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预警天气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指数

文章内容

气象小常识谚语_气象小常识

tamoadmin 2024-06-14
1.关于雾的小知识2.关于一些天气的小知识3.十万个为什么关于气象问题4.防雾小知识5.气象知识6.关于天气的知识气象 目录 解释 观测项目 气象学 相

1.关于雾的小知识

2.关于一些天气的小知识

3.十万个为什么关于气象问题

4.防雾小知识

5.气象知识

6.关于天气的知识

气象小常识谚语_气象小常识

气象

目录

解释

观测项目

气象学

相关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航空的影响

对军事的危害

对交通的影响

对工业的影响

与保险行业的关系

对工业的影响

与保险行业的关系

编辑本段解释

1.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

2.气象学。

3.情景;情况。

例如一片新气象。

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称。

编辑本段观测项目

气象的观测项目有:气温、湿度、地温、风向风速、降水、日照、气压、天气现象等。

编辑本段气象学

气象学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层内各层大气运动的规律、对流层内发生的天气现象和地面上旱涝冷暖的分布等。

如云、雾、雨、雪、冰雹、雷电、台风、寒潮等都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

它的研究范围是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厚约3000公里,自下而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然层和外层。

1. 晕

天空中有一层高云,阳光或月光透过云中的冰晶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便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彩色光环,光环彩色的排序是内红外紫。

称这七色彩环为日晕或月晕,统称为晕。

其中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为22度的晕最为常见,称22度晕,偶尔也可看到角半径为46度的晕和其他形式的与晕相近的光弧。

由于有卷层云存在才出现晕,而卷层云常处在离锋面雨区数百公里的地方,随着锋面的推进,雨区不久可能移来,因此晕就往往成为阴雨天气的先兆。

2. 华

天空中有一层透光薄云,云中的水滴大小均匀,若是由冰晶组成的云则要求冰晶尺寸均匀。

月光或阳光透射云层过程中,受到均匀云滴(水滴或冰晶)的衍射,结果会在月亮或太阳周围紧贴月盘或日盘形成内紫外红的彩环,称为华。

因日光太亮,所以人们不易观察到日华,月华则比较常见。

紧贴月盘的华又称华盖,通常华盖的紫色不太显著故内环呈青蓝色,其外呈**为主,最外呈红色。

有时在华盖外隔一暗圈后还会出现一个甚至几个彩色排序与华盖相同,但亮度弱得多的同心光环,称为副华。

3. 虹和霓

含七种色光的太阳光线,射入大气中的水滴(雨滴或雾滴),各种色光经历折射和反射后,可在雨幕或雾幕上形成彩色光弧环。

当光弧环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约42度,光环的彩色排序是内紫外红时,称为虹。

在虹的外面,有时还出现较虹弱的彩色光环,光环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约为52度,彩色环的排序与虹相反即内红外紫,称为霓或副虹。

虹和霓都要背对太阳而立才能观察到。

在夏日的傍晚,西方放晴而东方天空有云雨时,最易看到虹和霓。

4. 曙暮光

日出前,即太阳未露出地平线前,阳光照射到高层大气,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造成天空微亮,地面微明,从这时刻起到太阳露出地平线为止的光亮称曙光。

日落后即太阳西沉到地平线以下后,仍有一段时间阳光可照射到高空大气,因空气分子散射使天空和地面仍维持微明,这段时间的光称暮光。

曙光与暮光合称曙暮光。

曙光时段称黎明,暮光时段称黄昏。

由于曙光开始与暮光终了的标准不同,通常分为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与天文曙暮光。

晴朗日子当太阳在地平线以下的角度大约为 7度时,民用曙光开始和暮光终了;大约12度时,航海曙光开始和暮光结束;当大约18度时,天文曙光开始和暮光终了。

曙暮光持续的时间在赤道最短,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编辑本段相关词

气象台:对大气进行观测、研究并预报天气的科学机构。

规模较小的还有气象站、气象哨等。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编辑本段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作物生长在大自然中,无时无刻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因此农业生产与气象是息息相关的。

风、雨、雪、雹。

冷、热、光照等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活动都有很大的影响。

这些影响集中表现在对江南早稻育秧期有影响的春季低温连阴雨,对晚稻抽穗杨花有影响的寒露风,北方冬麦区的小麦干热风,对水稻、高粱、玉米和大豆等有影响的东北夏季低温,对农作物收获有影响的华南及江淮秋雨和干旱、雨涝、霜冻、高温、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据统计,从1949年至1988年的40年里,我国的农作物因遭受水旱、风雹、霜冻等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受害面积达3300公顷,其中成灾的面积为1400公顷,每年因灾损失粮食达200亿公斤以上。

由此可见,认识和掌握当地的天气气候规律,积极采取防御措施趋利避害,是非常重要的。

编辑本段对航空的影响

众所周知,无论是飞机的起飞和着陆,还是在高空的飞行等都受着气象条件的制约。

由于气象原因造成航空事故的 事件是不少的。

据美国统计,从1959一1979年间,发生在 起飞、着陆阶段的严重飞行事故中,与气象有关的占 59.9%。

根据国际航空组织统计1988年由于气象原因民航发生的飞行事故,共有21起,占事故总数的38.9%。

从美国对1962一1988年民用航空运输机由于气象原因造成的53 起飞行事故的分析中得知,因雷暴、大暴雨造成的事故有23次, 风切变11次,强颠簸10次,积冰7次,滑水和雷击各一次。

这些气象灾害造成的航空事故都是极为惨重的。

例如1973年12月27日德尔塔航空公司的一架DL9一32飞 机在田纳西州的蒙尼西塔尔机场着陆时遇上大雨,由于光线经过挡风玻璃上的大水滴发生折射,造成驾驶人员对灯光判 断失误,使飞机撞灯柱失事。

1975年6月27日,东方航空 公司的一架波音727飞机在纽约肯尼迪机场着陆时,遇低空风切变而坠毁,113人死亡。

这次空难事件震惊了美国航空界。

1982年1月13日,一架被称为最安全的客机波音 737,起飞时因机翼、机身严重积冰,导致机头飞起,机身撞桥,断成两截;坠人华盛顿的瞅马克河中。

1972年2月27日,一架伊尔18飞机在我国沈阳东塔机场降落时,因低能见度,致使飞机在机场外坠毁,等等。

编辑本段对军事的危害

自古以来,军事与气象有着不解之缘。

气象对作战的影响,历来被兵家所重视。

从历史上著名的战例来看,对战争危害较大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台风、冷冻、高温、大 雾以及因气象引起的疫病等。

例如,暴雨洪涝害: 1815年6月18日,在著名的滑铁卢战役中,在决战前夜,忽降大雨,田野、道路泥泞,兵马难行。

法国援军无法赶到,致使拿破仑大败,从此被流放至死。

严寒冷冻害:1941年希特 勒进攻苏联, l1月初遭遇寒潮袭击,12月4日莫斯科气温 降到零下30℃以下,汽油凝固,致使德军坦克开不动,大炮瞄准镜失效;士兵没有御寒准备,冻伤有11万人。

苏军 利用这一有利天时大举反攻,德寇兵力损失约110万人以 上,最后以失败告终。

大雾害: 1776年8月29日,美国独立战争,华盛顿在纽约附近抵抗英军,遭到挫折,被围困, 正在危急之时,遇上晚间大雾。

华盛顿乘大雾逃走,死旱逃生。

此后在12月才扭转战局。

瘴气疫病害:抗日战争时期,日军10多万人从缅甸进攻云南,被怒江天险阻于滇西一隅,日军官兵患瘴气疫病,使半数日军不战而亡。

编辑本段对交通的影响

海、陆、空交通都受风、浓雾、能见度、暴雨、冰雪、雷暴、积水等气象条件的影响,海雾能使客船、商眠渔船和舰艇等有偏航、触礁、搁浅、相撞的危险。

据统计,日本1948年至1953年的6年中发生的910次海损事故中,由于浓雾及低气压的暴风天气而引起的占总数的60%;能见度差易使飞机产生偏航和迷航,降落时影响安全着陆;暴雨可引起洪水害,成昆铁路段1988年共发生水害32起,其中铁路中断19次,严重地威胁着铁路运输的安全;1989年2月下旬,南京市因降大到暴雪,停发长、短途公共汽车24多个班次, 6000多名旅客滞留车站,飞机场关闭5天。

