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预警天气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指数

文章内容

古人说气象是什么_气象古语

tamoadmin 2024-06-17
1.古代没有气象仪和卫星,古人是通过什么来预测天气的呢?2.古代人们利用一一来预测天气变化3.现代的气象台是如何预测天气的?古代的人们又是怎么预测天气的?4.古

1.古代没有气象仪和卫星,古人是通过什么来预测天气的呢?

2.古代人们利用一一来预测天气变化

3.现代的气象台是如何预测天气的?古代的人们又是怎么预测天气的?

4.古人如何预测天气?

5.古人是如何看天气

6.气象是如何预报的?

古人说气象是什么_气象古语

气象学是人类在生产斗争中最迫切、最需要、最基本的一种知识。人们若不能把握寒暑阴晴的规律,无论衣食住行都会发生问题的。远在3000年以前,殷墟甲骨文中,许多卜辞,都为要知道阴晴雨雪而留传下来。积了多年的经验,到周代前半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搜集了许多气象学的经验,播为诗歌,使妇孺统可以传诵。如《诗经》里“相彼雨雪,先集继霰”,就是说冬天下雪以前,必要先飞雪珠。又如“朝*[阝+齐]于西,崇朝其雨”,意思是说早晨太阳东升时西方看见有虹,不久就要下雨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渐渐普遍应用,生产技术和交通工具大有改进,我们天文学和气象学的知识也大大提高。如二十四节气的确定,

分至启闭、定期风云的记录,桃李开花、候鸟来往的观察,都在这个时期开始了。《吕氏春秋》、《夏小正》、《礼记·月令》是秦、汉时代的作品,但仍不失为世界上最早讲物候的几本书。从西汉以来我们气候知识逐渐地累积,逐渐地增多,这广大宏富的经验留传下来,在民间成为天气歌词,如“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这类谣谚。到了文人手中,便引入诗章,像苏东坡“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这类诗句。中国各地方天气谣谚统是从了解自然现象得来,其数目的众多是世界无双的。过去朱炳海先生已搜集各地方天气歌谣,成为专书,但他所搜集的还不过一部分而已。一般地来说,从西汉以来,我们的气象知识从三方面发展着:(1)观测范围的推广和深入。(2)气象仪器的创造和应用。(3)天气中各项现象的理论解释。在这三方面,我们祖先统有了伟大成就,直到明初,即公元15世纪时代,我们在气象学的认识,许多地方都是超越西洋各国的。

(1)在《史记·天官书》中,气象和天文是混为一谈的。从西汉以后,关于特殊的气候,如大旱、大水、大寒、霜、雪、冰、雹等记载不但继续增加,而且记录的地域范围也不断扩大,这类记录详略很不一致。在各时代,凡是首都所在地的区域,总特别被重视,如东汉时代的河南,唐朝的关中,南宋时代的两浙,气候记载特别详尽。要从这类记录中来断定东汉到明、清1800年气候变迁是有好多问题的。但若加以适当的处理和选择,仍可作为很有价值的资料。如南宋时代首都在杭州,从高宗绍兴五年(1131)到理宗景定五年(1264)的132年间,有41次杭州晚春下雪的记载。从这记载和近来杭州春间终雪,即是春天最后一次降雪日期相比,我们可以推断在南宋时代春天的降雪期,要比近来延迟两个星期,却和上海的终雪期相接近。这就是说,在12、13世纪的时候,杭州的春天要比现在冷到摄氏表一度之多。在我们的史书上和各地方方志上,古代气候记录的丰富是世界各国所不能比拟的。到明、清二朝,天气的记录更要详细些。北平故宫文献馆里,原藏有北京、江宁、苏州、杭州等地的晴雨录,其中最悠久的是北京的记录,从雍正二年(1724)起到光绪29年(1903)凡180年之久,每次下雨雪统记载有日月时辰,可惜没有尺寸。

(2)在气象仪器方面,雨量器和风信器统是中国人的发明,算年代要比西洋早得多。《后汉书·张衡传》“阳嘉元年(132)张衡造候风地动仪”,后汉书单说地动仪的结构,没有一字提及候风仪是如何样子的。因此有人疑心候风地动仪是一个仪器,其实不然。《三辅黄图》是后汉或魏晋人所著的,书中说:“长安宫南有灵台,高十五仞,上有天仪,张衡所制。又有相风铜乌,过风乃动。”是明明相风铜乌系另一仪器。其制法汉书虽不详,但据《观象玩占》书里说:“凡候风必于高平远畅之地。立五丈竿。于竿首作盘,上作三足乌,两足连上外立,一足系下内转,风来则转,回首向之,乌口衔花,花施则占之。”可知张衡的候风铜乌,和西洋屋顶上的候风鸡相类。西洋的候风鸡,到12世纪时始见于记载,要比张衡候风铜乌的记载迟到1000年。雨量器也是在中国最早应用的宋秦九韶著《数书九章》,其中有一算题,乃关于算雨量器之容积。到明永乐末年(1424),令全国各州县报告雨量多少。当时各县统颁发了雨量器,一直发到朝鲜,朝鲜的文选备考中,有一节讲明朝雨量器的制度,计长1尺5寸,圆径7寸。到清康熙、乾隆年间,陆续颁发雨量器到国内各县和朝鲜。日本人和田雄治先后在大邱、仁川等地,发现乾隆庚寅年(1770)所颁发给朝鲜的雨量器。高1尺,广8寸,并有标尺,以量雨之多少,均黄铜制。这是我们所知道的世界现存最早的雨量器,西洋到17世纪才用雨量器。

