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预警天气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文章内容

按照微小气候高温作业可分为类型_以下哪些属于微小气候的检测指标

tamoadmin 2024-06-14
1.n95口罩可以用多久?n95口罩的正确戴法2.宇航服是怎样抗压的3.防水补漏的最新堵漏方法4.怎么给空气消毒?5.求初二上学期地理,生物复习提纲,越多越好

1.n95口罩可以用多久?n95口罩的正确戴法

2.宇航服是怎样抗压的

3.防水补漏的最新堵漏方法

4.怎么给空气消毒?

5.求初二上学期地理,生物复习提纲,越多越好 邮箱 542509350@qq.com

按照微小气候高温作业可分为类型_以下哪些属于微小气候的检测指标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 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 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9、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10、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2、水由鱼___口__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_毛细血管__中,而_二氧化碳_____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_氧气_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_的含量增高。

13、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 的协调作用游泳。

14、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_,食物从口_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5、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6、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甲壳动物。

17、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18、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蚯蚓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①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多种运动方式. 如: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以便觅食和避敌。③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蚯蚓例外,靠体壁呼吸) ④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快而复杂……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2、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

3、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4、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协助运动(固着;支持)

5、蚯蚓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的原因:因为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的条件,一般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态氧、食物和便于避敌的栖息场所等。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6、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7、蚯蚓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生活习性和食性: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8、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9、蚯蚓的呼吸过程: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有体表排出。

10、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三、陆地生活的动物-------兔

1、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猫

2、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3、兔:体表被毛(保温作用),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在细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纤维质的消化),大脑发达,四肢发达灵活。

4、跳跃是兔的主要运动形式(后退比前腿长且肌肉发达)。

5、兔的食性:植物(草)。兔的身体分为:头、躯干、丝织和尾四部分。

6、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似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兔的盲肠发达,这与兔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狼、虎等哺乳动物还有锋利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也用于攻击捕食)。

6、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

7、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

8、兔与人的内部结构相似,说明人与兔的分类地位很接近,同属于哺乳动物,但人的盲肠已退化,因为人是杂食性的。

四、空中飞行的动物---家鸽

1、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蝙蝠、鸟类等。

2、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除了鸵鸟和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外,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3、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

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4、翼(翅膀)是鸟的飞行器官。气囊辅助肺的呼吸。

5、鸟的羽毛分正羽(主要用于飞行)和绒毛(主要用于保温)。

6、家鸽口内没有牙齿,食物不经咀嚼经咽、食管进入嗉囊。----进入肌胃(内有沙粒、小石子用于磨碎食物)。

五、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

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2、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3、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2、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

六、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4、双比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5、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6、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7、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8、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9、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六、动物的行为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2、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

3、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4、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5、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在农田间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冲之间的通讯,是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这样也能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即:(1)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2)制造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6、

七、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2.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

4. 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它意义在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

5. 污染等。

6. 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

6、常见仿生例子:宇航员穿的“抗荷服”,冷光灯,雷达,薄壳建筑,智能机器人。

八、实验探究

1、仔细观察蝗虫的胸部和腹部。可以在左右两侧找到排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这就是气门。气门与蝗虫体内的气管连通着,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请依据给出的

一、细菌和真菌

7. 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8. 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9. 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10.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11. 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② 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12. 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13. 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协议发霉。

14. 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15. 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6. 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

17. 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18. 细菌的结构特点: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19. 掌握课本60页细菌结构示意图。

20. 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

21. 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22. 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3. 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24. 真菌特征: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没有叶绿体,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异养型;用孢子繁殖后代

25. 青霉: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扫帚状;曲霉:黑褐色(有时也有黄、绿等色),孢子着生在放射状菌丝顶端;蘑菇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这些真菌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

26. 各种各样的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灵芝。

27. 蘑菇也是由菌丝集合而成

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生殖:孢子生殖

环境:阴暗潮湿,有机物丰富,温暖

28. 酵母菌(了解)

⑴形态:(单细胞)卵圆形,无色

⑵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

⑶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

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

29. 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的真菌统称为食用菌。

30.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 。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1导致的)

③与动植物共生。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再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高,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较大的物质)。

与功能: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维生素

与人: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

31.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 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② 食品保存。

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常用保存方法:

“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冷冻法、 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

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

晒制与烟熏法、 腌制法、 脱水法、 渗透保存法 (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

使用防腐剂

使用射线

③ 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如青霉素)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如胰岛素)。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

④ 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

32、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到酵母菌,它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而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则在蒸烤过程中挥发掉了。

33、制作馒头要用酵母菌,制酸奶用乳酸菌,制泡菜用醋酸菌,酿酒用酒曲。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

34、生物分类

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意义: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进化的途径和过程。

34.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

35、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脊椎动物由简单到复杂顺序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学主要类群有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36. 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

的最基本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

37.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

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8、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39、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40、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41、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典型实例:

美国引进我国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42、生态系统包括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43、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4、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 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 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3) 环境污染

(4) 外来物种的影响

45、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46、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

47、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48、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49、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50、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n95口罩可以用多久?n95口罩的正确戴法

12mm合格厚度的正公差为:0.8+0.03*12=1.16mm,负公差为:0.4+0.03*12=0.76mm,即在11.24~13.16mm均符合12mm的合格要求。

t只是一个厚度的标识代号而已,就像长度代号一般用L一样。每张板内的厚度允差即允许每张板内的厚度偏差值,是一个厚度范围。

扩展资料:

装饰单板:

1)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是用天然木质装饰单板贴在胶合板上制成的人造板。装饰单板是用优质木材经刨切或旋切加工方法制成的薄木片。

2)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的特点:

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是室内装修最常使用的材料之一。由于该产品表层的装饰单板是用优质木材经刨切或旋切加工方法制成的,所以比胶合板具有更好的装饰性能。该产品天然质朴、自然而高贵,可以营造出与人有最佳亲和高雅的居室环境。

3)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的种类:

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按装饰面可分为单面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和双面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按耐水性能可分为I类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II类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和III类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按装饰单板的纹理可分为径向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和弦向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

百度百科-胶合板

宇航服是怎样抗压的

n95口罩很多人并不明白代表着什么意思,其实所谓的n95口罩指的是一种口罩标准级别,也就是滤料为N95级别,达到可以净化体积小于5微米的微小颗粒物,这种口罩在各大品牌中皆有销售,n95口罩也常被大家用来防雾霾,那么n95口罩能用多久呢及正确的戴法是怎样呢?

n95口罩可以用多久

不同环境颗粒物浓度不同,颗粒物性质不同,每个人的使用时间不同,各种防颗粒物口罩的容尘量不同,以及使用、存放方法的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口罩使用寿命,所以没有办法统一规定具体的更换时间。当发现防颗粒物口罩的任何部件出现破损,以及明显感觉呼吸阻力增加时,应废弃整个口罩。

我在工厂车间工作使用过这种口罩,我用那款是新2002型,防N-亚硝基化合物防尘口罩,滤料为N95级别,过滤等级为KN95级别,能净化体积小于5微米的微小颗粒物中含有N-亚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的颗粒,有效过滤颗粒物95%以上。这种口罩标明不是一次性的,可多次使用,但每次清洗完后防尘效果会有所降低,同时清洗时注意不要用力揉搓。这种口罩,自己觉得脏了洗过几次就该换掉,而且价格也不贵。为了健康,这点钱还是值得花的。