另外,高温、雨、雪等天气往往使交通事故增多。

总之,气象对交通影向是多方面的,为了保障安全,除进一步完善航空和海洋气象学外,还需要开展多方面的专业气象技术研究。

编辑本段对工业的影响

气象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

无论是厂址的选择、广房的设计,还是原料储存、制造、产品保管和运输等个环节,都受温度、湿度、降水、风、日射等气象条件的影响。

特别是灾害性天气,如热带风暴和台风、暴雨洪水、 输电线路中断或厂房、设备损坏,仓库被淹以及工人伤亡、不能上班等;由干旱引起供水不足; 雷电等引起火灾;低温造成的水管和输油管冻裂及其他冻害;高温低湿容易诱发火灾和爆炸;高温高湿易造成原材料等的腐蚀、霉烂,以及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效率等, 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业生产。

有人通过调查分析得出,高温时节的工伤事故多于其他时节;当棉纺厂车间内温度、湿度突然下降时,棉纱断头增多。

据河北省沧州地区气 象局的调查研究,海盐的生产,不仅受到降水天气的影响。

而 且也受到温度的影响。

当冷空气侵袭时,日降温大于8℃,且最低气温在5℃以下时,可产生芒硝,减少产盐 量;当最高气温大于33℃,相对湿度在30%以下,风速在8米/秒以上时,由于蒸发量增大,迅速改变卤水比重,容易产生氯化镁,影响盐的产量。

总之,气象影响着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编辑本段与保险行业的关系

气象与保险行业的关系是通过气象部门及时向保险部门和投保户提供气象信息,保险部门督促投保户对不利天气切实采取防御措施,使其减少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减少赔偿而体现的。

例如,辽宁省北票市气象局通过气象警报系统,将天气预报及时地送到保险公司和许多投保单位,双管齐下地督促投保单位对气象灾害进行主动防范,使年至1986年的赔偿保险费支出逐年减少,由年的赔偿支出140万元减为1986年的20万元。

又如,湖北红安县保险公司1986年没有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没有督促投保单位 、预防气象灾害,结果一次8级大风给投保单位造成了很大损失,赔偿了6万多元。

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后, 1987年4 月25 日出现的一次9级大风,由于他们及时通告有关投保 单位注意防范,结果投保单位造成的损失只有几百元。

实践证明,气象与保险工作相结合是减轻自然灾害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于雾的小知识

1.关于气象的小知识

一)看云测天谚语 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3、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4、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则日是晴天.5、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6、乌龙打坝,不阴就雨.7、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涨.8、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天上堡塔云,地下雷雨淋.9、西北黄云现,冰雹到眼前.10、鱼鳞天,不雨也风颠.11、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是雹11、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12、云交云,雨淋淋;云结亲,雨更凶.13、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14、云吃雾下,雾吃云晴.15、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16、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17、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18、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19、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二)观风测天谚语 1、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2、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提,冬起东风雪半天.3、开门风,闭门雨.4、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5、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6、东风急,雨打壁,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7、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西风不会晴.8、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9、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10、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11、东风湿,西风干,北风寒,南风暖.12、顶风上云,不雨就阴,急风行暴雨.13、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14、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15、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16、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17、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18、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19、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20、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21、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22、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三)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2、雷打天顶雨不大,雷打云边降大雨.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4、急雷快晴,闷雷难晴.5、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6、春雷十日阴,冬雷十日寒.7、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8、东南方向闪电晴,西北方向闪电雨.(四)观物象测天谚语 1、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2、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3、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4、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5、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6、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7、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8、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9、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10、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11、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12、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13、猫洗脸、青蛙叫雨必下.14、螳螂乱飞,有阵雨.15、蜘蛛结网,久雨必晴.16、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17、蛇过道,大雨到.18、知了鸣,天放晴.。

2.气象的小知识

一)看云测天谚语

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3、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4、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则日是晴天。5、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6、乌龙打坝,不阴就雨。7、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涨。8、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天上堡塔云,地下雷雨淋。9、西北黄云现,冰雹到眼前。10、鱼鳞天,不雨也风颠。11、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是雹11、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12、云交云,雨淋淋;云结亲,雨更凶。13、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14、云吃雾下,雾吃云晴。15、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16、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17、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18、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19、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二)观风测天谚语

1、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2、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提,冬起东风雪半天。3、开门风,闭门雨。4、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5、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6、东风急,雨打壁,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7、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西风不会晴。8、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9、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10、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11、东风湿,西风干,北风寒,南风暖。12、顶风上云,不雨就阴,急风行暴雨。13、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14、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15、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16、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17、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18、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19、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20、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21、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22、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三)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2、雷打天顶雨不大,雷打云边降大雨。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4、急雷快晴,闷雷难晴。5、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6、春雷十日阴,冬雷十日寒。7、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8、东南方向闪电晴,西北方向闪电雨。

(四)观物象测天谚语

1、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2、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3、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4、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5、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6、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7、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8、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9、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10、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11、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12、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13、猫洗脸、青蛙叫雨必下。14、螳螂乱飞,有阵雨。15、蜘蛛结网,久雨必晴。16、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17、蛇过道,大雨到。18、知了鸣,天放晴。

3.关于气象的小知识

1.降温 据统计,中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

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份的平均温度约在–5℃~–20℃之间,南方的强冷空气过后,有时也会出现霜冻。 2.大雪 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形成较大范围降雪或局地暴雪。

降雪的益处很多,特别是有利于缓解冬旱,冻死农田病虫。但降雪路滑,化雪成冰,容易导致民航航班延误、公路交通事故和车道拥堵;个别地区的暴雪封山、封路还会对牧区草原人畜安全造成威胁。

3.冻雨 冻雨是从高空冷层降落的雪花,到中层有时融化成雨,到低空冷层,又成为温度虽低于0℃,但仍然是雨滴的过冷却水。过冷却水滴从空中下降,当它到达地面,碰到地面上的任何物体时,立刻发生冻结,就形成了冻雨。

出现冻雨时,地面及物体上出现一层不平的冰壳,对交通、电力、通讯都会造成极大影响,还会造成果树损毁。 4.雾凇 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

中国冬季雾凇日数多的地方有:黑龙江、吉林、新疆北部、陕西北部。雾凇是受到人们普遍欣赏的一种自然美景,但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自然灾害,严重时会将电线、树木压断,影响交通、供电和通信等。

5.暴雨 暴雨形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从宏观物理条件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 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的暴雨。

引起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台风、东风波和热带辐合带等。此外,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局部地区热力性雷阵雨也可造成短历时、小面积的特大暴雨。

扩展资料:

1.早晨有露水一般是晴天 为什么有露水时,一般是晴好的天气呢?这是因为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散热很快,田野上气温迅速下降,空气中含水汽的能力就减弱了,这样水汽就纷纷地凝附到草叶上、树叶上、石头上。而多云的夜间,地面上好像盖了一层大棉被,热量不易散发出去,气温不下降,蓄寒的水汽也就不容易凝结成露水了。

2.雨后经常会有彩虹 一场大阵雨后的空气中,天空就飘浮着许多小水珠。它们就像一个个悬浮在空中的三棱镜。

太阳光通过它们时,先被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带,然后再反射回来。这时,如果有人站在太阳和雨滴形成的”雨幕”之间,就会看到一条色彩缤纷的彩虹。

3.冬天一般都会下雪 冬天来了,为什么会下雪呢?这是因为冬天温度低,地面的温度都在零度以下,而高空云层的温度就更低了。云中的水汽直接凝结成小冰晶、小雪花,当这些雪花增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气流托不住它了,它就从云层里掉到地面上来,就是下雪了。