(3)天气歌谣当是气象学上一种感性认识。天气现象要得到合理的解释,必须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阶段。如毛主席《实践论》所讲的:“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及理论的系统”,这在古代的气象知识上尤其重要。因为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皇帝的地位是代天行道的,所以一有水旱灾荒,皇帝便想用祈祷或是旁的作为来改动天时。东汉王充第一个指出这种唯心论的不可靠。他的《论衡·明雩篇》里,举了许多例子。他的结论是:“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雷、电、冰、雹是空中最可恐怖的一种现象,许多人以为空中的雷神或龙王在作怪。王充《论衡》里龙虚、雷虚两篇,完全把这类迷信说穿了,而且他把雷的起因亦说得合乎近代的理论。他说:“雷者太阳之激气也,何以明之,正月阳动,故正月始雷。五月阳盛,故五月雷迅。秋冬阳里,故秋冬雷潜。”王充算是一位唯物主义者,他这种革命主张,应该对于中国科学上建立一种发酵作用,和西洋15世纪时代哥白尼的推翻太阳环绕地球学说一样。可惜他的非难孔孟的议论,不但见忌于封建帝王,而且得罪了当时的士大夫。所以他的学说一直没有被人重视。到了宋朝,气象学上的理论稍稍受到注意。北宋沈括,是很留心天气预告的人。据《梦溪笔谈》里所讲,他的预告天气很精确,受到宋神宗的重视。他出外旅行五更即起,四望星月皎洁,天无片云,才启程前进。到中午以前,即便住下。如此办法很少遇到风暴。到如今四川、贵州各村镇的小客栈门前纸灯上家家写有“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的对联,犹是沈括的遗风。沈括解释虹说:“虹,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即有之。”可惜他那时不知道有折光反射之理。比沈括稍后,南宋朱熹很留心云雨生成的道理。《朱子语录》说:“气蒸而为雨,如饭甑盖之,其气蒸郁而淋漓。气蒸而为雾,如饭甑不盖,其气散而不收。”这是很浅近的譬喻。一经说破,便觉浅近易知。正如地球绕日,现在妇孺皆知,但以古代那个时候的知识水准,要创立起来这种解释,是不容易的。

从明初以后我国知识分子受了八股文的劫难和束缚,对于气象学理论上就再没有什么贡献。西洋却在明朝末年,因为伽利略和他的弟子发明了气温表与气压表,再加其他物理学上的重要发现,气象学慢慢建立成为自然科学

古代没有气象仪和卫星,古人是通过什么来预测天气的呢?

1、结合节气: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再根据自己天气变化的一些经验,然后总结起来一定的天气变化规律。比如:“疙瘩云,晒死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等,一些就类似于天气预报的谚语。

2、我国最早的诗歌《诗经》——《邶风·北风》中曾记录了人们的看天气的经验“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里里面所讲的“雱”,就辊雨雪盛大的样子;而“喈”则是风疾的形容;“霏”是雨雪纷飞。这句诗歌的意思是“寒冷的北风吹到、风大,带来的雨雪也大。”

扩展资料

1、据一些史料显示,在汉代的时候,人们就开始试着用一些科学的方式来预测天气了。比如,元末明初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一书中说:“如果质量很好的干洁弦线,忽然自动变松宽了,是因为琴床潮湿的缘故;出现这种现象,预示着天将阴雨。”

2、到了东汉的时候,还出现了一个天文学家张衡,他曾经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相风铜鸟”,此方法是:在空旷的地上,立一根五丈高的杆子;在杆子上,装一只可灵活转动的铜鸟;然后,便可以依据铜鸟的转动方向,而确定风吹来的方向。