3M口罩n95可以用多久:由于3M口罩是免保养的,即不能清洗,长时间使用或反复使用,口罩会变脏,不能清洗、消毒,只要使用者判断不应继续使用,就应更换;此外,当发现防护口罩部件老化、变形或破损时,必须立即更换。

n95口罩的正确戴法

N95口罩是美国指定用于防范结核杆菌的口罩,可以有效滤除结核杆菌(直径约为0.3~0.6微米,长1~4微米)。N95口罩用0.3微米氯化纳微粒进行测试,阻隔效率须达95%以上,并经带用者脸庞紧密度测试,确保在密贴脸部边缘状况下,空气能透过口罩进出。正确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阻隔病原体,防止传染病诸如SARS、流感的接触传播。

1.将固定带每隔2-4cm拉松。

2.戴上口罩,将固定带分别置于头顶及脑后。

3.按压口罩边上金属条使口罩适合自己的脸型。

4.检查口罩的密闭性,具体如下:轻按口罩,深呼吸。要求呼气时气体不从口罩边缘泄露,吸气时口罩中央略凹陷。

N95口罩正确陪佩戴方法

1. 先将头带每隔2-4厘米处拉松,手穿过口罩头带,金属鼻位向前。

2. 戴上口罩并紧贴面部,口罩上端头带位放于头后,然后下端头带拉过头部,置于颈后,调校至舒适位置。

3. 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

4. 双手尽量遮盖口罩并进行正压及负压测试。(正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如空气从口罩边缘溢出,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头带及鼻梁金属条;负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口罩中央会陷下,如有空气从口罩边缘进入,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头带及鼻梁金属条。)

N95口罩使用问与答

1. 口罩的使用时间为多久?

因应个人使用情况及环境而定,但当发现呼吸困难或不适,便需立即除掉。

2. 什么时候需要更换口罩?

当发现以下其中一项情况,便立即更换:

a. 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渍或飞沫等异物;

b. 使用者感到呼吸阻力变大;

c. 口罩损毁。

3. 哪些人不适合佩戴口罩?

a. 串上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气肿等;

b. 怀孕;

c. 如佩戴后身体感到不适,如呼吸困难头晕等。

n95不能戴太久吗

N95口罩是工业用防尘口罩,防PM2.5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根据德国的劳保条例,工人每次佩戴N95口罩不能超过半小时;半小时后,必须摘下口罩正常呼吸半小时以上。否则,有可能对呼吸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老人小孩不宜使用。

从自己的分析和经验来看,n95长时间的佩戴不适主要的原因一个是由于佩戴过紧(不知道有没有人带过夹头的大耳机,对,就是那个感觉),第二是由于材料密度大,造成透气性不佳,长时间以后会吸入过多的二氧化碳,造成头晕,犯困等等。这个时候肯定大家就会憋不住摘下口罩来喘会儿气了。在北方的时候我们教室整个冬天很少开窗,人口密度高,二氧化碳浓度绝对超标,搞得我春困,秋乏,夏打盹,还有睡不醒的冬三月。。差不多就有点类似那个感觉。

袋子上耸人听闻的“永久损伤”是指,(非完全行为能力人)戴的方法不对,导致的呼吸困难。

像快餐的热饮杯(防烫)和塑料袋的拐角提醒(防儿童窒息)一样,把极小概率下可能发生的因使用方法错误导致的危险标出。商家免责常用措辞。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正常心智的成年人,用基本的社会常识对待她们。那么,这些危险,不用顾虑。

N95口罩确实不宜久戴

但不会造成呼吸系统损伤,“N95口罩如果戴的时间长了,有点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倒是可能的,但会造成呼吸系统永久性损伤则是完全胡说了,我们非典期间经常戴,也没见有谁呼吸系统落下了毛病。”徐利浩告诉记者,N95口罩虽然能有效抵挡PM2.5,但确实不适宜长时间佩戴。因为口罩滤除悬浮颗粒的效率越高,造成的呼吸阻力就越大,呼吸就越费劲,长时间佩戴容易出现缺氧、胸闷等情况。“如果一定要戴的话,最好20分钟到半个小时就摘下来透透气。一有头晕、呼吸困难的状况,要马上摘除。”徐利浩说,N95口罩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像老人小孩,孕妇,身体虚弱者,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肺系统疾病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市民需谨慎佩戴,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以免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缺氧的情况。

此外,徐利浩提醒市民们有个地方要注意:N95口罩买了后并不是能够一直使用,它是有一定使用寿命的。他告诉记者,随着N95口罩使用时间的增加,过滤下来的颗粒物会逐渐使滤网堵塞,呼吸阻力也随之增大。而且口罩较厚,如长时间不摘,内部的“湿润气候”可能滋生细菌,加上使用、存放方法不同,都会影响口罩使用寿命,建议每天更换。N95口罩也不能清洗或消毒,否则会导致过滤效率下降。如果接触过传染性环境,或发现部件坏损,如鼻夹丢失、头带断裂、口罩破损等,应立即更换。

至于德国有没有佩戴N95口罩时间的相关规定,记者了解到,德国的法规对在工作场所中使用呼吸器的时限确实有要求,但这一规定是纯粹基于保险条款的要求,仅适用于雇主要求雇员在工作场所中佩戴呼吸器的情况。该保险条款的建立是基于对雇员工作中存在高强度作业的预期。简单来说,只有在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过滤下来的颗粒物才会迅速使口罩滤料堵塞,致使呼吸阻力随之增大。

以德国为例,当雇员需要在工作中佩戴呼吸器的时间超过每天30分钟时,尤其是当雇员的作业强度很高,或作业环境存在高温高湿条件,或还需要同时佩戴其他类型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或厚重的工作服等),他们首先都会接受医学检查,确定其身体条件适合使用呼吸器,同时,对不同类型呼吸器在每次使用中的时限确实有具体的规定,在每次使用呼吸器的作业之间规定有30分钟的休息,但并非“每佩戴30分钟,就必须休息30分钟”,所以网上流传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而在中国、美国和欧洲除德国以外的其他各个国家,都没有因为使用呼吸器存在呼吸阻力而去限制呼吸器的使用时限的法律规定。德国的这一规定也不适用于普通人自行选择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呼吸器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国家的呼吸器标准都对呼吸阻力有明确限值要求,以保证健康的成年人在一般劳动强度下每天佩戴呼吸器8小时都不至于损害健康。

12层纱布口罩经济实惠

最好每天换洗消毒,为了防PM2.5,许多人纷纷购买口罩,可怎样的口罩最合适?徐利浩表示,在雾霾天气,一般选择12层以上的纱布口罩或棉布口罩即可,也可以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如果想有更好的效果,还可以选择N95、N99等专业型口罩。