如果有较强的上升气流,空气的温度比较高,就好像一只大手托着雪花似的,雪花在云层里长大的时间就会长一些,降下的雪花也就比较大。 4.先看到闪后听到雷 之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快,很快就能到达地面,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过一会儿才会传到大地上来。

所以就会先听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了。实际上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出现的。

传到地面的时间相差这么多,是因为光每秒钟要传播3000000千米,而声音在空气中只能1秒钟传播0.34千米。声速只有光速的九十万分之一。

闪电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声大,有的声小。你可以根据声音传到地面的时间大致判断云层到地的高度。

光到地面几乎用不了多少时间,可以认为是0,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间隔多少秒再乘以340米,就是闪电处到你的距离了。 雷声遇到云层或高大的建筑物后要产生反射,所以一个闪电光后雷声一般要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消失。

4.写一条你知道的气象知识

1、春天囝仔面。

(意即春天晴雨多变) 2、春看山头,允冬看海口。(看天经验:冬春季同安西、北面山头方向云的能见度、天气现象变化,夏秋季南一东南方向海口云的能见度、天气现象变化,预示未来12~48小时内本地天气的变化,闽南方言“允冬”意即晚季稻生长收成这一季节) 3、春寒雨那泉,冬寒烤大旱(春寒雨如泉,冬寒作大旱)。

春寒雨滴,冬寒断滴。 4、春南夏北,无水磨墨。

春北夏南,草埔成潭。 5、春天连阴,起南风现停。

(科学道理—春季同安冷暖空气交汇时常下雨,当南风吹来后,将冷空气推向北面,本地回暖,天气常会转晴) 6、夏天雨绵绵,起北风便晴。 7、秋天西风雨,东北晴。

8、秋后北风起,干到断半滴。 9、春东风,雨祖公;夏东风,热烘烘。

10、一年三季东风雨,只有夏季东风晴。 11、雨过起东风,夜里雨更凶。

(春季、雨季适用) 12、久晴夜风雨,久雨夜风晴。 13、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湿,西风干。

(这说明风向对于空气的冷、暖、干、湿的影响) 14、白露南,三日一次澹。 15、白露南,脚兜澹;白露北,无泉目。

16、热极生风,闷极生雨。(实践经验:夏秋季台风影响有不少是出现在最高气温高于35℃,再过5天左右的时间;在春夏秋季气温高,湿度大,在闷热的天气条件下易出现雷阵雨;配合夏秋季适用谚语“日暖夜凉,东海也干”,可领会到凉、热、干、湿是如何影响天气变化的) 17、西风不过午,过午便有台。

(第17~22条关于台风的谚语只适用在台风季) 18、西风过午,不出三日台风来。 19、风西,台风会来无人知。

(老农云:1959年8月23日傍晚前后西风明显,半夜强台风登陆同安) 20、东南淹同安,西南淹漳州,东北淹泉州。(在台风影响下,风向不同,雨量中心位置也不同)。

5.关于秋天的生活小常识

秋天生活小常识大全 立秋之后,秋风秋雨渐多,天气由热转凉。

由于昼夜之间温差增大,也是人们发病较多的时节。常见的有支气管炎、哮喘病复发,肠胃疾患增多、“热伤风”等。

因此,人们在秋季一定要注意保健,做到防病于未然。秋季,是慢性支气管炎高发期,其中有旧疾复发者,也有因着凉的新患者。

此类病少则一二周,多则经月不愈。有旧疾者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暖防寒,少食辛辣食物,最好戒烟,以防复发。

正常人也应适当增减衣服,以防受凉而致病。秋季,冷暖更迭,早晚温差较大,这时哮喘病最易复发。

该病是一种过敏性疾病,有此病史的人对湿度、气候变化比较敏感,且适应能力较弱,所以容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秋季又是草枯叶落时节,空气中过敏物质增加。

因此,有哮喘病史的人要尽量减少与致敏因素接触,如果有已知过敏原的,应注意避免接触,防止发作。秋季气温下降,人体受冷 *** 后,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皮激素等分泌增多,对原有胃溃疡等胃部疾患者大为不利。

另外,秋季由于阳气弱阴气长,肠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导致肠胃疾病,所以,有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多参加一些锻炼活动,以改善肠胃道的血液循环,增强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吃东西要定量、定时,少吃冷饮和瓜果,避免过热、过硬、过辣,以防加重胃疾。由于秋季天气渐凉,有少人早早就添加许多衣服,唯恐伤风感冒,却不知这样反而易患“热伤风”。

常言说“春捂秋冻”、“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这是因为人体体温调节是靠皮下毛细血管的收缩与扩张来实现的,如果不急于多加衣服,让机体逐渐适应环境,就能减少伤风感冒的发生。但这并不是说不要加衣服,而一味地去追求“凉”,问题是要加得适当。

秋季饮食注意什么进入秋季,气温变得凉爽宜人。温度降低,人的食欲逐渐增强,消化力也提高,正是弥补由于夏天气温炎热造成营养不足的好季节。

同时这个时候又是收获的季节,各种动物肉肥味美,蔬菜瓜果种类齐全,数量又多,是安排饮食的最好季节。不过,如果安排不当,也容易造成营养过剩或是食性不当而伤身,那么秋季安排饮食要注意什么呢?要注意防止热能过剩。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俗话叫“长秋膘”,这样不好。

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中医称“宜食麻以润其燥”。

怎样做到呢?首先应当少吃一些 *** 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应当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绿叶菜、苹果、香蕉等。另外,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

因此提倡吃一些有散发功用的辛香气味食物,如芹菜。“秋宜温”忌生冷。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过于生冷,会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种消化道疾患。所以饮食上有“秋宜温”的主张,也就是说秋天应当避免光吃些凉和性寒的食物,应当多吃一些温性食物。

除日常生活调适外,还要进行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多变气候的能力,并根据秋季的特点,服用润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进行保健,如人参、西洋参、百合等。(金济)秋季注意自我保健一到秋天,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觉,皮肤变得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而无光泽,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燥得冒火,大便干结。

这种种表现都是由秋季气候变化带来的。某些疾病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复发或加重,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

因此,如何安度秋季,自我保健防秋燥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是及时增减衣服。

立秋之后,昼夜之间的温差较大,不宜赤膊露体,也不宜穿得太多,太暖。二、是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流质,以养阴润燥,弥补损失的阴润,但喝流质的饮食,尤其是饮料和水等液体饮料时,饮用方法颇多讲究、以少量频饮为最佳。

三、是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秋燥最容易伤人的津液。

多数蔬菜、水果有生津润燥、消热通便之功效。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补充人体的津液。

另外,还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四、是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

韭菜、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炸鸡腿、炸鹌鹑等煎炸的食物,多食皆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五、是重视精神调养。

阴虚的人,肝火,动辄发脾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搂不住火”。肝火偏旺,久则内耗阴津。

到了秋季,其燥象更为明显。因此,预防秋燥的另一环就是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

秋季注意去火秋季到了,气温变化,又到了常见病多发时期,特别是孩子和体弱者.上几天看<;思考中医>;,颇有一些领悟和感悟.(呵呵,我始终是个悟性比较好的人,自我表章一下.)按伤寒论的观点,人体的大多数病都是一个平衡失调的问题.言入正题.秋季,外界气候骤然变凉,而人体内的热量还在原来的位置,(夏季时,人的体内温。

6.生活气象小知识

(meteorology) 气象学是把大气当作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明大 农业气象学气特征的学科,集中研究大气的天气情况和变化规律和对天气的预报。

气象学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大气中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气象学的研究领域很广,研究方法的差异很大。气象学分成许多分支学科:大气物理学、天气学、动力气象学、气候学等等。

随着生产的发展,气象学的应用日益广泛,又相继出现海洋气象学、航空气象学,农业气象学、森林气象学、污染气象学等应用学科。现代科学技术在气象学领域的应用,又有新的分支学科出现,如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宇宙气象学等。

气象学是一门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涉及许多学科的应用科学。编辑本段研究的任务1、观测 和研究各种各样的大气现象,大气层与下垫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气象效应。