古代人们利用一一来预测天气变化

总之一句话,古人判断天气情况主要是靠经验。也正是因为这些经验,所以我们的古人们才会留下来这么多的气象谚语,例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傍晚黄胖云,明朝大雨淋?、?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等等,这些。天气谚语都来自于古人们的经验累积,大多数时候这些谚语都能够发挥他们真正的作用,能够起到一定的预测天气的作用。还有那些关于天气的直观判断的过程,其实也是来源于经验的累计,例如我们看到,天上乌云密布,甚至开始电闪雷鸣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大概率是要下雨了。天上一览无云,天空晴朗的时候,那必定是个大太阳的好天气。这些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经验。还有一种关于天气预报的来源是来自于古代有专门的算卦者和占卜者,他们可以通过算卦和占卜的方式用这种非科学的方式来预测天气。当然像这种情况下所预测出来的天气,环境相对来说它的准确率就不那么高。但这也代表着古人对于天气现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古代对于气象的认识并不是那么的系统,因为使用这些非科学化的占卜方式来预测天气,有一个很严重的bug就是。天气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它会受到各种空气湿度温度的多方面影响,而占卜本身就不科学,且在天气出现异常的时候,他们又习惯性的用各种各样的迷信来解释这些现象,也就导致人们对于天气的认识更加难以全面。但是对于风相的认知和风的利用,古人都是掌握的比较多,早在商朝的时期的话,人们就可以利用旗子上飘带的飘动方向来观测风向了。

现代的气象台是如何预测天气的?古代的人们又是怎么预测天气的?

 古人根据阴阳五行的原理,将世界万物分为阴、阳两种状态以及金、木、水、火、土五种形式,依照阴阳五行的

转化规律进行天气预测,这反映了我们祖先洞察天地、认识事物的初始愿望。我国出土的甲骨文上已经有风、雨、雪、云、虹、雷等天气现象,还利用占卜来预测天

气信息,说明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认识到天气对农牧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和农谚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先贤制定的一种指导农事的历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基本形成,它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划分的。汉代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就

出现了和现代名称相同的二十四节气名。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后人总结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

后人根据二十四节气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更多的农谚,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等等。

看云和风识别天气

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将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种,对

预示着不同天气的云进行了简单分类。古人还根据云层的薄厚、颜色总结出了一系列天气和气象谚语,如“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还可以根据风来预测天气,

“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吹暖北风寒”,它说明不同的风会带来冷暖干湿不同的天气。

根据动物预测天气

动物的感觉系统相当敏锐,古人已经懂得根据动物的行为表现来预测天气了。早晨蜘蛛网上有水珠表示天晴,这是因为天气晴朗时早上温度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挂在蜘蛛网上。燕子低飞、青蛙鸣叫、蚂蚁搬家、蚯蚓出洞则都是下雨的前兆。

古人如何预测天气?

现代的天气预报则是使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于某一区域的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这样的话就可以预测最近的天气。但是在古时候古代的人们并没有拥有现在的高科技,但是却也能够预测大概的天气。那么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古代的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预测天气的。

结合节气

首先就是需要结合节气,那么一年中有24个节气,这样的话再根据天气的一些变化以及总结自己的经验。这样的话就能够总结出来一定的天气变化规律,比如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样的一些类似于天气预报的谚语。而且在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里面,也曾记录了人们观测天气的一些经验。但是像这样的一些方法,只是通过抬头观看天气以及去预报天气,准确率并不是太高。

采用一些设备

那么在汉代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试着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去预测天气。也就是说在一个比较空旷的地上,另一根长5丈高的杆子,那么在杆子上面就可以装上一只可以灵活转动的铜鸟。接着就可以根据铜鸟的转动方向来确定风吹来的方向,但是到了近代的时候,又将铜鸟改为了木鸟。因为木鸟相对于铜鸟来说更加的轻盈,可以预测到更微小的风,并且像这样的一些天气预测的经验,一直到今天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有很大的意义

那么从这些方面来看古代人民在天气上也是有一定的智慧的,并且也有自己的方式。虽然有一些方法并不是多么科学,准确率也比较低,但是这正反映了古人的智慧以及努力。而且有很多种预测天气的方法,直至今天,对大家来说人是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古人是如何看天气

我们知道,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用来预测天气的仪器也是越来越先进,预测的结果也是比较准确的。但是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古人是怎样多去预测天气的呢?

一、根据云和风来识别天气。《吕氏春秋》中将云分成了?山云、水云、旱云、雨云?,把预示着不同天气的云做了分类。而且古人还根据云层的厚薄以及颜色总结出了天气和气象的谚语。还能根据风的不同来预测天气,比如?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吹暖北风寒?。

二、古代的气象局。古代虽然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完善的检测部门,但是有一个钦天监,是政府部门,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气象局。这个部门具有观察天象、推算节气的职能。

三、根据动物的行为预测天气。?蜻蜓低飞要下雨?这句话应该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了吧。动物的感官系统是很敏锐的,古人能够根据它们的行为表现来预测天气。比如说早上蜘蛛网有水珠的话是表示天气晴朗,因为晴朗的早晨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水珠落到蜘蛛网上,还有像青蛙鸣叫、蚂蚁搬家、蚯蚓出洞这些都是预示着不同的天气情况。

四、二十四节气以及农谚。其实二十四节气在我们现在也是很注重的,像立春、立秋、白露这些。二十四节气是能够反映集季节的变化,对于古时候人们的农事作业有着巨大的帮助。同时也总结出了我们现在所听到的二十四节气歌,同时也结合生产实践得出了更多的农谚,例如?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等等。

古人预测天气大部分还是依靠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虽然说准确率和现在比起来比较低,但是在当时也体现了人民的智慧。

气象是如何预报的?