徐利浩表示,一般而言,口罩内部纱布层数越多,能起到的防护作用越大,对人体起到的保护作用也越大。纱布口罩和棉布口罩一般在药店均可买到。而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市民,可以选择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基本上就能够防住粉尘,以及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等,这也能在药店买到。对于在药店销售的这些口罩,外包装上标注的灭菌级和普通级,是指口罩本身的洁净程度,与过滤效果无关。市民在选择时,可以认准“药监械准字”。至于有些年轻人喜欢的印卡通图案的口罩,看似漂亮时尚,但一般都比较薄,阻挡灰霾的效果并不好。有的卡通口罩甚至没有正规的生产厂家,若是没有经过严格消毒,不卫生的卡通口罩容易刺激呼吸道和皮肤,长期戴它容易诱发支气管炎、皮肤过敏等疾病,对人体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市民应慎重选购。

徐利浩告诉记者,N95口罩由于密闭性能较高,一般人佩戴时会感到呼吸不顺畅,综合来看,纱布口罩用起来还是比较经济实惠的,可以反复使用,但必须消毒,“最好多准备几个,每天都消毒。”现在消毒脱脂纱布口罩多使用84消毒片,“1片消毒片放1000毫升水,把口罩放进去浸泡半小时左右,就可以起到消毒作用了。”至于一次性的口罩,自然是用完就扔,切忌反复使用。

另外,徐利浩提醒,正确佩戴口罩对于防护效果十分重要。市面上售卖的口罩一般分成长方形和杯状两种。长方形口罩使用时要把口罩上的铁丝按在鼻梁上,再顺着鼻梁将整个口罩摊开来,才能发挥效能。可让小孩戴长方形手术口罩,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如果绑得好,能够贴紧小孩的脸。杯状口罩则要确保口罩贴在脸上后密度足够,呼出去空气不会外泄才能有效。戴杯状口罩时,可将双手盖着口罩尝试吹气,检查是否有空气从口罩边缘外漏,如果口罩盖不紧,就要重新调整位置后再戴。此外要注意的是,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 一定要把嘴与鼻子全部遮住;口罩不能两面轮流戴。有人容易出汗而润湿口罩,口罩一湿,就不能起到应有效果,这时应换干净口罩。

徐利浩还特别提醒,不仅是N95口罩,任何口罩都不宜长期戴。一是因为嘴巴呼出的气体如果长时间附着在口罩内侧,温暖湿润的环境特别容易滋生细菌; 二是因为如果长期戴口罩,会使鼻黏膜变得脆弱,人受寒后容易感冒。

防水补漏的最新堵漏方法

航天服〖spacesuit〗

航天服的作用

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的个人密闭装备。可防护空间的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和微流星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在真空环境中,人体血液中含有的氮气会变成气体,使体积膨胀。如果人不穿加压气密的航天服,就会因体内外的压差悬殊而发生生命危险。

航天服是在飞行员密闭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功能服装。早期的航天服只能供航天员在飞船座舱内使用,后研制出舱外用的航天服。现代新型的舱外用航天服有液冷降温结构,可供航天员出舱活动或登月考察。

[编辑本段]航天服的分类

航天服按功能分为舱内用应急航天服和舱外用航天服。舱内航天服用于飞船座舱发生泄漏,压力突然降低时,航天员及时穿上它,接通舱内与之配套的供氧、供气系统,服装内就会立即充压供气,并能提供一定的温度保障和通信功能,让航天员在飞船发生故障时能安全返回。飞船轨道飞行时,航天员一般不穿航天服。

[编辑本段]航天服的结构

航天过程中保护宇航员生命安全的个人防护救生装备,又称宇宙服或航天服。宇航服能构成适于宇航员生活的人体小气候。它在结构上分为6层:

①内衣舒适层:宇航员在长期飞行过程中不能洗换衣服,大量的皮脂、汗液等会污染内衣,故选用质地柔软、吸湿性和透气性良好的棉针织品制做。

②保暖层:在环境温度变化范围不大的情况下,保暖层用以保持舒适的温度环境。选用保暖性好、热阻大、柔软、重量轻的材料,如合成纤维絮片、羊毛和丝绵等。

③通风服和水冷服(液冷服):在宇航员体热过高的情况下,通风服和水冷服以不同的方式散发热量。若人体产热量超过350大卡/小时(如在舱外活动),通风服便不能满足散热要求,这时即由水冷服降温。通风服和水冷服多采用抗压、耐用、柔软的塑料管制成,如聚氯乙烯管或尼龙膜等。

④气密限制层:在真空环境中,只有保持宇航员身体周围有一定压力时才能保证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气密层采用气密性好的涂氯丁尼龙胶布等材料制成。限制层选用强度高、伸长率低的织物,一般用涤纶织物制成。由于加压后活动困难,各关节部位采用各种结构形式:如网状织物形式、波纹管式、桔瓣式等,配合气密轴承转动结构以改善其活动性。

⑤隔热层:宇航员在舱外活动时,隔热层起过热或过冷保护作用。它用多层镀铝的聚酰亚胺薄膜或聚酯薄膜并在各层之间夹以无纺织布制成。

⑥外罩防护层:是宇航服最外的一层,要求防火、防热辐射和防宇宙空间各种因素(微流星、宇宙线等)对人体的危害。这一层大部分用镀铝织物制成。

与宇航服配套的还有头盔、手套、靴子等。

舱内用航天服

航天服由头盔、服装、手套和靴子组成。头盔通过颈圈与服装连接。头盔上的面窗平时可随意启闭,紧急时可在数秒钟内自动或手动关锁。舱外用的航天服由外罩、真空隔热层、气密限制层、通风结构和液冷服组成。手套与衣袖通过腕部断接器连结,脱戴很方便。靴子有的与服装连成整体有的与服装分开穿着。全套航天服重约30~40千克。

航天服的另外两个部件是可随时连接的手套和靴子。手套与服装通过腕圈接连,是服装压力层的延续。它要符合穿戴者手型,能快速穿脱戴,在各手指关节部分有波纹结构,便于操作。航天靴由压力靴和舱外热防护套靴组成,其中压力靴是服装气密加压限制层的延续。通常将踝部活动关节设计在压力靴上,并与压力服相连接。航天服内部还设有废物收集装置,用于在紧急情况下收集、贮存和输送大小便用。

舱外用航天服

舱外用的航天服除有舱内航天服的所有各层外,还有三层:一是真空隔热层,用于保护航天员在舱外作业或在月球与其它星体表面活动时,不受舱外环境过热、过冷的侵袭,又可防止服装内部的热量散失。二是液冷服,它是将舱内航天服的通风散热层管内的气体改为液体而成。航天员在舱外作业有时长达几个小时,身体产生的热量多,靠气体散热达不到散热要求,而液态冷却工质就可很好把热散掉。三是最外层,它除要有防高热、防磨损和保护内部各层的功能外,还要有防太阳辐射的功能和连接其它装具的接口。例如,与航天员舱外活动时的脐带连接,与身背携带式生保环境装备、太空机动飞行机构的连接等。

航天服的头盔由头盔壳、面窗结构和颈圈等组件构成。目前在载人航天中使用的头盔有软式与硬式两种,其中硬式头盔又分为固定式和转动式二种。软式头盔大多数作为舱内航天服的组件。转动式头盔在其颈圈上有气密活动轴承,但密封环节增多会降低气密性与结构可靠性,增加设计难度。