2、解释 系统地,科学地解释这些现象,作用和效应,阐明它们的发生和演变规律。3、分析 根据所认识的规律分析,诊断和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天气。

气候,为国民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4、依据 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和模拟认为的天气过程、人为气候环境,为人工影响天气,气候提供科学依据。

编辑本段历史 第一位建立气象学的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 动力气象学的专书《气象汇论》中,他最先叙述和粗浅地解释了风、云、雨、雪、雷、雹等天气现象,而这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气象书籍。

直到18-19世纪,由于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以及气压、温度、湿度和风等测量仪器的陆续发明,使大气科学研究由单纯的描述进入了可以定量分析的阶段。1820年,德国人布德兰绘制了第一张地面天气图,开创了近代天气分析和预报方法。

1835年,法国人科利奥里提出风偏转的概念;而1857年荷兰人白贝罗提出风和气压的关系,他们的概念都成为大气动力学和天气分析的基础。 1920年前后,挪威的皮耶克尼斯父子提出了一套名为“极锋学说”的理论,来说明中纬度地区的天气变化情况。

这套理论在1920年代发表之后,至今已有70多年,但仍然是今日作天气预报的主要理论依据,亦为分析和预报未来1-2天的天气奠定了理论基础。1930年代,无线电探空仪的广泛使用,真正开始了三维空间的大气科学研究。

根据大量探资料绘制的高空天气图,发现了大气长波。1939年罗斯贝提出了长波动力学,他的理论亦对天气预报有莫大的贡献。

到了1950年代至60年代,电脑、天气雷达,卫星和遥感的技术的应用,使大气的各种现象,大至大气环流,小至雨滴的形成过程,都可依照物理学和化学的数学形式来表示,从而使大气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编辑本段发展的进程萌芽时期 萌芽时期主要指16世纪中叶以前这一漫长时期,这时期的特点是由于 军事气象学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进行一些零星的,局部的气象观测,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和经验,对某些天气现象做出一定的解释。

中国在这一时期,在此领域中有不少成就,而且是居于世界领先行列的。远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已有关于风、云、雨、雪、虹、霞、龙卷、雷暴等文字记载,还常卜问未来十天的天气(称为“卜旬”),并将实况记录下来以资验证。

春秋战国时代已能根据风、云、物候的观测记录,确定廿四节气,对指导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季节意义很大,并沿用到现代。秦汉时代还出现了《吕氏春秋》、《淮南子》和《礼记》等内容涉及物候的书籍,这些都是世界上最早关于物候的文献。

气象观测仪器也是中国的最早发明。在西汉时(公元前104年),已盛行伣、铜凤凰和相风铜鸟等三种风向器,到唐代又发展到在固定地方用相风鸟,在军队中用鸡毛编成的风向器测风。

欧洲到20世纪才有用候风鸟测风的记载。在西汉时还利用羽毛、木炭等物的吸湿特性来测量空气湿度。

宋代曾有僧赞宁(公元10世纪)利用土炭湿度计来预报晴雨。关于降水的记录亦以中国最早,据《后汉书》记载,在当时曾要求所辖各郡国,每年从立春到立秋这段时间内,向朝廷汇报雨泽情况,此后历代对各地雨情都很重视。

所以中国的雨量和水旱灾记录丰富,历史亦最悠久。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类迫切要求预知未来天气的变化,并在长期观测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

这些经验被用简短的韵语来表达,以便于记忆和运用,这就是天气谚语。中国天气谚语是极丰富的,除一部分封建迷信的内容外,大多是历代劳动人民看天经验的结晶。

唐代黄子发的“相雨书”,元末明初出现的娄元礼编的《田家五行》和明末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占候》都是总结群众预报天气经验的著作。 在国外,气象学的萌芽也很早,公元前4世纪希腊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所著《气象学》(Meteorolosis)一书(约在公元前350年)综合论述水、空气和地震等问题对大气现象也作了适当的解释。

现在气象学的外文名字就是从亚里斯多德的原书名演变而来的。 总之,在气象学萌芽时期,中国和希腊是露过锋芒的,这时从学科性质来讲,气象学与天文学是混在一起的,可以说具有天象学的性质。

发展初期 发展初期包括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这时由于欧。

关于一些天气的小知识

1. 关于雾的小知识你知道哪些

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的出现以春季二至四月间较多。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雾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雾的种类: 1、辐射雾 2、平流雾 3、混合雾 4、蒸发雾 5、烟雾

为什么雾是白色?

实验证明:当白光照射到一个透明的物体上时,它所透过的光,主要是跟透明物体同一种颜色的光,其他颜色都被透明体吸收掉了。如果一种透明物体能使各种颜色的光都透过,那么,这种透明体就是无色的,如冰。但是,水变成雾之后,就形成了许多反射面。这时,光线就透不过去,而是被反射出来了,也就是说,各种颜色的光都被反射掉了,所以,雾就变成白茫茫的了。

2. 雾霾常识知多少阅读答案

①雾本身是一种比较正常的天气现象,并没有污染;霾其实是一种污染物。

②雾由水汽组成,颗粒比较大;霾是比较干的颗粒物组成,颗粒非常小。

③雾呈偏白的颜色,霾的颜色一般是**或者褐色。

16.用具体的实例和言论,说明文中所写的关于雾霾的常识是经过科学分析和论证的,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内容的可信度。

17.⑴引用专家的话,不是为了说明我们每个人有节能减排意识,就能避免雾霾天气的产生,而是为了说明每个人都有节能减排意识对防控空气污染的重要性。

⑵用列数字的方法不是为了说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个城市雾霾污染严重,而是为了说明雾霾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确有影响。

18.污染严重时,敏感人群要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在雾霾天气戴口罩出行;多吃清淡类食物;不要开窗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3. 关于空气的小知识,雾霾天气的危害

如何应对雾霾天气?1尽量少出门:由于雾霾天气中存在着大小颗粒物,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颗粒物进入身体后会粘附在呼吸道,造成支气管炎,咽炎.尤其是抵抗力相对比较弱的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更应该减少出行,或户外运动时应戴口罩防护身体.2晨练应限制:有很多人比较习惯晨练,其实这对于人体来讲,时间并不是很正确,由于早晨处于空气交换环境,空气质量很差,尤其是雾霾天气,呼吸道容易受到 *** ,在锻炼时容易诱发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3 做好个人卫生,出门后进入室内要洗脸,漱口,换掉外出时穿的衣服去掉污染的残留4饮食方面有讲究:A多喝水,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B饮食上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辛辣 *** 食物的摄入,对于冬季爱吃火锅的人群应尽量较少.C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银耳,梨,柿子,百合,萝卜,荸荠等润肺食品.PM2.5主要成分是元素氮,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等,其它的还包括钠,镁,钙,铝,铁等地壳中含量丰富的元素,也有铅,锌,镉,铜等主要源自于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虽然自燃过程也会产生PM2.5,但是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比如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焚烧垃圾,道路粉尘,工业污染,森林火灾,花粉细菌等等. 天空雾霾是如何出现的? 其实日常空气中的大小颗粒物都会降低日常的能见度,不过相比于粗大的颗粒物,细小的PM2.5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能见度降低了我们看东西的时候就会受到阻碍,出现模糊,视物不清等等,还会阻碍光的照射.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颗粒物易被鼻腔,咽喉,气管拦截,或者通过绒毛的运动将其排除体外,但是由于PM2.5是细小颗粒物,一旦被人从呼吸道吸入,就会沉积于人的肺泡,而后溶解进去血液,造成血液中毒,很容易达到肺部深处.会造成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伤害,出现呼吸道 *** ,咳嗽,呼吸困难,加重哮喘发作,出现心律失常诱发心脏病等等。

4. 雾霾的知识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15. ①雾本身是一种比较正常的天气现象,并没有污染;霾其实是一种污染物。

