地带。旱灾并不是说立刻就会造成人员死亡,而主要是说可以使作物减产绝收,这样便会让成千上万的人由于饥饿而死亡,或者由于患上瘟疫,发生病乱而死人。

5、人类动物生命的危害

在自然灾害中,地震是释放能量最大、瞬时破坏最猛的一种自然灾害。每一年,地球上发生的地震有500 多万次,可能造成破坏的地震大约是 1000 次,其中里氏 7 级以上的地震就有 20 次左右。

在 20 世纪,泥石流的出现频率也是非常高的.,对山区里的丛林和植被往往造成严重的破坏。根据各国的水灾统计,在水灾死亡总数中,因泥石流造成的死亡占据了 1/3 到 1/2。

在断层、植被受破坏的斜坡、不周的工程点,滑坡和崩塌最容易出现,一般还会表现出大水、地震次生灾害等。而在城市和沿海地区,往往会出现地表沉陷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汲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也随之下降。

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有哪些2

自然灾害具有什么性

一、自然性

自然灾害多源于自然界的运动和变迁,一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洪水灾害是区域内降水量大大超过蒸发量的平衡破坏而引发的,是大气圈调整平衡的一种方式。虽然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时常伴随着人为因素而加快,但自然灾害中人为因素仅仅是诱因,区别于恐怖活动、战争等人为灾难。自然灾害的自然性决定了其暴发是不可避免的,而人为灾难则完全可以避免。

二、社会性

自然灾害原动力在自然界,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无节制性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工业革命发展初期,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了各种灾害的发生。如1998年我国特大洪水灾害,就是由于上游流域内森林被过度砍伐,造成水土流失,降低了土壤附着力,致使长江流域抵御洪水的自然能力下降。

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影响自然灾害的社会因素主要有五个:一是人口的增加,使地球与环境容量供不应求,导致人类与自然界关系失衡;二是人类扩大耕地面积、扩大林区砍伐等毁灭当地的自然植被,破坏了自然界的协调能力;三是城市化的加快,灾害影响的人口与财产随之上升;四是城市建设彻底破坏植被;五是城市是大气污染与全球增温的源地,带来新的灾害隐患。

三、突发性

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人类无法预先准备避免,灾害在瞬间暴发,且危害极其巨大。如前所述,还有缓和性自然灾害,如山魔化、盐碱化、海水入侵等,也都给人类社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但这一类灾害并不具备突发性,是人类社会可防、可控和可预的。从应急管理角度看,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救治提出了挑战,也强调了应急预警的重要性。

四、破坏性

自然灾害是那些给人类社会带来破坏,或使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功能失效的自然现象或变化,而并非所有的自然变化或自然现象都可以称之为自然灾害。有的变化还给人类带来了好处,火山暴发在展现了大自然疯狂的一面的同时,也能提供肥沃的土地、热能和多种矿产,其形成的奇特自然景观还能成为当地的旅游,智利、秘鲁的露天矿成因均归功于此。

只有当自然变化作用于人类社会并造成损害时才能称之为自然灾害。近几年来,全球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的生命、财产、社会稳定和社会心理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性。如2010年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463人遇难,302人失踪,灾害还导致甘肃省舟曲县超过三分之二的区域供电全部中断,通信基站也受损严重,部分没有受损的基站供电中断,靠蓄电池供电传输信号。

舟曲县当地的5个小水电站为县城供电的主电源,受强降雨导致的泥石流影响,当时这5个小水电站均无法工作,导致县城三分之二以上的区域电力供应中断。

五、综合性

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相关性,各种灾种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一个原发灾害可导致一系列次生灾害的发生,在某一地区或某一时间内形成灾害群。此外,现代社会形成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在遭受自然灾害后,其中一个受损,就会影响到其他环节正常功能的发挥,甚至影响地域内社会系统的瘫痪。

例如,2010年10月印尼苏门答腊岛当地时间25日发生里氏7级以上强烈地 震,群岛的通信大部分中断,地震引发的海啸浪高达6米,而各种疫情也相伴而生,除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外,对受灾人群也留下了心灵的创伤。

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有哪些3

自然灾害的特征介绍

第一,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一方面,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很广。不管是海洋还是陆地地上还是地下、城市还是农村、平原、丘陵还是山地、高原,只要有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就有可能发生。另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又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其次,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还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的不确定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难度。

第三,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主要自然灾害中,无论是地震还是干旱、 洪水、它们的发生都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人们常说的某种自然灾害 “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实际上就是对自然灾害周期性的一种通俗描述,自然灾害的不重复性主要是指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第四,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自然灾害的联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比如,南美洲西海岸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有可能导致全球气象紊乱;美国排放的工业废气,常常在加拿大境内形成酸雨。

另一方面是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也就是说,某些自然灾害可以互为条件,形成灾害群或灾害链。例如,火山活动就是一个灾害群或灾害链。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化、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

第五, 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例如,全球每年发生可记录的地震约 500 万次,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次, 造成破坏的近千次,而里氏7级以上足以造成惨重损失的强烈 地震,每年约发生15 次,干旱、洪涝两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全球每年可达数百亿美元。

第六,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始终充满着矛盾,只要地球在运动、物质在变化,只要有人类存在,自然灾害就不可能消失,从这一点看,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充满智慧的人类,可以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内进行防灾减灾,通过取避害趋利、除害兴利、化害为利、 害中求利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从这一点看, 自然灾害又是可以减轻的。

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地域差异大。

1、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大小灾种多达100多个。近25年来,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地震、台风、洪涝、干旱风沙、风暴潮、崩塌滑坡泥石流、风雹、寒潮、热浪、病虫鼠害、森林草原火灾、赤潮等几乎所有重要灾害都在中国发生过。

2、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阶段,遭受气象灾害的损失逐年剧增。最近20年来,遇难人口年平均达8547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9/106;直接经济损失年均为2381.4亿元,占全国GDP的2.21%,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自然灾害灾情仍处于较为严重的水平。从巨灾造成的损失来看,除人员伤亡有减少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绝对值明显增加。

3、设防水平低,城乡差异大

中国广大城市整体设防水平偏低,除个别大城市外,一般城市抗震设防水平低于7~8级烈度;抗台风与防洪水平大部分低于50~100年一遇。中国广大农村对地震、台风与洪水几无设防,从而造成小灾大害的局面。中国自然灾害的时空演变比较复杂,与此同时快速城市化加剧了许多城市化地区的灾害风险水平。

4、灾害风险高,东西差异大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发生几率增大,出现超强台风、强台风及其引发的风暴潮、暴雨洪灾的可能性增加。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仍频繁发生。随着地壳运动的变化,地震灾害的风险也有所增加。森林草原火灾、农林病虫鼠害等有增无减。

城镇化加快、人口和财富的暴露集中,全国自然灾害高致灾区域与中东部经济社会发达地区相叠加,不仅使这些地区的灾害风险增高,而且也使灾害风险防范任务日益艰巨。从中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年国内生产总值损失期望值来看,东部高风险区的大部分地区达到0.85%,少部分地区达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