现以固定式全透明的钟罩式头盔为例,介绍其结构组成。头盔壳是头盔的主体,其材料应具有强度大、抗冲击和足够的耐热性等优点。在其面窗部位上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头盔内腔壁有硬衬垫和软衬垫,衬垫上镶有细管道,它兼有减震、隔热、消声、通风和供氧等功能。其内腔要适于戴通讯头盔,允许头在里面左右转动,尺寸要与穿戴者的头形相适应。还要留有安装生理测试部件、有利于排出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的空间。

除上述各种要求外,面窗还应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广阔的视野。头壳的面窗部分除应有透光良好外,还要有防雾、去湿的措施,因为航天员出舱活动时会遇上-150℃的低温,面窗内的温度也会下降。当降到空气露点以下时面窗上就会结雾,妨碍航天员的视线。目前已用的方法有通风去湿法、双层面窗法、电热面窗法和化学防雾剂等,以保障面窗的透明度。否则,影响航天任务的执行。例如,1966年美国双子星座9号飞船的航天员,在太空用载人机动装置进行飞行时,因面窗起雾而看不清外边的情景,未能完成太空行走中的特定航天任务。

颈圈是连接服装与头盔的关键部件,分上、下两圈,在穿戴服装与头盔时,先将上下圈连接上,再连接头盔与服装。它要求穿脱方便,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加接强度。在紧急情况下,要有使穿戴者本人能快速断、接、锁紧操作的机构,便于及时与头盔或服装断开或连接。

[编辑本段]航天服的功能

航天服也称宇宙服、宇航服,是在载人航天中航天员穿的一种服装系统。实际上它是航天员必备的个人防护救生装备。从功能上看,航天服有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两种;从服装内压上看,有低压航天服和高压航天服之分;从其结构上看,可分为软式、硬式和软硬结合航天服。

目前,美国和俄罗斯使用的都是软硬结合式的航天服。无论哪种航天服都由多层组成,它们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服装,但要求各层的质量要高、要轻、不能过厚,以避免影响航天员的行动。以舱内使用的低压航天服为便,其基本结构与功能是这样的;由最贴身的里层往外数,第一层为内衣裤,选用纯棉布或棉麻布制服。第二层是保暖层,它和内衣裤结合,选用羊毛制品或合成纤维片制成,起保温和隔热的作用。第三层为通风散热层,其结构比较独特,是由很长的微细管道连接在衣服上而制成的,在人体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它可以把人体产生的热、水和气味带出去。第四层是气密加压限制层,它既要充气加压,使身体有足够的压力,不能漏气,又不能使服装过于膨胀,防止外界的磨损,还要使各关节活动自如。所以这一层结构的选材和设计都比较难,是航天服装的关键层。第五层为隔热层,也叫真空隔热层。舱内航天服可以不加这一层。例如,美国阿波罗号飞船、航天飞机上用的航天服都没有这层,而苏联的上升号飞船和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中使用的舱内航天服就有这一层。这是由5~7层涂铝的聚脂薄膜构成,各膜之间用网络物隔开,贴在一起形成屏蔽。它有良好的隔热和防辐射作用,舱外航天服必须有这层。最外边一层是外罩层。这个外套要求防磨损力强、耐高温,除能防护内部各层不受损坏外,还要注意到颜色,一般用白色或金**为好。

[编辑本段]航天服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个使用航天服装备的人是美国冒险家威利·波斯特。二十世纪30年代初,他驾驶“温尼妹号”单座机在向横越北美大陆飞行的挑战中,将飞机上升到同温层。当时波斯特身穿的高空飞行压力服,是用发动机的供压装置送出的空气压吹起来的气囊。

第一代航天服

 近代的航天服是1961年在美国问世的。当年5月阿仑·谢泼德第一个成功地进行了美国最早的载人航天飞船计划——水星计划的亚轨道飞行。飞行所用的航天服,是由当时美海军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穿着的MK-4型压力服加以改进的。这种航天服由氯丁橡胶涂在布上的防护层和经过氧化铝处理的强化尼龙的内绝热层叠合而成,肘和膝关节部分缝入了金属链,容易弯曲。但是,当内压提高时,航天员难以活动身体。

第二、三代航天服

 60年代中期在实施双子星座计划时,美国又开发了第二代航天服。这种航天服在封入空气压的压力囊外蒙上了一层用特氟纶混纺材料织成的网,即使空气压使航天服整体膨胀也容易弯曲。由于双子星座计划要求航天员进入太空在轨道上作会合或入坞的活动,所以这种航天服具有极佳的运动性。

第三代航天服是实施阿波罗计划时使用的航天服。月面活动与浮游在太空活动的情形不同,必须一边步行在遍地皆是岩石的月球表面,一边弯下身体采取岩石标本。再者,要求保护航天员能经受强烈的太阳光辐射,以及使从天而降的微小陨石砸在身上也不致破损。

这种航天服在关节周围制成伸缩自如的褶皱,大大提高了运动性能。但是,必须穿着特殊的“内衣”。这种几乎盖住全身的网状内衣缝入了长达100米犹如意大利空心面条那么粗的盘成网状的管子,管内流过冷水,吸走航天员身上散发的热量,并排到宇宙空间,所以航天员穿上后感到十分舒适。穿在内衣外的航天服由内绝热层、压力层、限制层(抑制压力层的膨胀)几层重叠,最外面还蒙上聚四氟乙烯与玻璃纤维制成的保护层。再戴上强化树脂制成的盔帽、与航天服几乎一样多层的手套,穿上金属网眼的长统靴,就是完整的阿波罗航天服了。

阿波罗航天服与过去的航天服相比,根本的差别是采用了便携式生命保障系统,即将生命保障系统固定在背上,以进行供氧、二氧化碳的净化和排除体热。

航天飞机用航天服

现在航天飞机上的航天员使用的航天服可以说是第四代航天服了。在此之前,航天服是定做的,不仅开发和制作上耗费巨资和时间,而且一件航天服只能用一次,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需要了。

航天飞机用的航天服不是定做的,它是根据人体的造型把航天服分成几部分,分别被规格化为“特大”到“特小”几种尺寸,然后成批生产,加工成现成的服装。航天员只要从中选择合身的各部分,重新加以组合就可得到一套满意的航天服了。使用后,也不像过去那样送进博物馆,而是把航天服再分解,各部分清扫后再次使用,计划使用寿命是15年以上。

在阿波罗时代穿好一身航天服需要1小时,现在穿航天飞机用航天服(包括生命保障系统在内的舱外机动装置)只要10~15分钟就足够了。新的生命保障系统可在长达7个小时内向剧烈消耗体力的航天员供给必要的氧、冷却水、电力。不仅如此,头盔内侧还可供给500毫升的饮料和少量的航天食品。

至于大小便的处理,在进行舱外活动前,必须在舱内大便完毕,而小便可以在航天服中排泄,因为配备了尿抽吸装置。目前,还只有供男性使用的装置,女性用的(尿布型)正在开发之中。将来,女航天员也不用为排尿担心了。