②雾由水汽组成,颗粒比较大;霾是比较干的颗粒物组成,颗粒非常小。③雾呈偏白的颜色,霾的颜色一般是**或者褐色。

16.用具体的实例和言论,说明文中所写的关于雾霾的常识是经过科学分析和论证的,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内容的可信度。17.⑴引用专家的话,不是为了说明我们每个人有节能减排意识,就能避免雾霾天气的产生,而是为了说明每个人都有节能减排意识对防控空气污染的重要性。

⑵用列数字的方法不是为了说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个城市雾霾污染严重,而是为了说明雾霾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确有影响。18.污染严重时,敏感人群要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在雾霾天气戴口罩出行;多吃清淡类食物;不要开窗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5. 雾霾的知识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

15. ①雾本身是一种比较正常的天气现象,并没有污染;霾其实是一种污染物。

②雾由水汽组成,颗粒比较大;霾是比较干的颗粒物组成,颗粒非常小。

③雾呈偏白的颜色,霾的颜色一般是**或者褐色。

16.用具体的实例和言论,说明文中所写的关于雾霾的常识是经过科学分析和论证的,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内容的可信度。

17.⑴引用专家的话,不是为了说明我们每个人有节能减排意识,就能避免雾霾天气的产生,而是为了说明每个人都有节能减排意识对防控空气污染的重要性。

⑵用列数字的方法不是为了说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个城市雾霾污染严重,而是为了说明雾霾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确有影响。

18.污染严重时,敏感人群要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在雾霾天气戴口罩出行;多吃清淡类食物;不要开窗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6. 生活小常识:怎么预防雾霾带来的危害

1、减少外出

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出门,或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戴口罩防护身体,防止污染物由鼻、口侵入肺部,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面部及 *** 肌肤。

2、戴口罩少出门

出门宜戴口罩,但连续戴口罩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布类口罩需每天清洗并用开水消毒。一些个性口罩、卡通口罩,厚度仅一两层,难以过滤空气中的病毒、灰尘。常见的N95、KN90等型号的口罩对PM2.5的防护作用好,但儿童不适合戴。一次性口罩,最好不要反复使用,避免带来二次污染。

3、关门窗净空气

雾霾天应尽量关闭门窗,可在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时短时间开窗换气。安装使用空气净化器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一定效果,应选择不产生臭氧及其他副产物的产品。

4、室内摆放绿色植物

室内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产生氧气。

5、注意饮食

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 *** 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

6、行车走路要倍加小心

中等和重度雾霾天气下,能见度较低,视线差,驾车、骑车和步行的人们都应多加小心,特别是通过交叉路口和无人看管的铁道口时,要减速慢行,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8、病复发及时治

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者体弱多病、老人、小孩、孕妇等,应避免外出。若有外出需要,尤其是哮喘、冠心病患者,应随身携带药物,以免 *** 病情加重。

7. 关于空气的小知识

构成地球周围大气的气体。无色,无味,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有极少量的氡、氦、氖、氩、氪、氙等惰性气体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等。

在0摄氏度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013*10^5 Pa)空气密度为1.293g/L

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液体。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作为混合气体,在定压下冷凝时温度连续降低,如在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空气于81.7K(露点)开始冷凝,温度降低到78.9K(泡点)时全部转变为饱和液体。这是由于高沸点组分(氧、氩)开始冷凝较多,而低沸点组分(氧)到过程终了才较多地冷凝。

在远古时代,空气曾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物质,在1669年梅猷曾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是复杂的。德国史达尔约在1700年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化学理论,就是“燃素学说”。他认为有一种看不见的所谓的燃素,存在于可燃物质内。例如蜡烛燃烧,燃烧时燃素逸去,蜡烛缩小下塌而化为灰烬,他认为,燃烧失去燃素现象,即:蜡烛-燃素=灰烬。然而燃素学说终究不能解释自然界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它存在着严重的矛盾。第一是没有人见过“燃素”的存在;第二金属燃烧后质量增加,那么“燃素”就必然有负的质量,这是不可思议的。1774年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才否定燃素学说。拉瓦锡在进行铅、汞等金属的燃烧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金属变为有色的粉末,空气在钟罩内体积减小了原体积的1/5,剩余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动物在其中会窒息。他把剩下的4/5气体叫做氮气(原文意思是不支持生命),在他证明了普利斯特里和舍勒从氧化汞分解制备出来的气体是氧气以后,空气的组成才确定为氮和氧.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是长期以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所造成的。在原始的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原始大气是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为主的。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游离氧,使原始大气里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成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氨氧化成为水蒸气和氮气。以后,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持续地进行,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在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被吸收了大部分,并使空气里的氧气越来越多,终于形成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空气。

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空气的恒定成分是氮气、氧气以及稀有气体,这些成分所以几乎不变,主要是自然界各种变化相互补偿的结果。空气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的不定成分完全因地区而异。例如,在工厂区附近的空气里就会因生产项目的不同,而分别含有氨气、酸蒸气等。另外,空气里还含有极微量的氢、臭氧、氮的氧化物、甲烷等气体。灰尘是空气里或多或少的悬浮杂质。总的来说,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

十万个为什么关于气象问题

1、冰雹概念

冰雹是从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固体降水物,小如豆粒,大若鸡蛋、拳头,直径一般为5至50毫米,大的可达30厘米以上。虽然冰雹天气时间短、范围小,但突发性强,往往伴有雷电大风,较大的冰雹会使所经之处房屋倒塌、树木电杆这段、农作物被毁、危及人畜安全。

2、冰雹预警信号

冰雹预警信号分为两级,分别以橙色、红色两种颜色表示。

3、如何应对冰雹

(1)密切关注最新气象预报和冰雹预警信息。

(2)避免户外活动,户外人员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并迅速利用手中物品遮挡头部。

(3)驱赶家禽、牲畜进入有顶蓬的场所,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汽车等室外物品或者设备。

(4)注意防御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

(5)驾驶人员注意减速慢行,找安全地方暂避。

(6)气象部门适时开展人工防雹作业。

防雾小知识

十万个为什么关于气象问题如下:

1.气候和天气有什么区别?

气候是指一个区域长期(通常指30年)的平均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雨量、风向等。天气则是指一个短期时间内的具体天气状况,如今天晴朗、下雨等。

2.什么是气压?

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承受的气体重量,通常用帕斯卡(Pa)表示。地球表面大气压力为1013.25hPa,也称为标准大气压,是海平面上某一点垂直于地球表面的大气压强。

3.为什么会下雨?

下雨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遇到某些条件(如空气中饱和度高、大气不稳定等)后形成云层,其中的水滴和冰粒子碰撞后增大,最终降落为雨水。

4.为什么会下冰雹?

冰雹是由冷却的上升气流将水滴冻结形成,其内部层层增大,最终以一种球形释放到地面的一种天气现象。

5.龙卷风是什么?

龙卷风是一种强风暴,伴随着快速旋转的空气、低气压区域、破坏性强的风和湍流。龙卷风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6.台风为什么会袭击中国东南沿海?

台风是一种在太平洋西北部及中国东南沿海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这是由于台风生成的区域正好位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地带,加上中国东南沿海正处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因此台风较容易到这些地区袭击。

7.暴雨天气如何预报?

暴雨天气主要受到锋面、温度逆变线、低涡等多种气象因素影响。目前暴雨天气预报主要使用多普勒天气雷达等高新技术手段,通过不断监测和分析各种气象数据,确定具体的暴雨预警信息。

总之,气象学是一门涉及广泛、应用广泛的科学学科,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掌握和了解气象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御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气象知识

1. 雾的相关小知识

雾的相关小知识 1.关于雾的小知识你知道哪些

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的出现以春季二至四月间较多。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雾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雾的种类: 1、辐射雾 2、平流雾 3、混合雾 4、蒸发雾 5、烟雾

为什么雾是白色?

