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预警天气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指数

文章内容

气象站属于什么行业_气象站属于什么行业类别

tamoadmin 2024-06-16
1.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2.气象事业是什么基础性气象站是自动气象站家族中一款高度集成、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数据稳定、监测内容灵活组配的气象站设备。可以实时

1.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2.气象事业是什么基础性

气象站属于什么行业_气象站属于什么行业类别

气象站是自动气象站家族中一款高度集成、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数据稳定、监测内容灵活组配的气象站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多种要素,例如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量、气压、光合辐射、蒸发、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多种气象参数以及多种环境要素—PM2.5、PM10、臭氧、硫化氢等。福建蜂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气象站广泛应用于森林防火、气象观测、农业畜牧、航空气象、景区旅游、交通行业、水文水利、科研院所、移动应急等行业领域应用。

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中国气象局是中国国家级别的气象行政管理部门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

中国气象局内设机构:办公室、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预报与网络司、综合观测司、科技与气候变化司、计划财务司、人事司、政策法规司、国际合作司、直属机关党委、监察室、审计室、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国家气象局与国土资源部属于平级关系,没有隶属关系。

扩展资料:

中国气象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气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制定、发布气象工作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监督实施;承担气象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工作。

(二)组织拟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参与政府气象防灾减灾决策 ,组织指导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组织编制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工作;组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负责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承担国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

(三)对国务院其他部门设有的气象工作机构实施行业管理,统一规划全国陆地、江河湖泊及海上气象观测、气象台站网、气象基础设施和大型气象技术装备的发展和布局,审订气象信息采集、传输、加工的质量评价方法并监督实施。

(四)管理全国陆地、江河湖泊及海上气象情报预报警报、短期气候预测、空间天气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和气候影响评价的发布;组织论证并审查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五)组织气候变化科学相关工作;组织气候资源的综合调查、区划,指导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并审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规划的气象条件论证。

(六)组织指导气象部门的科技体制改革、组织气象领域重大科研攻关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协调气象科技开发、技术合作和技术推广;组织宣传、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资源意识。

(七)管理气象外事工作,代表我国政府参与世界气象组织及其他国际气象机构的活动,开展与外国政府(地区)气象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

(八)统一领导全国气象部门的工作;以中国气象局为主管理省级气象部门的计划财务、机构编制、人事劳动、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和业务建设;指导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

(九)协助地方人民政府指导地方气象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十)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气象

气象事业是什么基础性

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下:

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好,能够从业数据统计分析解决、资源综合利用和防灾减灾宣传等科学研究、课堂教学和各个部门工作中。本专业塑造运用气象专业应用性优秀人才,把握从业本专业行业具体工作中的能力素质和专业技能,具备空气探测技术基本理论了解各个气象站(局)开展气象探测业务流程的标准。

拓展知识:

1.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教育部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审批通过的新增专业,为全国首个可以授予工学学位的大气科学类本科专业。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通过将现代物理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融入传统气象科学领域,其专业内涵包括气象探测技术与装备工程气象信息与信号处理、气象数据应用与大数据工程等方面。

2.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将掌握现代化地面观测系统、多波段的天气雷达系统、卫星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等全方位的探测原理与技术,具备探测系统开发能力;具备扎实的大规模组网数据处理与同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将气象技能应用于各类社会服务的能力,具有气象灾害调查研究、评估,编制气象灾害评估报告的能力。

3.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科要求

该专业对物理科目要求较高。该专业适合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热爱气象学的学生就读。大学毕业生能够在农牧业气象及绿色生态环保监测管控、数据统计分析解决、资源源综合利用和防灾减灾宣传等科学研究、课堂教学和各个部门工作中。学习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计算机基础、大气科学导论等。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纲要》明确,到2025年,气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到2035年,气象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

据中国气象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国气象业务基础能力总体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建成了近7万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36部天气雷达、7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组成的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网,多项气象观测装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稳步提升。

在气象科技创新方面,已发展到跟跑并跑并存的新阶段。气象“芯片”数值预报模式基本实现自主研发。建立了以中国气象局全球同化预报系统为核心的无缝隙智能化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实现了从站点、落区预报到数字格点预报的跨越。

气象事业取得成就:

1、建成了中国特色气象服务体系

建成了全国一张网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构建了广覆盖、融媒体的预警信息传播渠道,预警发布时效由10分钟缩短到5~8分钟,面向公众的预警信息覆盖率达86.4%。

高性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增雨飞机作业机群。

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扩展,服务深度持续延伸。已经拓展到交通、水利、能源、环境、生态、旅游等数十个领域、几百个行业。气象服务质量逐年提升,经济社会效益逐步显现,气象投入产出比达到1∶50,人民群众气象获得感明显增强,全国公众气象满意度持续保持在85分以上。

2、建成了功能先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迄今已建成10747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全国业务布局的32项地面气象观测项目已全部实现仪器自动观测或自动综合判识。省级气象观测站近6万个,乡镇覆盖率达到99.57%。

能够发布从分钟、小时到月、季、年预报预测产品,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精细到25千米,可用预报时效达到7.5天,全国智能网格预报精细到5千米,区域数值天气预报精细到3千米,月降水气候预测准确率达到69%以上。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