 为了迎接空间站时代的到来,现在美国航宇局正在致力开发新的航天服。尽管建造空间站穿着航天飞机用的航天服也可以,不过进入太空活动前,航天员还先要做准备工作。即必须呼吸纯氧4个小时,或在气压为0.69毫米汞柱的舱内呆上大约12个小时,然后再呼吸纯氧40分钟,目的是将体内的氮排出,同时使身体适应低压环境。如果不做这样的准备工作,由于航天服内只有0.3个大气压,体内氮因急骤减压而形成气泡,会使航天员患与潜水员一样的沉箱病。显然,这种航天服难以适应今后在太空中频繁活动的需要。据美国航宇局预测,太空时代,每个航天员每年需在太空中工作1000小时,为此要求航天服不但耐用,而且要大幅度降低成本。

现在正在开发的航天服,与过去的航天服相比,外观上有明显的不同,全身是金属铠甲那样的刚性结构,仅关节部分是可折皱的软结构。这种航天服的内压可提高到0.54个大气压,所以航天员穿这种新航天服进入太空之前不需要准备过程,也不用再为沉箱病担心。但是,内压提高使这种新航天服变得笨拙,运动性差。目前已试制成的这种航天服重达90千克,穿在身上根本无法在地面上行走。所幸的是,在太空中,再重的物体也失去了重量。

航天服的制造和发展时间还相当短,未来的航天服将更适合人类航天和在太空生活的需要!

[编辑本段]穿戴航天服的步骤

航天员穿戴舱外航天服有一套严格的步骤和顺序,而且不同型号的航天服穿脱的顺序也不一样。我们这里以美国航天飞机舱外航天服为例进行介绍。整个穿衣过程共分10个步骤完成:

① 穿强力吸尿裤。

② 穿液冷通风服。

③ 带上生物电子联结装置。在这种装置上有测量航天员心率的传感器和与外界进行通话联络的电子设备。

④ 一些小的操作程序,包括在头盔面窗里面涂上防雾霜,在服装左侧袖子的手腕处装上一块小的反光镜,在服装上身前胸部位装上一个小食品袋和一个饮水袋,在头盔上装上照明灯和电视摄像头,最后是将通讯帽与生物电子联结装置联结在一起。上述四步都是穿服装前的准备工作。

⑤ 穿服装的下半身。下半身有不同尺寸,可供不同身材的航天员选用。下半身服装的腰部有一个大的带轴承的关节,为航天员弯腰和转身提供方便。

⑥ 穿服装的上半身。在穿上半身之前,应先将气闸舱的冷却脐带管插入服装胸前的显示控制盒的接口上,以便向服装内提供冷却水、氧气和电力。因为航天飞机气闸舱内仅有2.0米高,直径1.6米,两名航天员在里面穿航天服显得非常拥挤,因此航天服的上半身是挂在气闸舱壁的支架上。这样一来当航天员要穿服装上半身时,必须蹲下身体,手臂向上伸,采取一种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姿势钻进服装内。服装上下身穿好以后,将密封环联接在一起,然后将各种供应管线与服装相接。

⑦ 戴上通讯帽、头盔和手套。一旦戴上头盔和手套以后,航天员就不能呼吸气闸舱内的空气,而是通过脐带呼吸从航天飞机轨道器提供的氧气。

⑧ 向服装加压,并由航天员对服装进行测试,目的是保证服装不漏气,而且内部压力稳定。测试的重点是气体流量、冷却水和电池的功率。

⑨ 开始呼吸纯氧,进行吸氧排氮。即将体内的氮气排除,目的是预防减压病。

⑩ 关闭气闸舱的内舱门,气闸舱进行减压。当气闸舱内的压力降低到零时,打开气闸舱的外舱门,同时航天员应将服装与气闸舱的所有联结断开,将安全带的挂钩勾在舱外的固定杆上,这时航天员即可出舱进行太空行走。

/飞天/航天服“飞天”航天服飞天舱外航天服档案

名称简介:飞天航天服

重量:120公斤

颜色:白色

造价:约3000万元

组成:用料软硬结合,从上到下依次是头盔、上肢、躯干、下肢、压力手套、靴子

适用:四肢装有调节带,通过调节上臂、小臂和下肢的长度,身高1.60米-1.80米的人都能穿上

耐力:可支持4个小时舱外活动,并可重复使用5次

上肢关节

巧妙地利用仿生结构,使关节活动更加自如。

腕镜

手腕处装有一面小镜子,航天员可以通过它随时察看自己身上的各种开关。

背包

高1.3米,是航天服穿脱(进出)口的密封门,在背包壳体内安装舱外航天服生保设备,背包壳体下端安装有挂包、备用氧瓶等。背包关闭通过拉紧钢索和操作关闭手柄完成。

头盔

经过科研攻关,“飞天”航天服头盔的视野比其他同类产品要大。

摄像头 头盔还有摄像头,可拍摄航天员出舱操作。

照明灯 两侧各一照明灯,可照亮服装胸前部分,方便航天员在阴暗面操作。

报警指示灯 两侧有报警指示灯,一旦服装出现泄露报警灯闪。同时还有语言报警。

面窗 其面窗4层,2层充压结构,2层之间充高纯氮气,防结雾,外面是防护面窗,外层是滤光面窗,对太阳光折射率低,迎着光照面可拉下它。

手套

为每位航天员量身定做,看上去特别厚实,有点像拳击手套。

外层 热防护手套外层为纤维织物,有两层气密,使用特殊隔热橡胶材料,能耐受高温到100℃。

指尖 指尖部分,只有一层气密层,保持触觉。手指背部位内有两层真空屏蔽隔热层。

手心 在手心握物部位设置有凸粒状橡胶,主要为防滑。手套可握住25毫米的铅笔粗细的东西。

热防护盖片 在手背有可翻折的热防护盖片,用于覆盖手指部位,提高此部位的热防护能力和保证手指的关节活动性。

手表

专门设计的航天手表,材料适合航天特殊环境。

外观 它比一般手表表盘大,实现功能也比普通手表多,上有三个小表盘,分别是小时、分钟、秒。可以读北京时间和飞行时间,另外可以转动表盘记时。

用途 航天手表可让航天员在漆黑的太空中,清楚地知道地球的昼夜之分。保障航天员的生活规律与地球同步,不至于打乱生物钟。

衣料

航天服须真空屏蔽隔热,所用织物要多种织法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强度要求。

层次 航天服6层:由特殊防静电处理过的棉布织成的舒适层、橡胶质地的备份气密层、复合关节结构组成的主气密层、涤纶面料的限制层、通过热反射来实现隔热的隔热层、最外面的外防护层。躯干达到7层,最厚的是挂包有20层。

怎么给空气消毒?