实验证明:当白光照射到一个透明的物体上时,它所透过的光,主要是跟透明物体同一种颜色的光,其他颜色都被透明体吸收掉了。如果一种透明物体能使各种颜色的光都透过,那么,这种透明体就是无色的,如冰。但是,水变成雾之后,就形成了许多反射面。这时,光线就透不过去,而是被反射出来了,也就是说,各种颜色的光都被反射掉了,所以,雾就变成白茫茫的了。

2.关于雾的小知识你知道哪些

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雾的出现以春季二至四月间较多。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雾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雾的种类: 1、辐射雾 2、平流雾 3、混合雾 4、蒸发雾 5、烟雾为什么雾是白色?实验证明:当白光照射到一个透明的物体上时,它所透过的光,主要是跟透明物体同一种颜色的光,其他颜色都被透明体吸收掉了。

如果一种透明物体能使各种颜色的光都透过,那么,这种透明体就是无色的,如冰。但是,水变成雾之后,就形成了许多反射面。

这时,光线就透不过去,而是被反射出来了,也就是说,各种颜色的光都被反射掉了,所以,雾就变成白茫茫的了。

3.雾的知识

地面热量的散失会使地面温度降下来,同时会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下来。

当空气冷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如果近地面空气层里的小水滴多了,阻碍了人们的视线时,就形成了雾。

在秋冬季节,由于夜长,而且出现无云风小的机会较多,地面散热较夏天迅速,尽管有时白天的温度与夏天相近,但夜间气温比夏天低得多,以至于地面温度急剧下降,这样就使得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在后半夜到早上达到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所以秋冬季的早上常常有雾。。

4.雾的知识:雾是怎样形成的

雾的形成: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

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在春秋及梅雨季时,在锋面到达前的高压回流影响下,就常会有大范围而且持续久的浓雾出现。

雾消散的原因,一是由于下垫面的增温,雾滴蒸发;二是风速增大,将雾吹散或抬升成云;再有就是湍流混合,水汽上传,热量下递,近地层雾滴蒸发。

雾的持续时间长短,主要和当地气候干湿有关:一般来说,干旱地区多短雾,多在1小时以内消散,潮湿地区则以长雾最多见,可持续6小时左右。

扩展资料:

雾的类型:

1、辐射雾多形成在雨、阴转晴朗的夜间,主要成因是辐射冷却使低层湿度加大达到饱和;

2、平流辐射雾多形成在晴转多云的前夕,主要成因有辐射冷却和平流增湿;

3、平流雾形成在温度高、湿度大的阴雨天气或转阴雨天气的前期,主要成因是暧湿平流湿度很大。

百度百科——浓雾

5.雾的特点是什么

一般来说,秋冬早晨雾特别多,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气,气温在4℃时,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气温是20℃时,1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子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凝结成水滴,这主要是气温降低造成的。

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它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云。

白天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间,温度下降了,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的能力减少了,因此,一部分水汽会凝结成为雾。特别在秋冬季节,由于夜长,而且出现无云风小的机会较多,地面散热较夏天更迅速,以致使地面温度急剧下降,这样就使得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在后半夜到早晨达到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秋冬的清晨气温最低,便是雾最浓的时刻。

6.关于气象的小知识

一)看云测天谚语

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3、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4、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则日是晴天。5、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6、乌龙打坝,不阴就雨。7、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涨。8、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天上堡塔云,地下雷雨淋。9、西北黄云现,冰雹到眼前。10、鱼鳞天,不雨也风颠。11、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是雹11、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12、云交云,雨淋淋;云结亲,雨更凶。13、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14、云吃雾下,雾吃云晴。15、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16、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17、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18、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19、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二)观风测天谚语

1、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2、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提,冬起东风雪半天。3、开门风,闭门雨。4、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5、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6、东风急,雨打壁,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7、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西风不会晴。8、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9、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10、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11、东风湿,西风干,北风寒,南风暖。12、顶风上云,不雨就阴,急风行暴雨。13、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14、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15、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16、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17、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18、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19、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20、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21、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22、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三)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2、雷打天顶雨不大,雷打云边降大雨。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4、急雷快晴,闷雷难晴。5、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6、春雷十日阴,冬雷十日寒。7、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8、东南方向闪电晴,西北方向闪电雨。

(四)观物象测天谚语

1、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2、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3、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4、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5、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6、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7、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8、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9、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10、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11、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12、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13、猫洗脸、青蛙叫雨必下。14、螳螂乱飞,有阵雨。15、蜘蛛结网,久雨必晴。16、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17、蛇过道,大雨到。18、知了鸣,天放晴。

7.雾的类型

辐射雾、平流雾、平流辐射雾、升坡雾、蒸气雾、长程气流移动形成的雾、寒冷地区的雾一、辐射雾辐射雾是指由于热能经辐射散失,使温度下降,水汽达到饱和所形成的雾;辐射雾依水汽饱和位置的高低,主要分为低雾及大陆高逆温雾、海岸高逆温雾三个,依照形成所需的特殊地形分类,又可以分出谷雾一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辐射雾都形成在陆地上,但是因为通常发生的时间都在很早的清晨,如果与海风混和,还是可以被吹到海上。二、平流雾当暖湿空气平流流经较冷表面,因为接触而冷却,再加上相当强的涡流混合,使很厚一层空气冷却,还把雾滴带到相当高度,就会形成平流雾。

平流雾和低雾形成位置都非常靠近地表,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平流雾的顶层冷却最显著,所以雾会比较浓。三、平流辐射雾平流辐射雾是兼备辐射雾与平流雾性质的雾。

平流辐射雾的形成过程中,一开始主要由平流作用供应水汽,入夜后,因地面辐射冷却再生成雾。平流辐射雾一般是最常见浓雾的发生原因,平流辐射雾尤其多产于沿海陆地,如嘉南平原及山东半岛。

四、升坡雾升坡雾是指因为地形使冷空气抬升,因绝热膨胀而冷凝而产生的雾(上坡雾也因此又升为膨胀雾)。一般而言,推动气块的风越大,雾就越浓。

升坡雾常见于世界范围内滨海的山区或丘陵地,高度一般在300米以下,但也有较高的例子。上坡雾在平地上看起来就是云;在山里、雾中,则容易看见毛毛雨或是轻雪。

升坡雾不太会造成低能见度的情况,即便一时有较浓的雾块通过,也会因为风很快就会被带走,不易造成人类活动困扰。五、蒸气雾蒸气雾是指在水面上空,水蒸气因为蒸发作用源源不绝供应,造成饱和所形成的雾。

蒸气雾常发于水面水汽压高的时地,例如夏季清晨或极地。蒸气雾和晚秋及早冬时的大型湖泊旁的大湖降雪效应及大湖降雨效应有密切关系;此时的蒸气雾通常会并成冻雾或白霜。

六、长程气流移动形成的雾锋面附近的空气里的水滴或雪等降水粒子向下降至云层以下,并使水点蒸发为水蒸气,当水蒸气在露点凝固后发生冷凝现象而生成锋面雾,气温下降而导致空气饱和时亦会生成。锋面雾最常发生于锢囚气旋与暖锋接近中心处,宽度一般不超过100公里,大多数出现于暖锋前,并随暖锋推移。

七、寒冷地区的雾低温雾:极区人类活动、释出大量凝结核所形成的雾。低温雾常在高纬度人类聚落周围久不消散。

冰雾:当任何类型的雾气里的水点被冷凝为冰片时便会生成冰雾。通常需要温度低于凝固点时亦会生成,所以常见于南北极。

冻雾:当雾里的水点在物体表面凝固时生成白霜,这时的雾景被称为冻雾,常见于云层底部的山顶。

扩展资料:

雾会降低能见度,在极劣的情形下,甚至会使能见度降到几米,对于人类生活有莫大不方便。

虽然部分交通工具因为使用雷达而不受影响,但大部分车辆均会在大雾时慢驶并使用更多光线照明。马路上的雾特别危险,很容易酿成意外。

而雾亦会对飞机起降造成影响,在机场兴建前的选址就会将是否易起雾列为考虑因素之一。机场启用之后,机场管理者通常要采取措施来驱散雾气,或是提高机场的助导航设施及航管标准,以尽量降低影响。