在夏商时代,人们已经开始从事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需求,让天气预报成为刚需。不过,当时没有气象科学,人们光靠抬头看天和占卜来观测和预报天气。当然,预报准确率就不得而知了。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记录了古人们的看天经验。《诗经》中《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雱,雨雪盛大;喈,风疾。霏,雨雪纷飞。意思是说寒冷北风吹到、风大,带来的雨雪也大。

经验是古人进行天气预报的主要依据。远在汉代,就已经有利用琴弦感应湿度的原理预测晴雨的事例了。元末明初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一书中也说:如果质量很好的干洁弦线忽然自动变松宽了,那是因为琴床潮湿的缘故;出现这种现象,预示着天将阴雨。他还谈到,琴瑟的弦线所产生的音调如果调不好,也预兆有阴雨天气,这也是合乎科学道理的。

时光悠悠过了几千年,天气预报并没有成为一门系统性的实证科学,但是人们对天气现象的认识在深入。其间,宋朝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公元1076年某一县城发生龙卷风的情况,是东亚关于龙卷风方面的最早记录,他阐述了彩虹形成的原因,记载了“球形闪电”。《梦溪笔谈》也记录了沈括成功预报降雨的个例。

明朝郑和下西洋反映了古人对天气认识的加深,他在航行中开始主动利用风能。

时光回溯到三百多年前,我国才出现了连续的气象记录和专门从事气象工作的部门——“钦天监”。钦天监设立于清康熙十六年,即1677年,类似现在的政府气象部门。他们统一制作了测雨器,并且令直隶地区(相当于今天的省),逐日记录晴雨,观测雨、雪、风、雷等天气现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地面气象观测网。靠这个观测网,京都(即北京)积累了从清雍正二年(1724年)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连续180年的观测记录——《晴雨录》。这成为中国现存档案中,年代连续最长的雨量观测资料,可以说是中国气象走向定量化的一个标志。

依靠连续科学的观测记录,天气预报终于有希望走出蒙昧的旧时代,向现代化迈出了一小步。

现代天气预报有五个组成部分:

收集数据

最传统的数据是在地面或海面上通过专业人员、爱好者、自动气象站或者浮标收集的气压、气温、风速、风向、湿度等数据。世界气象组织协调这些数据采集的时间,并制定标准。这些测量分每小时一次(METAR)或者每六小时一次(SYNOP)。

使用气象气球气象学家还可以收集上空的气温、湿度、风值。气象气球可以一直上升到对流层顶。

气象卫星的数据越来越重要。气象卫星可以采集全世界的数据。它们的可见光照片可以帮助气象学家来检视云的发展。它们的红外线数据可以用来收集地面和云顶的温度。通过监视云的发展可以收集云的边缘的风速和风向。不过由于气象卫星的精确度和分辨率还不够好,因此地面数据依然非常重要。

气象雷达可以提供降水地区和强度的信息。多普勒雷达还可以确定风速和风向。

数据同化

在数据同化的过程中被采集的数据与用来做预报的数字模型结合在一起来产生气象分析。其结果是目前大气状态的最好估计,它是一个三维的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风向的表示。

数据天气预报

数字天气预报是使用电脑来模拟大气。它使用数据同化的结果作为其出发点,按照今天物理学和流体力学的结果来计算大气随时间的变化。由于流体力学的方程组非常复杂,因此只有使用超级计算机才能够进行数字天气预报。这个模型计算的输出是天气预报的基础。

输出处理

模型计算的原始输出一般要经过加工处理后才能成为天气预报。这些处理包括使用统计学的原理来消除已知的模型中的偏差,或者参考其它模型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过去气象学家必须自己做处理工作,今天24小时以上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多种不同模型后对其结果进行综合。气象学家还必须分析预报出来的模型数据来使最终用户能够理解它。此外天气预报的模型一般分辨率不是特别高。当地的气象学家还必须通过当地的经验在涉及地区性的影响,使得当地的天气预报更加精确。不过随着天气预报模型的不断精密化这个工作量越来越小了。

展示

对于最终用户来说天气预报的展示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只有知道最终用户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才能将这些信息易懂地传达给最终用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