防水补漏,传统的理念就是漏哪里补哪里。而最新的防水补漏方法就是抛弃这个传统的观念,防水层漏,就在瓷砖外面做好防水防漏的工作,只要把外面的瓷砖表层做好了防水,防水效果也是一样的。防水补漏施工方法:用刀去除瓷砖与瓷砖之间的防水水泥或者固胶,用烘干机把地面烘干等一天时间,再用和地板相同颜色的水泥填满沟壑(地面是白色的,就用白色水泥填,地板是黑色的,就用黑色水泥填,这样做是为了室内的美光。)再用一种特质的CPC防水剂慢慢注入水泥里面,过个1-2天,防水剂和水泥就会牢牢吸附在瓷砖上,有效行成了一道稳固的防水层了。 ⒈超早强自流平水泥基灌浆料新产品,是一种水泥基,凝结时间可调的水硬化灌浆材料,其特点是具有超早强、高强、微膨胀和自密实、自流平、可灌性好、施工简单。该产品为粉状材料,使用方便,按0.35~0.45的水泥比直接加水,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灌注后,不需振捣。

⒉该产品特别适用于紧急抢修工程,如铁路基床病整治工程(不影响列车运营的情况下)、海拔3800m的青海大坂山公路隧道注浆堵漏工程(高寒区)、云南白虎山隧道、上海局外复线苔井隧道等十余座隧道的注浆堵漏工程进行了成功应用,在武汉钢铁厂4#高炉的快速抢修中,采用研制的超早强灌浆料配制的超早强自流平混凝土,6h混凝土强度达到c30以上,应用效果非常好,节约了维修时间,减少了停产维修所带来的巨大损失。

⒊施工方法:a、钻孔:布孔的原则是先疏后密,中插孔,并用压风机冲孔,将孔内沉碴、淤泥彻底清理干净,通过冲孔可了解孔位之间的连通关系,从而确定压浆孔和通气孔;b、灌浆:灌浆以前,应先进行注水试验,以检查孔洞是否畅通,然后将超早强自流平水泥基灌浆料按灰水比1:0.4的比例,用搅拌机制浆,将制好的浆放入贮浆桶后,通过压力泵由管线送浆液至工作面而进行压浆,压浆工序可视浆液的凝结时间而定,以保证其结石强度。

⒋注意事项:a、产品宜在16℃~28℃的环境稳定下使用,在其它温度下使用产品的凝结时间会有较大的变化,故用户采用时,应加以说明,我们会提供低温或高温下的产品;b、产品应在干燥环境下存放,保质期6个月时,应经试验合格后使用。 ⒈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材料是利用环氧树脂的高强度,粘结力强的特点,改性它在潮湿接触面有较好的耐久粘结力,遇水分散,可灌性好的性能,是改善混凝土密实性、补缝、补强防水的优质灌浆材料。

⒉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应符合如下条件才能选用

a、可灌好、凝固后不收缩、无溶出物质,可灌k=10-6~10-8cm/s,地层中可灌入0.01mm裂缝中;

b、粘结力强,可以粘结缝、湿缝、水下缝,可以粘结被油,有机物灰尘等污染的裂缝;

c、综合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好、强度、粘结力、抗拉强度、剪切应力等指标高,能适应动荷载下施工(如高压水头堵水加固、地铁和公路道床加固,房屋地基加固,桥梁补强,混凝土结构和堵水补缝补强等);

d、材料中不含溶出物质,无收缩,对环境无污染,耐腐蚀无腐蚀固结体无毒,耐久性好(粘结力),

f、待封缝材料固结后,采取从裂缝左边至右边(或右至左)或由下至上的方式,用灌浆泵把化学浆从灌浆咀处灌入,灌浆压力需缓慢增加,当灌浆压力上升到1~8mpa后,在没有加压的前提下,若灌浆泵的压力表指示针在2~3min内基本不下滑,即可停止该咀灌浆,移至下一咀续灌。在灌缝过程中,若出现灌浆咀通浆情况,即将通浆咀封闭(用铁线扎紧高压胶管口),若出现封缝部位漏浆,即应停止灌浆,用封漏材料将部位堵位;

e 、表面清理及设备维护待浆液凝固后,表面应及时清理。灌注机连续使用最多不超过10h,如中途停止工作超过30min,应及时清洗机械,清洗可用专用清洗剂或丙酮等。灌注机使用前应经常检查,发现异常,立即予以维修,以防发生事故。

⒊裂缝修补检测对已修补完成的裂缝,用钻孔机进行取芯检测。检测结果应该是混凝土表面光滑、密实,浆液全部灌满裂缝,并对芯样进行混凝土强度抗压试验,达到原设计值

⒋涂抹修补施工 修补裂缝以及涂抹高低不平处的过程如下:

1)彻底清洁和湿润待修补的表面,去除任何松散料与多余水。

2)用净浆涂粘层配比料在修理区作基底涂抹。

3)拌合涂抹修补层配比料,直至获得所需要的稠度。如混合料太干,加入湿预混料;如混合料过稀,则加入规定配比的干料,充分拌合均匀。

4)用橡皮刮板、杠尺对裂缝和不平表面施用涂抹修补配合比料。修补混合料必须能流入裂缝或风化区域,去寻找并填充所有孔隙。

5)用净浆涂粘层配比料最后涂抹修补区,以使表面找平、光滑。

6)仔细保护已经修补的地方,避免行走,水流过等直至干燥。

⒌永凝液 RMO 浓缩液的使用限制与涂层养护

1)雨雪天气或低于 10 ℃ 时施工,需采取措施。RMO 浓缩液出现沉淀时,不能使用。

2) RMO 涂层需要充分的养护时间, 12-24h 以后,正常的通行没有伤害,对室内的使用或是不直对阳光处,允许时间为 72h。周围的条件,关系到涂层之间与最后一道涂层养护时间的需要。室外施用涂层,充分暴露于阳光下,在温暖、干燥天气时迅速干燥,过 20-30min 后,达到表干时即可刮涂附加层、涂布层。若在室内,天冷、潮湿气候下可能需要昼夜养护。作后续工序要达到实干。 防水涂料的特点

⑴防水涂料在固化前呈粘稠状液态,因此,施工时不仅能在水平面,而且能在立面、阴阳角及各种复杂表面,形成无接缝的完整的防水膜;

⑵使用时无需加热,既减少环境污染,又便于操作,改善劳动条件;

⑶形成的防水层自重小,特别适用于轻型屋面等防水。

⑷形成的防水膜有较大的延伸性、耐水性和耐侯性,能适应基层裂缝的微小的变化。

⑸涂布的防水涂料,既是防水层的主体材料,又是胶粘剂,故粘结质量容易保证,维修也比较简便。尤其是对于基层裂缝、施工缝、雨水斗及贯穿管周围等一些容易造成渗漏的部位,极易进行增强涂刷、贴布等作业。

⑹施工时必须采用刷子、刮板等逐层涂刷或涂刮,故防水膜的厚度很难做到像防水卷材那样均一,防水膜的质量易受施工条件影响。因此,选用防水涂料时,须认真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特征、使用方法、最低单位面积用量和重复涂、刮的必要性,并必须认真考虑防水层各个细部的增强处理。 防水涂料一般按涂料的类型和按涂料的成膜物质的主要成分进行分类。

⒈按防水涂料类型区分 根据涂料的液态类型,可分为溶剂型、水乳型和反应型三类。

⑴溶剂型

在这类涂料中,作为主要成膜物质的高分子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成为溶液。高分子材料以分子状态存在于溶液(涂料)中。该类涂料具有以下特性:

① 通过溶剂挥发,经过高分子物质分子链接触、搭接等过程而结膜;

② 涂料干燥快结膜较薄而致密;

③ 生产工艺较简易,涂料贮存稳定性较好;