百度百科-雾。

8.关于气象的小知识

风力等级表风级和符号 名称 风速(米)* 陆地物象 海面波浪 浪高(米) 0 无风 0.0-0.2 烟直上 平静 0.0 1 软风 0.3-1.5 烟示风向 微波峰无飞沫 0.1 2 轻风 1.6-3.3 感觉有风 小波峰未破碎 0.2 3 微风 3.4-5.4 旌旗展开 小波峰顶破裂 0.6 4 和风 5.5-7.9 吹起尘土 小浪白沫波峰 1.0 5 劲风 8.0-10.7 小树摇摆 中浪折沫峰群 2.0 6 强风 10.8-13.8 电线有声 大浪到个飞沫 3.0 7 疾风 13.9-17.1 步行困难 破峰白沫成条 4.0 8 大风 17.2-20.7 折毁树枝 浪长高有浪花 5.5 9 烈风 20.8-24.4 小损房屋 浪峰倒卷 7.0 10 狂风 24.5-28.4 拔起树木 海浪翻滚咆哮 9.0 11 暴风 28.5-32.6 损毁普遍 波峰全呈飞沫 11.5 12 飓风 32.7- 摧毁巨大 海浪滔天 14.0 1、春天囝仔面。

(意即春天晴雨多变) 2、春看山头,允冬看海口。(看天经验:冬春季同安西、北面山头方向云的能见度、天气现象变化,夏秋季南一东南方向海口云的能见度、天气现象变化,预示未来12~48小时内本地天气的变化,闽南方言“允冬”意即晚季稻生长收成这一季节) 3、春寒雨那泉,冬寒烤大旱(春寒雨如泉,冬寒作大旱)。

春寒雨滴,冬寒断滴。 4、春南夏北,无水磨墨。

春北夏南,草埔成潭。 5、春天连阴,起南风现停。

(科学道理—春季同安冷暖空气交汇时常下雨,当南风吹来后,将冷空气推向北面,本地回暖,天气常会转晴) 6、夏天雨绵绵,起北风便晴。 7、秋天西风雨,东北晴。

8、秋后北风起,干到断半滴。 9、春东风,雨祖公;夏东风,热烘烘。

10、一年三季东风雨,只有夏季东风晴。 11、雨过起东风,夜里雨更凶。

(春季、雨季适用) 12、久晴夜风雨,久雨夜风晴。 13、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湿,西风干。

(这说明风向对于空气的冷、暖、干、湿的影响) 14、白露南,三日一次澹。 15、白露南,脚兜澹;白露北,无泉目。

16、热极生风,闷极生雨。(实践经验:夏秋季台风影响有不少是出现在最高气温高于35℃,再过5天左右的时间;在春夏秋季气温高,湿度大,在闷热的天气条件下易出现雷阵雨;配合夏秋季适用谚语“日暖夜凉,东海也干”,可领会到凉、热、干、湿是如何影响天气变化的) 17、西风不过午,过午便有台。

(第17~22条关于台风的谚语只适用在台风季) 18、西风过午,不出三日台风来。 19、风西,台风会来无人知。

(老农云:1959年8月23日傍晚前后西风明显,半夜强台风登陆同安) 20、东南淹同安,西南淹漳州,东北淹泉州。(在台风影响下,风向不同,雨量中心位置也不同) 21、六、七月无善北,大水淹头壳。

22、六月东北风,大水连大风(六、七月东北一北风兆海上有台风,连刮几天则台风较会影响本地)。台风无转南(风),以后日日澹。

台风(风向)不回南,还有台风来。 23、人黄有病,天黄有雨。

24、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5、朝看东南黑,热急午前雨;暮看西北乌,半夜有风雨。

(雨季时) 26、夜看西边明,来日必定晴。(傍晚至夜无云,次日多为晴天) 27、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28、月晕,不出三日变天,缺口向海落雨,向山好天。 29、日围箍,会落雨;月围箍,晒草埔。

30、乌云接日,不出三日(有雨)。 31、乌云接日,不落明日也落后日。

32、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春季、雨季连阴雨时节) 33、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34、鱼鳞天,无雨也风颠。(晴天天上有钩卷云,卷积云同时出现,预示三、四天内有天气系统侵入,多数有雨) 35、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淋(常出现在春季、雨季)。

午后破絮云,半夜后雨淋。 36、瓦片云,晒死人。

(夏季收获时节,天上成片透光高积云,多属副高系统影响下晴好天气) 37、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类似36条天气情况) 38、天边有横云,明日风停天也晴。

(横云指荚状云,兆大气层稳定天气好) 39、云交云,雨淋淋。 40、风云逆行,大雨淋淋。

41、天上炮台云,三日内雨淋淋。(炮台云指堡状云) 42、有雨天顶光,无雨四方亮。

(雨季时四周积云发展天将雨) 43、乌云窜河溪,不久雨“那喂”。(久旱时低空碎云或积云出现,兆不久将雨) 44、天上灰布悬,雨丝定绵绵。

(满天乌黑低云预示即将有强降水) 45、星眨眼,将起风。 46、星白雾,天将雨。

47、星星快速闪,有台更须防。(老农测天经验:在台风所在方向有星星快速闪,闪区仰角抬升,兆台风移近;闪区往哪个方向移,兆台风移向) 48、星照水潭,雨水落□完。

(春季、雨季) 49、明星照湿地,好天无久长。(春季、雨季) 50、春雾无过午,夏雾浸死虎。

51、早雾晴,晚雾雨。 52、久晴逢雾雨,久雨逢雾晴。

53、春雾疏(晴),夏雾雨,秋雾风,冬雾霜。 54、一日春霜三日雨,三日无雨九日晴。

55、早雨早晴,晚雨朝暝(连夜)。 56、大雨大阵过,小雨密密落。

(雨下大常会有间歇,小雨常不停歇) 57、秋雨落不过田岸。 58、早虹雨,晚虹晴;西虹雨,东虹晴。

59、云挂帆,水流人。(雨季、台风季对流云容易出现断虹,降水常较强,容易引起山洪暴发或涨大水) 60、北闪拿戽斗,南闪赶快走。

(境内在夏季当处在副高588线边沿地带时,南面闪电雷雨区常会移来,北面闪电表明副高较强,甚至控制。

关于天气的知识

美国HAARP气象武器将使地球面临毁灭危险

2008-08-06 10:14

位于美国阿拉斯加的美军HAARP项目,能用高频电磁波束控制高层大气

美国HAARP项目最新成果,科研人员成功地在电离层的极光之中制造出了人造极光。

美军气象战计划暗藏凶险 秘密研究核辐射雨

如果不是2007年12月14日,西班牙《起义报》刊出长篇报道——《气象战:警惕美国的军事试验》,美国空军设在阿拉斯加半岛的“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HAARP)及其负责人伯纳德?伊斯特兰,也许仍然不为人知。人们更不会知道,他正在全力推进的气象战,存在使地球被毁灭的危险。

气象战的疯狂

1994年,由美国空军和海军资助、伊斯特兰主持的HAARP试验基地,落户阿拉斯加半岛的加科纳,占地33英亩。一夜之间,在阿拉斯加半岛一望无际的荒原上,180根直插云霄的天线突然树起,每根都有十几米高。这就是伊斯特兰一手推进的HAARP项目。项目的基建工程于2002年前后完成,2003年起正式展开各种实验。

伊斯特兰和美国军方对HAARP项目讳莫如深。起先,伊斯特兰公开辩解说,该项目是利用大功率高频波,使地球电离层变热,进而改变某些区域电离层的结构,最终实现对臭氧层的修补。但后来,他又改称是为了改善无线电联络,探索新的核潜艇通信方式。

然而,在伊斯特兰向五角大楼提交的秘密报告中,HAARP的军事用途却是:除了可以为美军潜艇提供先进、便捷的通信系统外,还可侦察敌人的地下核试验情况、追踪超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及敌方战机,甚至还可利用高频波摧毁敌人的通信系统……伊斯特兰特意强调:“它能改变特定区域的气象,使敌人面临极其恶劣的气象条件,甚至可以使敌人无法采取任何反击行动!”