④ 易燃、易爆、有毒,生产、贮运及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⑤ 由于溶剂挥发,施工时对环境有一定污染。

⑵水乳型

这类涂料作为主要成膜物质的高分子材料以极微小的颗粒(而不是呈分子状态)稳定悬浮(而不是溶解)在水中,成为乳液状涂料。该类涂料具有以下特征:

① 通过水分蒸发,经过固体微粒接近、接触、变形等过程而结膜;

② 涂料干燥较慢,一次成膜的致密性较溶剂型涂料低,一般不宜在5℃以下施工;

③ 贮存期一般不超过半年;

④ 可在稍为潮湿的基层上施工;

⑤ 无毒、不燃,生产、贮运、使用比较安全;操作简便,不污染环境;

⑥ 生产成本较低。

⑶反应型

在这类涂料中,分为双组分和单组份两种.双组分由粉料部分和液料部分按一定比例配比组成。粉料由优质的水泥细砂及独特的活性物质组成,而液料则由高技术聚合物及助剂融合而成。两组材料混合后涂刷于水泥基面达到防水效果。单组份的防水材料,粉料由优质的水泥细砂及独特的活性物质所组成,而液体添加剂则由高技术聚合物及助剂配合而成。活性物质在水的作用带动下渗透到底材内部的毛细孔里,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枝蔓状的结晶体,阻遏从各个方向来的水的通过。而添加剂改善了胶浆的粘合力、保水性、柔韧性和抗渗力,同时增强了防水层的耐磨度,干固后不会产生收缩裂缝。本产品与传统的防水材料不同之处在于其防水功能,不仅仅依赖其表面涂层,而主要在于其渗到底材内部形成的结晶体,该结晶体与底材形成一体。同时它具柔韧性,能够覆盖小裂缝,抵御轻微的震荡变形。 与基材粘结力强—浆料中的活性成份可渗入基材中的毛细孔、微裂纹并产生化学反应形成阻隔水通过的结晶体,并与底材融为一体而起防水作用。并且潮湿区域可以施工,防水层上可直接铺贴瓷砖及上油漆,防水层耐磨度高。

抵御高的静水压—由于结晶体深入到底材毛细孔,因此在较高的静水压之下仍保持坚固的防水结构。

具有负水面的防水作用—该品形成的结晶体与底材形成一体,能阻遏各个方向的水通过,因此对迎水面和负水面的防水均有明显防水功效。

富于柔韧性—可以覆盖小于0.4毫米细如发丝的裂缝,以及适应较轻微的震动。

混凝土仍可保持透气性—在混凝土毛细孔内形成的结晶体仍会留有相当于微细的孔隙,水无法从该孔隙通过,而空气和水汽仍可以通过。

无毒、无害—可直接用于饮水池和鱼池。双组分涂料一般分为柔韧型和通用型两种!。

⒉ 按成膜物质的主要成分区分 根据构成涂料的主要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下列四类:即合成树脂类、橡胶类、橡胶沥青类和沥青类。

防水堵漏工法所采用的基本原理是化学灌浆。无论怎样渗漏、怎么出水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化学灌浆就是利用手工或机械手段,进行带水堵漏,在压力作用下,将特制的化灌材料灌入到建筑物结构裂隙中,使灌浆材料在裂隙中凝固,以达到充填裂隙和止水的目的。无论怎样渗漏、怎么出水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

求初二上学期地理,生物复习提纲,越多越好 邮箱 542509350@qq.com

空气消毒方式

家用和商用空气消毒追求的结果是有所区别,从理论上讲,家庭空气消毒适当即可,过分的清洁可使人的免疫降低;商业上由于环境复杂能原因,最好时时动态消毒。空气消毒的方式很多,至于哪一种更适合您,采购消毒用品时,仔细看说明书或直接咨询商家。接下介绍空气消毒方式:

静态消毒

1、醋消毒法 食醋中含有醋酸等多种成分,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常用作室内空气消毒。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可用食醋100~150克,加水2倍,放于瓷碗内用文火慢蒸,熏蒸时要关闭门窗。

2、喷雾法消毒 利用机械或化学气雾剂将84消毒液等喷洒在空气中,依靠悬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对空气进行净化或消毒。流量可达每分钟300mL,喷射距离最远可达8m,作简便,并且可随心所欲的对物体及织物表面进行多种角度的喷射消毒。

3、紫外线灯消毒 分为固定式照射,也移动式照射。按15W/m?配置,安装高度约距离地面25m,照射时间需要60~120min,有很好的消毒效果,谨防照射人的眼睛、皮肤。

4、臭氧发生器消毒 分为微型,即臭氧产生量低,用于卫生洁净、或小空间的消毒;大型,即使臭氧产生量较大,用于室内空气消毒。臭氧消在相对湿度≥70%条件下,臭氧浓度4~6mg/m?,工作时间60min,可以达到消毒要求。臭氧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橡胶、塑料有加速老化作用,对人有一定毒性,消毒时人必须离开房间,消毒后待房间内闻不到臭氧气味时才可进入房间。

动态消毒

1、空气动态消毒机 独立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有柜式、壁挂式、顶棚式等多种形式。一台2000m?/h风量的空气动态消毒机在200m?空间的室内开启60min,可以达到消毒要求。这种消毒器本身无毒无害,可以在有人情况下连续使用,还兼有除尘除有害气体的作用。

2、绿草中药消毒液 分为喷剂、热蒸。以上品中草药提炼,将原液按照75%浓度稀释,按照60m?喷射30ml至空气中,早晚各一次即可达到效果。

3、等离子体弥漫除味技术 采用将等离子体弥漫到空气中的方式,分解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有害细菌、病毒等,对处理异味效果也非常明显。

NICOLER杀菌技术

NICOLER源自于希腊语,原是“胜利的人们”的意思,现是指人机同场同步作业一种消毒方式:针对空气消毒时人员无需离开消毒场所,消毒杀菌的同时对人体没有任何的伤害,此种消毒方式称之为“动态消毒”;由于是人类通过科学技术战胜自然生物的一次成功实践,所以也称之为“NICOLER杀菌技术”。

NICOLER杀菌技术是根据生产车间高湿、高温及高异味等实际特点,采用最新的NICOLER三级双向的等离子体静电场工作原理,消毒过程为:通过高压直流脉冲使等离子静电场产生逆电效应,生成大量的等离子体。在负压风机的作用下,污染空气通过等离子静电场时带负电细菌被杀灭分解,使受控环境保持在“无菌无尘”标准。由于在对车间消毒时,人可同时在车间内工作,所以,该种消毒机称作“NICOLER动态消毒机”。该机器是一种先进的消毒设备,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主要用于在有人工作的情况下同步动态杀菌消毒;这一设备也广泛用于一些大型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企业的包装、冷却及灌装环节。

我只有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1、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半球划分: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经纬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最东端 东经135度2分30秒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

最西端 东经73度40分 帕米尔高原乌兹别里山口(乌恰县)

最南端 北纬3度52分 南沙群岛曾母暗沙

最北端 北纬53度33分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漠河县)

2、我国国土辽阔:

陆地国土: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上邻国14个。

海洋国土:濒临的海洋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渤海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南海鱼类产量和油气产量均是最大的。

图见教材4页。

3、行政区: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图教材7页

各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表教材10页。

4、人口:

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

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9人)的3倍多。

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各省区面积与人口的比较,图教材14页。

5、民族:

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占92%。少数民族中壮族人数最多。人口在5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一些少数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族的泼水节、孔雀舞;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6、地势和地形:

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大。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

各阶梯概况,海拔、地形特征见教材22、24、26页,主要看各阶梯都有哪些主要山脉(走向)、高原、盆地以及平原,以及相对位置。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四大高原中唯一位于第一阶梯的,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千沟万壑;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显著。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昆仑山与天山之间,其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纬度最高;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位于巴颜喀拉山与祁连山之间,海拔最高,也是四大盆地唯一位于第一阶梯的;四川盆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陆地面积的33%,加上高原,两者占60%。山区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治理,见教材29页。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主要山脉走向:

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7、南北气温差异:

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漠河镇与海口市1月平均气温相差接近50℃。冬季最冷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

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温度带划分,见教材33页。

8、东西干湿差异:

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我国降水量和干湿地区,见教材35、36页。干湿地区景观、建筑以及农业的差异,见教材36、37页。

9、气候:

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见教材39页。主要是降水的差异,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和地形。

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高原山地气候,见教材42页。

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10、河流和湖泊:

内流河和内流区、外流河和外流区的分布,见教材44页。内流区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3,但水量仅占全国的5%;外流区占陆地面积的2/3,水量占全国的95%。

内流区: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昆仑山、天山等高山冰雪融水。内流湖一般为咸水湖(青海湖)。

外流区:河水来源主要靠降水。有三大外流区

(1)太平洋外流区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进行发电和灌溉(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以及河套平原)。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下游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水流减慢,泥沙堆积,河床升高—“地上河”。流域水系,见教材48页。上游建设大型水库,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黄河几字形与凌汛。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流域水系,见教材53页。各段的名称和支流。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洪水灾害:降水集中,中上游生态环境破坏(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长江河道弯曲,中下游湖泊萎缩(围湖造地)使得其蓄洪能力下降。

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元江—红河。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冀、鲁、苏、浙,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南水北调东线。

中国五大淡水湖(按面积大小排列)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浙交界)、洪泽湖(苏)、巢湖(皖)。

(2)北冰洋外流区(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

(3)印度洋外流区(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孟加拉湾)。

11、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我国的资源情况:总量丰富,人均不足。随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将会继续减少;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使得自然资源遭到不应有的破坏和浪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12、土地资源:

根据土地的用途和土地利用情况,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见教材67页。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土地利用程度高。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土地利用程度低,未利用土地分布较广。牧业在西部内陆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居主要地位。土地资源类型分布表见教材69页。

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属可再生资源,如利用不当,或遭到人为破坏,就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我国土地利用中对土地的破坏有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和土地荒漠化。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依法用地、规划用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开展“保护土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宣传活动;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投入;禁止乱占耕地等。

13、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而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2.5%。而淡水资源中,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110位之后。缺水状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水资源时空分步不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则降水少,易造成干旱缺水;从空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南方水资源占80%以上,北方仅占不到20%,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比如三峡(长江)和小浪底(黄河),对防洪和水资源调配发挥重要作用,在洪水期蓄水,减缓下游洪水,在枯水期防水,增加下游水量,具有防洪、发电、灌溉及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如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对于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有重要作用。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分东(扬州—京杭运河—津冀鲁)、中(丹江口—京津冀)、西(雅砻江、金沙江—黄河上游)三条线路。引栾入津,是将滦河水引入海河水系,缓解天津缺水状况;引黄济青,将黄河水调入青岛。

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总体上看,一方面供应紧张,缺水状况仍在继续加重;另一方面利用率低,浪费惊人;此外水污染严重。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措施见教材81页。

14、交通:

现代交通运输指的是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工具的运输。

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我国的交通运输网见教材89页。其中注意哪些大城市所缺少的运输功能,也就是各城市属于哪种交通枢纽类型,比如是单一交通枢纽,还是铁路—公路枢纽,还是铁路—航空枢纽,还是多种综合枢纽。

我国高速公路始建于年,是上海—嘉定。主要高速密集区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个地区。这些地区城市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有修建高速公路的需求和物质需求。主要高速公路分布见90页。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铁路干线分布见91页。掌握一些主要铁路线及铁路枢纽,各条铁路线起始点和终点各代表哪个城市。

南北向:京哈线、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哈大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青藏线。

东西向:京包线—包兰线、陇海—兰新线(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襄渝线。

主要铁路枢纽:北京、郑州(京广、陇海)、武汉(京广、襄渝、长江水运)、南昌(京九、浙赣)、徐州(京沪、陇海)、兰州(陇海、包兰、兰新)、宝鸡(宝成、陇海)、株洲(京广、浙赣、湘黔)。

选择交通方式要考虑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如速度、运费、运输量等,还要考虑出行目的、货物性质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因素。

15、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以及渔业。图见教材98页。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是东部和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东西部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图见教材100页。

东部主要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于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西部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四大牧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主要畜牧品种:三河马、三河牛、滩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第二大牧区,主要畜牧品种有:细毛羊、羔皮羊、阿勒泰大尾羊、和田羊、伊犁马等;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区,主要畜种有藏牦牛、藏绵羊、藏马等;青海是我国第四大牧区。

南北差异主要是降水和热量的差异。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宜水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种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以及甜菜,受气候条件限制,一年只种一季;华北平原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还有花生和温带水果,大多两年三季或一年两季;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种植水稻、棉花、油菜和甘蔗,一年可收获两到三季。图见教材101页。

因地制宜:考虑自然条件(地形、土壤、降水等)和社会条件(与城市的距离、市场需求、农业技术装备以及农民文化水平等)。

挑战和对策: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防止滥垦滥伐、超载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

16、工业:

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工业分布:特点为沿海、沿江、沿交通线。

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的工业基地;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工业分布见教材110页。

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特点: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侧重点: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贸易导向型的产业;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图见教材114页。

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上海:优化调整了工业的产业结构。(上海工业的变化);北京:增长速度快,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网络购物、SOHO族、网络社区等)

补充知识:

1、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1)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 雨热同期的季风 )气候。

(2)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地势(青藏高原海拔高 ))因素。

(3)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相同的纬度上, 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陆位置 )和( 夏季风)的影响。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降水却有很大的差别。(海陆位置、夏季风)。

(4)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不同的果树;不同的温度带内熟制也不同;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原因是(纬度因素、热量(温度))。

(5)东西植被不同;东西农业类型不同,东部以耕作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房屋屋顶的结构不同,东南部多斜顶房,西北部多平顶屋。(降水量不同)

2、气候复杂多样的影响:

(1)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2)形成不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3)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爱吃辣椒;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

(4)人们的服饰也因为适应气候而多姿多彩,如:西藏的藏袍就是为了适应西藏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的(地形);

(5)各地的建筑特点不同,北方的屋顶斜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的屋顶斜度较大(气温、降水)。

3、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气候趋于干旱;植树种草。

中游:水土流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的土层舒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下游:地上河;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加固黄河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