2005年,伊斯特兰亲率HAARP项目的科学家,在五角大楼内为将军们进行了一次模拟演习。时间设定在2030年,地点为南美X国。该国拥有数百架各型号战机,其中包括数十架俄罗斯和中国研制的最先进战机。X国准备对美国的战略目标下手,美军决定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随后,五角大楼一声令下,无人驾驶的空中飞行器在X国上空制造出漫天乌云。紧接着,该国军事基地上空下起了暴雨。与此同时,美军利用激光制造闪电,致使敌方战机根本无法起飞。就在X国军方望天兴叹之时,一架架美军轰炸机接连起飞……

演习结束后,伊斯特兰和7名军官,向五角大楼提交了一份题为《让气候成为一种力量倍加器——2025年掌握气候》的研究报告。伊斯特兰在报告中指出:“气象战技术将在今后30年里逐渐成熟。它将使美军拥有改变气候的能力……届时,美军将能通过实施人工降雨,使敌军阵地洪水肆虐;制造干旱,使敌人淡水匮乏;制造飓风,使敌国城市变成废墟;利用激光制造闪电,以击落空中的敌机或使其无法起飞;利用微波把热量传到大气中,干扰敌军的通信及雷达系统……”

看着这份报告,五角大楼的将军们给伊斯特兰起了个绰号:“气象战教父”。

美国HAARP项目工作原理图

痴迷“呼风唤雨”

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伊斯特兰,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科学天赋”。1956年,他考入麻省理工学院,专攻物理学。7年后,这个来自“牛仔之乡”的小伙子,又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并随即被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聘为“Q机器项目”主管。尽管没有任何工作经验,4名助手也都是在校研究生,伊斯特兰还是让人惊叹地只用了3年时间,就捣鼓出一项碱土金属的提纯新技术。

消息不胫而走。不久,伊斯特兰被美国核能委员会“挖”走,出任可控热核研究项目主任,负责四个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协调工作。又过了一段时间,美国FUSION系统公司开出更高的价码,将他邀至麾下,命其出任公司首席技术官。上任不久,伊斯特兰便因发明紫外线灯而名闻全球……

慢慢地,五角大楼注意上了伊斯特兰,特别是他那个“不起眼”的发明专利——地球大气层新式测量法。由于内容过于艰深,这项技术发明后鲜有人问津,就连伊斯特兰自己也没太在意。可有一天,五角大楼突然给他打来电话:“我们听说你发明了测量地球大气层的新方法,来跟我们一起工作吧,这项专利的最大用途只能是气象战。”于是,伊斯特兰征得他的雇主——“大西洋里克菲尔德公司”的同意,到五角大楼做起了兼职科学家,开始参与一个极度机密的计划——气象战计划。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大西洋里克菲尔德公司’任首席顾问,整天琢磨的只是如何有效开发阿拉斯加的天然气。那时候,我对气象战一无所知,更不清楚我的专利与气象战有什么联系。”谈起与气象战结缘的经历,伊斯特兰说,“通过五角大楼军官们的讲解,我才意识到,气象在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伊斯特兰初进五角大楼之时,没有人敢向他透露美军的整个气象战计划,但他还是了解到,美军早就有了“呼风唤雨”的方案:上世纪60年代,美国在佛罗里达建立了“麦金莱气候实验室”,专门研发气象武器,并在越南战争中投入使用。1977年,美军又为气象战的专项研究投入了280万美元。次年,联合国通过了禁止一切涉及环境与气候试验的法案,美国政府被迫于1979年中止了所有相关试验。

但伊斯特兰知道,实际上,20年来,美国从未停止对气象战的研究。

1994年6月,伊斯特兰供职的“大西洋里克菲尔德公司”,将公司所有的专利技术及合同,转卖给了一家名为“E-系统”的神秘公司。

没有人清楚“E-系统”的真正背景,人们只知道,这家公司专门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国防情报局做生意,年合同额高达18亿美元。

“E-系统”立即对伊斯特兰委以重任,让他全面主持“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HAARP)计划。这个打着“和平研究”旗号的计划,实际上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危险、最疯狂的武器研发计划之一,而且得到了美国空军和海军的大力资助。

“末日武器”的挑衅

虽然五角大楼采取了种种措施,严防伊斯特兰的计划被泄漏出去,但最终还是被一位美国参议员的儿子挖到了真相。他在震惊之余,决定将其曝光。

军事观察家指出,如果HAARP用于军事,将对人类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并将导致新一轮的全球军备竞赛。它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对地球的物理状态、地质和生物造成无法弥补和难以修复的破坏,最终导致地球的毁灭。

对此,伊斯特兰一再辩解说,“HAARP没有任何军事意图”,反倒是俄罗斯一直在研制气象武器。比如,1987年11月,苏联启动“水星”计划,试图通过核爆炸引发地震。1992年,俄罗斯将“水星”计划更名为“火山”计划,重启对战略性地震武器系统的研究。

事实上,由于气象条件对战争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二战以来,西方军事强国一直在进行“人工影响气象”的研究。

据透露,英国在其西海岸部署了一系列电极设备,通过向大气层输入电能,产生一个密度可变的静电屏蔽层。通过调节屏蔽层的密度,就可控制半径5000公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

德国在气象战方面的研究起步更早。二战期间,纳粹统治下的德国,曾在意大利实施“人工降雾”,以防盟国的袭击。战后,德国在“人工控制气象”研究上进展迅速。尽管这些研究成果名为“民用”,但实际上,只要有需要,德国军方可随时将其转为军用。

专家指出,截至目前,人类对影响、改变天气的技术的研究,还很有限。贸然启用气象武器,不仅打击不了敌人,反倒可能带来一场全球性灾难。比如,人造酸雨、人造臭氧洞等,对环境的破坏是人类远远无法控制的灾难性后果。

但令人担忧的是,尽管联合国在1977年就通过了禁止将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用于军事领域的法案,但一些国家的气象武器研究从未停止,各方在禁止气象武器的研究及使用方面的努力,仍毫无进展。

HAARP系统对人和武器系统等都具有强大杀伤力。

小资料:历史上的气象战

人类把气象作为武器进行研究和运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军方为了保护重要工业基地和军事设施,采纳气象专家的建议,在意大利伏尔特河岸地区播洒大量造雾剂,制造出漫天浓雾,使英法盟军的战机无法靠近这一地区。还是在这里,1943年,美军利用人工造雾的方法,制造了一条长5公里、高1.6公里的雾层。浓雾为美军的行动创造了良好的掩护,使美军得以顺利渡河作战。

1966年,美国“麦金莱气候实验室”开发的气象武器,开始用于越战。其行动代号为“波普艾计划”。美军共出动2.6万架次飞机,在越南上空投放了474万枚降雨催化弹,向云层里倾泻成吨的碘化银,实施大规模人工降雨,人为地延长雨季,造成越南部分地区洪水泛滥,使大量桥梁、水坝、道路及村庄被冲毁。最重要的是,洪水使北越军队的补给线——“胡志明小道”变得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了北越军队的作战行动。据统计,美军人工降雨给越南造成的损失,远比整个越战期间飞机轰炸所造成的损失大。

1970年,美苏两国在古巴展开了“干旱之战”。当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某地实施人工增雨,会造成周围地区雨量的减少。美军利用这个发现,研制出了“干旱武器”——美军在古巴周边国家实施人工降雨,使这些国家发生洪灾;而临近的古巴却出现了反常的持续干旱。后来,苏联多次派遣专家到古巴进行人工降雨,才帮助古巴克服了干旱。

1、天气:天气是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和变化。

2、雨: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附在粉尘或其他微粒上聚合成云。增长到足够重时,雨就会从云中落下。

3、雪:水蒸气在高层大气中凝结成冰晶,冰晶不断冻结合并,逐渐增大,形成了雪花。

4、风:阳光照射,受热上升,冷空气横向流入,冷热交替,形成风。

5、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期内各气象要素长年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